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礎演講07|從三個方面塑造你的演講風格

準備演講內容就像準備禮物,完成這個步驟之後,我們就要學習怎麼送禮物,也就是如何傳遞價值。

在演講中,我們主要通過三種載體傳遞價值——動作、眼神、聲音,這三者組合就構成了一個人的演講風格。

有時演講風格留給觀眾的印象會比內容更強烈。好的演講風格會極大地影響內容價值的傳遞效率。

那如何做好現場呈現呢?

試著想像你現在坐在觀眾席上,聽著台上的人演講,你會從哪些方面感受這個演講?

像大多數人一樣,我們首先會用視覺。你會看到演講者的外觀、體態和動作,然後注意到他的眼睛看向哪裡。

接著你會去聽,這時你會結合演講者的聲音和動作去理解TA到底講了什麼。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對於聽眾而言,演講者的動作、眼神、聲音是TA演講風格的綜合體現

而演講風格會極大地影響內容的傳遞效率。

下面我們就來一一學習這三部分。

一、動作

腿部

在演講與展示時,我們通常是站立著的,但站這個普通的動作也很有講究。

人在緊張的時候,會不自覺地雙腿合併站立,但其實這樣身體容易搖晃。

所以站立時一定要穩,不要來回晃動。

不要只把重心放到一個腿上,這樣會顯得過於隨意。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雙腿與肩同寬站立,不過不要太寬,否則會顯得不自然,而且也不舒服。

如果是在大的演講台,你還可以選擇小範圍內走動,但記住,在講關鍵內容的時候,一定要回到你站立的最初位置,通常是舞台中央。

手部

至於手的動作,首先記住一點——要讓你的手全程都能被觀眾看到

所以不能背著手,也不能把手插在衣服口袋裡,如果你是坐著講話,也不要一直把手放在桌子下面。

如果觀眾看不到你的手,他們會覺得你是在隱藏什麼,或者認為你很緊張。

所以,在不做手勢的時候,我們的手可以自然地放在肚子前。至於是合十還是交叉握手還是其他,都沒有關係,只要注意雙手放鬆,不要緊握。

我們的手臂同樣如此,不要緊貼身體,而是微微打開兩側,這樣會讓你的氣場更強:

這樣,我們就調整好了演講時的體態,這種良好開放的形象也會傳遞給觀眾,從而獲得他們的信任。

總結一下體態的要點。

手勢

動作除了展示形象外,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幫我們更好地傳遞內容價值。

而最好的動作就是恰當的手勢。

我們通過一個演講案例來感受一下手勢的作用。

79歲的模特王德順《一席》演講

這位演講者叫王德順,他是一位79歲的模特,還是一位戲劇和電影演員(代表作《飛越老人院》《重返20歲》)。2015年10月,他受邀參加了演講節目《一席》,用豐富的肢體語言講述了自己這一路的經歷。

