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工作,能讓你跳著踢踏舞上班?

與投資界內混,就不能不提到巴菲特,他以其穩健的投資以及高額的收益聞名世界。

巴菲特有兩句廣為人知的名言:「人生就像是滾雪球,最重要的是找到那條又濕又長的雪道」、「雖然我已經八十多了,每天都是跳著踢踏舞去上班,因為我太熱愛我的工作了。」

想想都讓人覺得肅然起敬:工作到八九十了依然沒有厭倦,即便早已財務自由富可敵國,仍然沒有退休計劃,每天都能高興的去上班,跟年輕人打了雞血一樣。

而對於多少沒退休的人來說,上班的心情如同上墳,還未上班就期待下班;即便不那麼討厭工作,也沒那麼提得起興緻,更多的其實好像是一份糊口的差事而已,遠遠算不得是一份令自己心動不已的事業。或許,這就是我們與巴菲特的區別。即便你看一千次《成為沃倫·巴菲特》,給你一千次機會,你也未必能成為巴菲特。

即便不能成為讓巴菲特那麼富有,但巴菲特對待工作的激情與收益,卻是所有上班族應該所擁有的心態以及期望能到達的。

那麼作為普通的上班族,什麼樣的工作,也能讓你跳著踢踏舞上班呢?結合巴菲特的歷史,我想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找到屬於你自己的一尺欄

巴菲特能成功,並不是因為他擁有越過7英寸跳欄的能力,而是因為他集中精力去尋找自己可以邁過去的1英寸跳欄。所以作為普羅大眾,首先你要精準定位自己的一尺欄是什麼。

拿筆者來說,好好寫幾年的理財投資文字,並且在業務時間內實操、堅持學習,說不定後面兩年就可以成為一名理財達人或者是投資分析師。

什麼是機遇?機遇就是一尺欄來臨的時候。

那普通人的「一尺欄」在哪裡?——找到自己的真正興趣所在、目標所在,再去規劃職場人生。

絕大多數人,都沒有跨越7尺的能力,所以工作上班、做生意或做投資的智慧,就是要知道抓住屬於自己的一尺欄機遇。

或許很多人會說:「我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啊,一直沒發現自己的興趣點。」

相信這樣的人不在少數,其實並不是你沒有找到,或許是你沒有察覺及確認而已。

檢驗這個問題很簡單,思索幾個問題:在你空閑的時候,你最想幹什麼?最喜歡幹什麼?如果實現了財務自由,你又會打算做什麼?多對自己質問一些,總結自己花在哪些事物上時間最多,觀察自己在哪些方面最為熟悉最為關注,那麼你就會知道自己的興趣點。

喜歡梵高的人,必定是對專業領域有著極高的要求或者是嚮往;

喜歡王菲的人,必定是對淡然隨性有著深刻理解;

喜歡賈躍亭的人,必定是對創業與冒險有著極大的偏好;

……如此類推,你會發現更多的自己。

你喜歡什麼,就是在昭示著什麼。

如果到目前為止你還沒有發現自己的一尺欄,那麼你就要睜大眼睛儘快尋找到。這點沒有任何人能告訴你喜歡什麼,願意做什麼,任何人不會比你自己更加了解自己。

2、專註、鑽研

俗話說,懷孕如懷才,時間長了自然會讓人見識到。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缺的不是機會,但凡有點才華,就會有無數平台可以讓你發揮:會寫段子、抖機靈,知乎、網易跟帖、微博就是你的天下;會講笑話、唱歌、跳舞、賣萌耍寶,直播就是為你量身打造的舞台;會寫文字,簡書、公眾號、頭條等自媒體都是你隨意塗畫的地盤;更別說你有什麼更為高精尖的技術,多種知識付費平台分分鐘能讓你變現。

讀過巴菲特的人生傳記的人就會知道他在七八歲時就發現自己喜歡投資賺錢。在工作時就一直朝著這個目標前進。在前期專業從事投資的同時他仍在加速自己的學習過程,堅持三年時間向他的老師格雷厄姆寫信彙報自己的投資工作,最終打動格雷厄姆讓巴菲特加入到自己的投資公司上班,這樣他便可以向更加優秀的人學習投資,更加專業地專註於自己的事業。

拿目前的當紅自媒體大號咪蒙來說,她就是一個踐行專註鑽研做自己熱愛的例子。

在做自媒體走紅之前,她是影視編劇,在之前是做過十年的報社記者,在之前是七年的文學碩士,所有她的工作,是她主動選擇的,也必須是她自己熱愛的,否則她絕不將就。熱愛、有趣,是她工作的原則。不論是編輯、記者、碩士,其實都是在圍繞著寫作展開。

