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活的都太光鮮亮麗了。
前幾天朋友圈有篇熱文,標題是《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且不說那文章里說的胡瑋煒最後到底能拿到這15億的多少,也不想絕對批判文章中所倡導的「要成為更好的人」、「看清時代,知道自己要去哪」、「活出餘生新高度」等觀點只是雞湯。
只是想跟大家聊一聊,當一個普通人,選擇安逸平穩的生活,在當代社會是不是就是一種政治不正確?是不是就應該被批判為「loser」「不上進」?是不是就應該「被拋棄」?
說實話,從小到大我一直被灌輸的觀念還真的是這樣。可能是因為我有個重男輕女的外婆,也可能是小時候家裡比較窘迫。總之,一直以來我的夢想都是:要贏,要掙錢,要成為更好的人。非常功利,非常庸俗,無趣又強烈的夢想。
強烈到什麼程度呢?從小學到高中,每次老師要求寫《談理想》,我寫的無非是科學家、慈善家、戰地記者這些。究其原因,不過是我能從各種優秀作文選裡頭摸到老師的喜好,又善於找一些生活中的小細節來自圓其說。於是我靠著這些作文,拿了一個個高分,受到一些偏愛。
諷刺的是,寫這些最終是為了「成為更厲害的、更優秀的人」這一目的。「優秀」這一標籤,好像一件華麗的衣服,穿上去容易,脫下來難。而為了能一直穿下去,也必將付出更大的代價。
從小作為「別人家的孩子」長大的我,其實無時無刻不活在一種危機感中。就像那篇《摩拜創始人》的文章里說的,不努力就會被「拋棄」。
從地區小學的第一,到全市最好的初中,然後理所當然去了最好的高中。決定出國後,為申請做了很多活動。交上去的策劃稿被駁回,就一次次修改。十次二十次地往負責老師的辦公室跑,身兼數職,還是做到了。親手把8個人的社團在一個學期內做到了86人。高中三年拿了無數證書獎盃。
最後,我去了一個不上不下的學校。是怎樣的不上不下呢?那一屆出國的有80多個人,有38個人收到了這所學校的錄取通知書。而就是我的同班同學,收到了斯坦福的錄取通知書。那一年,斯坦福本科在大陸招的人不超過5個。
理所當然,那一刻我就是被同齡人拋棄的人。
大學幾年,我堅持要去成為更好的人。從學業到生活,從工作實習到情感發展,甚至到朋友圈的每張照片都必須在高像素鏡頭下反覆調色修改過的。從履歷到社交,我就好像是一個光鮮亮麗的展示品,陳列在昂貴的櫥窗里供世人觀賞。
而讓我放棄這些的是什麼呢?不是一個多麼大的契機。而是有一天我從自己的床上醒過來,看到手機屏幕上的微信顯示99+條未讀微信,然後我瞬間崩潰了。說實話,之前也有過無數個比這更誇張的時刻,但那天可能是壓力積累到一定程度了,也可能是累到極致了。突然有個聲音在心裡說:停一下吧。
於是我辭了學生會的所有職務,和當時手裡的所有工作。上喜歡的擅長的課,跟朋友吃飯看劇打遊戲,度過了我大學生涯以來最「不求進取」的一個學期。
那個學期末尾,我在微博上寫下:我終於願意承認,「成為更好的自己」其實是個偽命題。
不說那個學期有多快樂,就說說那個學期意味著什麼吧。
在給自己放假的這個學期里,我有了更多放空自己,以及沒那麼「趕」的時間。也是在這段徹底放鬆的時間裡,想明白了掙錢,掙很多錢,成為優秀的人,的確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應該有選擇的機會。
韓寒寫過,「生活不是攀爬高山,也不是深潛海溝,它只是在一張標配的床上睡出你的身形。」
無論是想要頭破血流的去爭搶那5%梯度的名額,還是想要朝九晚五,左手摸著啤酒肚右手摸著孩子的腦袋,都沒有錯,也沒有什麼應該「被拋棄」的。
《新華字典》里有句話我也很喜歡:「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祝你千篇一律,也萬里挑一。
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End.
| You May Also like |
- 氣味才是你的愛情密碼。
- 沒有比做愛更愛情的事。
- 和先生一起的日子(十九)
- 謝謝你也懂,我的熱淚盈眶。
- 愛,是躲在家看你介紹的爛片。
- 愚行錄 | 當慾望爬滿全身時,眾生皆愚。
- 頭號玩家 | 若你樂在其中,就不算浪費時間
歡迎光臨,2046旅店。
推薦閱讀:
※怎樣從吃飯看出一個人的人品?
※妞應該怎麼泡?為什麼你泡不到妞?
※4·人情|上等人付出;中等人交換;下等人索取
※王俊凱《演員的誕生》中表現讓陳小紜姐姐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