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唬人,我們日常生活的死亡率是多少?

1

每天吃煎制食品,可能會增加患癌的風險?

吃一根香蕉所受到的輻射和你通過一次機場安檢的一樣多?

一顆小行星掉在你家屋頂的概率會有多大?

核輻射,高空跳傘,跑酷,陽台掉下來花盆,暴力犯罪,飛機,摩托車,行星撞地球,究竟哪一種對你的威脅更大?

風險無時無處不在:一面是冷酷無情、公事公辦的統計數字,另一面則純粹是人們的恐懼與期望。

2

生活的風險無處不在,而我們只是朦朧的認知,我們到底應該如何面對風險?

首先,我們要學會科學的來認識它。

風險也可以被度量?

公共風險認知學領域的專家邁克爾,在他的書籍《一念之差》中,給所有的風險提供了全新的度量單位。

他統計了每天城市的意外死亡人數,除以城市人口基數,得到的結果大約是一百萬分之一,便將這個比例定義為1微死亡。

舉個例子來說,一枚硬幣連續拋擲20次,都是正面向上的概率,就是一百萬分之一。

這是一個初始值,假如我們一天待在家裡,哪兒也不去,那麼我們的死亡風險就是1微死亡。

有了度量單位,我們可以一起來看看,我們日常生活中,都會帶來怎樣不同的風險級別。

3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風險死亡率到底是怎麼樣的?

根據邁克爾提供的統計結果,如果你一天選擇不同的交通工具出行,究竟哪個威脅更大?

想像你一天的工作行程,今天天氣不錯,你先騎自行車1公里到停車場,然後開車20公里到公司。

到了公司以後,你被臨時通知需要出差,而跟對方約面的時間已經確定,於是你趕緊訂了2小時以後的飛機。此時,你發現去機場的路特別堵,便借了隔壁同事小王的摩托,騎行20公里,一路飛馳趕往機場。

你順利趕上飛機,到達目的地後,直接轉乘機場火車,趕往約會目的地。

這個過程中經歷一共五種交通工具,自行車、汽車、摩托車、飛機和火車,那麼你的風險曲線是怎麼樣的哪?

數據告訴我們,騎摩托車真的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行駛相同的里程,摩托車的微死亡風險是汽車的近60倍!

所有交通工具里,最安全的居然是飛機?!

其實,每年因車禍死亡的人數,比航空意外帶來的死亡的人數,要多得多。而人們往往會害怕坐飛機,而不害怕坐車。這是因為,對於航空意外往往會受到更多的關注和報道,鏡頭會放大痛苦,並且一旦發生航空意外,結果往往是無法挽救的。

4

人在生育和成長過程中,往往也面臨著不同的風險。

2010年,全世界約有28.7萬名婦女死於分娩,每480人中就有1人。

但是,數據告訴我們,人在幼兒時期,會面臨更高的死亡風險,尤其是在一歲以前,是最高危時期。

而到了幼年時候,也就是2歲到15歲的時候,風險相對要小一些。

這個數據隨著我們工作和成年又會發生變化。

5

除此之外,還有幾組特殊情況下的風險死亡率也值得關注。

機場安檢的輻射對於人的影響有多大?

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科學家在衡量輻射的時候,會使用吃了多少根香蕉作為計量單位。因為香蕉中含鉀,但是吃香蕉是沒有風險的,可以被人所吸收。

輻射的單位叫做西弗,1西弗對應1000毫西弗,而1西弗的100萬分之1,就是1微西弗。

吃一根香蕉的輻射量,剛好就是1微西弗,剛好等於每次過機場安檢的輻射量。

所以,以後每次過安檢的時候,都可放寬心、慢慢走,再不用擔心輻射的危險。

不同的極限運動,比如登山、跳傘和潛水,哪個風險更大?

根據統計數字顯示,登山運動,尤其是海拔超過7000米以上的,年平均微死亡數能夠達到4.3萬倍,是跳傘運動的4300倍之多,而潛水的風險則最小。

6

風險就像淺灘里的鯊魚、櫥櫃里的藥丸或是小朋友正在街道玩耍時剛好懸在他們上方的鋼琴;風險是超速駕駛、過度節食、跳傘、潛水、抽煙、豪飲;風險是古怪氣候、地震海嘯、從天而降的隕石,也是腦血管擴張、腫瘤癌變。

面對風險,我們要學會以更科學、理性的態度來認識它;我們還要學會管理它。

我們要了解我們自己所面對的風險,了解我們不同人生階段風險、不同生活場景下風險發生的概率。

其次,我們要學會對於未來不確定性積極尋求保障,僥倖心理只會破壞你精心設計好的生活。

在風險面前,越是清楚了解、越是提前規劃,才能真正幫助我們緩解他所帶來的焦慮情緒。


推薦閱讀:

飛機出事的概率真的比汽車低嗎?

TAG:死亡率 | 風險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