正是有著十多年的專業素養積累,以及豐富的工作經驗,外加有趣的活法,所以她的微信公眾號能吸粉千萬,上至大叔大媽,下至90後00後,成為一款男女老少均可放心服用的專治寂寞空虛冷的精神補品。

倘若讓咪蒙去做當下炒得火熱的金融、IT、房產等,咪蒙還能取得如此成績嗎?作為業內的合格者倒是有可能,但成為行業佼佼者,取得與做自媒體一樣的高度,應該是很有難度的挑戰。有時候,你不得不承認一句話:術業有專攻。

對於多少人來說,上班僅僅就是朝九晚五的八小時投入,一旦下班後再也不想參與到任何與工作相關的事情中去,那麼首先在時間的投入上,你的8小時就輸給了其他人熱愛的16小時。更別說因為別人有興趣,有強烈的自我驅動意識、主動學習意識,而你是毫無感情的搬磚,高效性自然是差了不少。更別說別人會因為興趣而做的其他探索與深入。

很難想像,從事你不熱愛的,你沒有專註投入,甚至你連自己都沒有打動,你就試圖打動其他人,而且你還能奢望享受超額收益。如果不是十足的戲精,那也就是自以為是。

所以,在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尺欄之後,剩下要做的就是專註、鑽研。你應該如同一個勤快的小學徒,一邊又一邊的演練基本功,直到有一天能自己熟練掌握所有的規則。

阿爾法狗也是不斷深度學習、不斷優化演算法,才能一次又一次挑戰人類的智商。即便是在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的現在,一萬小時專註鑽研的準則,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仍然有效。

3、耐心等待,遲早會取得正向收益

複利,也是常言的「滾雪球」。

愛因斯坦同學說:「複利是人類發現的第八大奇蹟,威力超過原子彈。」

金融學中有個「複利拐點」,起初看不出來太大的斜率,但是當積累到一個時間點時,就是出現急劇上揚。這個拐點就是複利的威力。

對於平常人來說可能會不覺得有什麼厲害之外,很多人可能都看不上那一點通過複利所獲得到的收益。其實主要是因為時間不夠長,沒有長期堅持,自然是沒有看到令人吃驚的複利收益。但凡要你能堅持到第十年之後,即便是最初本金不多,獲益也是超常規,跑贏通縮絕對是綽綽有餘。

還是以巴菲特為例來說,他是美國的普通家庭出身,在60年里成為首屈一指的投資界領袖,完成全球排名第三的830億美金巨額財富積累,究其歷史,其實他的年化符合收益率接近20%,比起國內E租寶、錢寶動不動40%、50%的收益真不算高,之所以他能戰勝市場,主要是在於穩健長期的投資複利。複利可以讓目前看起來毫不起眼的收益率,在時間的累積疊加下產生難以想像的奇蹟。

對於我們大眾也是,一旦找到自己的一尺欄,在日復一日的專註鑽研下,遲早我們也能收穫到偉大的複利效應。

巴菲特即便在成為全球頂尖的投資大師,多年來的投資理念幾乎沒有任何變化,而且在任何公開場合,他毫不吝嗇向大眾分享他的投資理念。即便大師手把手告知他的全部精髓,甚至大眾可以在市場上追隨他的操作,但歷年來,成功者少之又少,原因在與你不一定有他的執行力,以及耐心的等待。或許,這就是與「知行合一」的人的差距。

說到財務自由,想必是多少人當下焚膏繼晷拚死奮鬥的動力,大家都在期待財務自由,因為在財務自由之後,可以任性選擇上班或者是不上班,重點是可以隨心所欲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所以自由不自由,回歸到原點是能不能做自己喜歡且有意義的事,財務只是給了你物質上的安全感,讓你能更放心大膽的去干。

如果此刻上班是一件讓你能跳著踢踏舞的事情,那麼財務自由不自由,其實也沒有那麼大的吸引力,因為你當下做的事情,都是你熱愛的,都是你認為偉大的。甚至你就會有如同埃隆馬斯克一般的執念,相信自己乾的事情都是改變世界。


推薦閱讀:

財富蛀蟲,無形中讓你損失一個億。
一份資產配置清單,大有玄機!
認知複利,也許是你人生唯一的翻盤機會
我重新認識了複利效應

TAG:沃倫·巴菲特WarrenBuffett | 投資 | 複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