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通過以下鏈接觀看完整視頻:t.cn/RU7Cbc9

王德順老師的演講題目是《追求自由的亡命徒》,講述了自己如何從話劇團的體制內跳出,從零開始自己的藝術追求。

他44歲開始學英語,49歲開創了「造型啞劇」,57歲創作了「活雕塑」的藝術形式,並獲得多項國際大獎。

70歲他開始健身,並在79歲的時候走上T台,一身健碩的肌肉引發了媒體和觀眾的熱烈討論。

在演講的一開始,他描述了自己兩年前走T台引起的轟動。

這段內容的情緒是激動的,所以他做的是雙手舉手的手勢。

接下來他講述自己的演出活動單位限制過嚴,要層層審查。

在說到表示數字和流程的「一道一道審查」時,他做出了由內向外切菜的手勢,這也是我們在講三個主題時可以運用的。

接下來,他講到去參加國外的戲劇節,想了解中國的啞劇在國際的地位時。

他用手由下往上擺動,表示「底層、中間、上層」。

他講到啞劇的歷史,說啞劇的中心從羅馬轉到法國。

在說到這個地點轉換的時候,他的雙手彷彿抱著一個球,從畫面的左側挪到右側,表示「轉移」,這就是根據內容靈活使用手勢。

接著講到自己為了創作活雕塑,需要鍛煉肌肉,他舉起手臂,示意哪些肌肉要練起來。

還有末尾講到詩人白樺的人生起伏沉淪時,他又用手從左往右做了波浪狀。

在說到「捕獲到一點點生活的經驗」時,他用尾指表示「一點點」。

我們看到,王德順老師的手勢很多都是根據內容設計的,讓整個演講看起來非常動人。

通過王德順老師的案例可以看出,演講時的手勢非常重要,它能幫我們更好地傳遞價值要點,提高價值傳遞的效率。

我們之所以會對他的演講印象深刻,除了因為他的內容,還有他豐富的手勢動作。

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有哪些常用的演講手勢。

對應演講畫布,我們只有兩個環節需要固定的手勢,一是要點,二是問答。

在介紹三個要點時,我們可以做「切菜手勢」,也就是抬起一隻手,像切菜那樣由內向外,或者由外向內依次移動。

這個手勢的作用在於引起觀眾的注意,你每次「切菜」其實都在告訴他們:「注意啦,我現在在講重點。」

而在問答環節,手勢的目的在於展示我們的開放態度,邀請觀眾參與互動,所以這時的手勢可以是「舉手」或者「邀請」。

對於觀眾人數較少的現場,比如項目提案會,其實會主動提問的人並不少,所以我們可以用邀請手勢示意大家直接提問。

而在人數較多的場合,比如培訓會、公司年會、大型演講等,觀眾其實對當眾說話也有點小緊張,所以這時你的手勢可以更積極一些。

你可以邊舉手邊問:「有想提問的人嗎?」以示意大家可以舉手提問。

手勢的作用是提高價值傳遞的效率,而多餘的手勢反而會降低傳遞效率。

所以我們要避免多餘的、機械的手勢,比如摸頭、摸臉、搓手等等。

正確的手勢是和內容相匹配的,像剛剛案例中王德順老師的演講就是很好的示範。

所以,除了「切菜」「舉手」「邀請」這三種固定手勢外,我們還可以根據具體內容增加手勢。

因為演講內容不一,這裡無法一一列舉所有的手勢,為大家準備了一張常用手勢的匯總表,大家可以收藏起來以後需要時使用。

二、眼神

你演講時一般眼睛會看哪兒呢?

很多人一般會盯著觀眾後面的牆,認為這樣會讓自己放鬆一點。

雖然這能讓你不那麼緊張,但是這種做法會帶來更嚴重的問題——觀眾覺得你不尊重他們。

你想一想,如果有個人和你講話時眼神遊離,一會兒盯著地板看,一會兒看著你背後的牆壁,你肯定會懷疑這個人到底是不是在和我講話呀?

所以,無論是說話還是演講,看著對方才能展示你對他們的關注。

我們可以來分析一下緊張的原因,如果按前面的方法準備好了演講內容,並且按今天的方法練習的話,從能力上看應該問題不大。

所以此時,我們緊張的根源不在能力,而在心態,這種心態就是「試圖讓每一位觀眾都滿意」,但事實是:即使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演講也做不到這一點。

作為新手,我們應該把心態調整為「這次只要讓一部分觀眾喜歡就可以啦」,隨著你演講經驗的豐富,再逐步調整你的目標。

有了這種心態,你就不會再因為看到幾個看手機、打哈欠的觀眾而驚慌失措,責備自己。

所以對於演講時眼睛看哪兒的問題也就解決了——只需要望向那些你喜歡的、認真傾聽你的觀眾。

采蜜法

我們要像蜜蜂采蜜一樣,眼神接觸某個人一段時間後,再看向另一個人,這個方法很好記,就叫「采蜜法」。

不過在緊張的時候去「找觀眾」,對新手來說是有點困難的,所以我們可以在開場前就確定眼神接觸的大概位置。

總體來看,演講場地分為兩類,一是座位平行排列,可容納人數較多的演講廳,二是座位以圓桌為中心,可容納人數較少的會議室。

對於演講廳上的觀眾席,我們可以按九宮格的方式劃分。

把觀眾席劃分為九個區域後,對居中位置的這四個交界點上的觀眾,我們要主動進行眼神接觸。

對於比較正式的演講,我們通常可以提前進入會場,所以在觀眾還沒來之前,我們可以大大方方地站在演講台上。

眼神接觸點

先掃視觀眾席,在腦海里把它們粗略地劃分成九宮格,確定四個眼神接觸點的位置。

然後,你再花1分鐘的時間,練習按A-B-C-D點的順序,一個個點看過去,循環練習。

這樣,在正式演講時,你就可以先在A點附近找那些喜歡你的觀眾,邊和他們進行眼神交流邊講15秒左右,再移到B點,依次進行,最終完成你的演講。

不過如果是在2-10人的會議室,我們的眼睛就要盡量和每個人都進行交流了。

這種場合的聽眾相對來說比較重要,他們可能是面試官、聽工作彙報的上司和同事、聽產品介紹的客戶。

所以總體來說,眼神接觸最重要的作用,是拉近你和聽眾的距離,更好地傳遞你的內容,從而提高傳遞效率。

三、聲音

你肯定有過下面這些類似的經歷。

有些老師講課時的聲音抑揚頓挫,就算你很困,也願意專心去聽;而有些老師的聲音毫無變化,你聽一會兒就困得眼睛都睜不開了。

又或者,你媽媽用正常的音量叫你去倒垃圾,你可能只回「好,我待會去」;但如果她突然提高音量喊你的名字,你會立刻說「好,我現在就去」。

當我們用不同的節奏和音量去說同樣的事情時,效果會如此不同。

所以在演講時,聲音對於內容的表達也至關重要。

聲音主要由兩個要素組成:節奏和音量,我們應該根據內容來調節聲音的節奏和音量。

聲音傳遞的信息是演講者的「情緒」。

平淡乏味的聲音會讓觀眾誤以為你態度消極,根本不想來演講;而一直激動尖銳的聲音則會讓人以為你焦慮心急,太過緊張。

所以根據演講內容,使用有起伏有節奏的聲音,我們才能傳遞恰當的情緒,提高內容傳遞效率。

總結一下:演講風格的意義,以及演講風格的要點。

點擊了解:

零基礎演講01|為什麼你說話沒人聽?

零基礎演講02|讓你迅速成為話題中心的2種方法

零基礎演講03|學會講故事,說話更有趣

零基礎演講04|用價值表格準備演講內容

零基礎演講05|用卡片法梳理演講內容

零基礎演講06|用演講畫布豐富演講內容

希望對你有用,歡迎交流!


推薦閱讀:

像總統一樣溝通
知心大叔分享——溝通技巧心得體會
說謊的行為經濟學(1)
當眾講話的4個階段以及其四大技巧
我從開店到現在,依舊還在犯的錯誤

TAG:職場 | 演講 | 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