原來孩子打人是我教的

有段時間我一直被芒果打人的問題困擾。每天下班回來都是聽阿姨說芒果又把誰誰誰打了。我非常著急,可我不在犯罪現場,只能事後苦口婆心的告訴孩子:打人不對,不應該打人,打人不是好孩子,要團結友愛。

可我發現一點用都不管,一天她居然把小朋友的奶奶給打了。原因是那個奶奶因為孫子不聽話打了孫子,芒果看了非常生氣,就上去打了那個小朋友的奶奶。

這件事兒,讓我好好反思了孩子打人的原因。反思的結果是她打人,是跟她媽媽我學的。

回憶了我和芒果這3年的點點滴滴,除了有一天(白天)她尿了3次床,我打了她屁股,就是最近開始給她刷牙時產生的不愉快了。

她非常不配合,要麼是不張嘴,把臉扭到一邊,要麼是咬著牙刷不鬆口,要麼就是一直動嘴說話......當都無法讓她配合我時,我的耐心消耗殆盡,我就用手做出要打她的姿勢嚇唬她,希望能震懾住她。可這個方法很快失效,於是嚇唬的動作成了真的拍了下來,打在她的肩膀上。

孩子的模仿能力太強了,我打了她,她就學會了打人。

怎麼辦?我給孩子做了反面的示範,就需要想辦法糾正過來。於是我去給芒果承認了錯誤,說媽媽打她不對,以後都不打她了。

然後一次她又欺負了小夥伴,

我問芒果:「團團是你的好朋友嗎?」(不知道為什麼芒果打的人好像都是團團)

她回答說:"是啊。」

我又問:「是好朋友,你為什麼還打她?」

她理直氣壯的說:「因為@#¥%&*@...」 (我也沒聽懂是為什麼)

我又說:「團團比你小,是弟弟吧?你是不是應該保護弟弟?你是姐姐,以後都保護弟弟好嗎?」

她一聽自己是姐姐,就非常自豪的回答:「好的,我保護他!」

我又說:「明天再見到團團,你就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然後告訴他,你要保護他好嗎?」

非常認真的點頭說:「好的!」

從此以後她再也沒有打團團。這件事兒讓我深刻體會到了什麼是言傳身教。你打她,她就學會了打人。她最近好像還跟我學了摳鼻子、別著腿站著,把我說話的口氣學的惟妙惟肖。我汗-_-||,我惶恐。

一次帶芒果在遊樂園玩,我和旁邊一個奶奶聊天。奶奶時不時的對旁邊玩積木的小孫子說,「不許扔,說你呢,說了不讓你扔,怎麼不聽話?」,奶奶的聲音越來越大,可小孫子卻跟沒聽見一樣,不理不睬。

奶奶就跟我抱怨說,這孩子你跟他說話,他跟沒聽見似的不理你,嚷嚷都不管用,只能打了,她媽媽常為此打他。可這孩子還跟他媽犯橫,沖他媽嚷嚷。

一個不到3歲的孩子,為什麼沒有學會家人想讓他學會的不扔東西,反而學會了像他的媽媽、奶奶一樣的表達方式「嚷嚷」,或者對大人的說教產生的免疫,根本聽不到?

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你教給他什麼,他就能學會什麼。什麼是「教」?百度這個字出現的結果有:

●指導,訓誨、傳授。

●身體力行是敎,以身作則是敎,上行下效是敎。

當你沖孩子嚷嚷,吼的時候,你教給了他如何嚷嚷,如何吼。

當你打他的時候,你教給了他如何打人。

身教大於言教,孩子最容易學會的就是動作和語言。而你大段的說教對孩子來說都是抽象的,無法複製的,或者說孩子還不能理解你說的那些大道理跟他有什麼關係,自然也沒有學到。所謂的「教」是無效的。

父母委屈啊!我明明教他不能打人,打人不對,我明明是在教他不能扔東西,怎麼孩子就是學不會呢?

舉個例子,老師如果這樣教:1+1不等於3,不等於4,不等於5,可到底等於幾?老師就是沒說,最後你還是不知道等於幾。「你為什麼不知道等於幾?不是教過你了嗎?」最後還挨了一頓罵,很可笑嗎?我們大多數時候就是這樣教孩子的。想想孩子們有多委屈?

認真回想一下老師是如何教我們1+1等於幾的?老師會先拿出一個蘋果,然後再拿出一個蘋果,放在一起,用手指著數1,2,然後告訴你,1+1=2。

如何教?很簡單

●按照「教」的定義教:身體力行,以身作則,上行下效。

●把不要、不能、不可以,改成你要、你應該、你可以,這樣孩子才能夠理解,才便於孩子上行下效。

不能扔玩具改成,拿起玩具邊示範邊說「寶貝兒,你不需要的積木這樣輕輕放在一邊就可以了。」邊陪孩子玩,邊示範指導孩子。

有的孩子見了小狗小貓就拽尾巴,使勁拍,你可以抱起小貓,一邊輕輕拍小貓的身體,一邊告訴孩子說「不能拽小貓的尾巴,要這樣輕輕拍,輕輕拍。」然後握住孩子的手,讓他輕拍小貓,感覺這個力度。

想孩子養成飯前洗手的習慣?那你就在吃飯前,邊教孩子唱洗手的兒歌,邊帶去洗手,她就高高興興的邊唱歌邊洗手。

你想孩子學會禮貌用語,就每天對孩子說:

「請幫我把....拿過來好嗎?」

「你可以幫我.....嗎?」

「請幫幫忙可以嗎?」

只要用對方法,教孩子學什麼都不難!

●先溫柔地告訴孩子如何做,然後再耐心的示範、示範、再示範。

●謹記這十二個字:身體力行,以身作則,上行下效。

就這麼簡單,試一試吧。


嗨~我是蘇西媽媽。

兒童心理學愛好者,關注兒童心理健康,美國正面管教認證講師,一位與孩子一起成長的媽媽。

有育兒問題歡迎私信我,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蘇西媽媽育兒(ID:susimami)


推薦閱讀:

如何培養面向未來的孩子
【POUCH】孩子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害了他
當孩子說「我討厭你「,你該怎麼做呢?
我的孩子難帶,超難帶!怎麼破?你需要重新認識「高需求寶寶」!
過早戒掉紙尿褲傷腎還傷身 關於寶寶紙尿褲的「內幕」你了解多少

TAG:育兒經驗 | 兒童教育 | 兒童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