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呲必中國(近代史實踐課用)

零、 準備工作

0.1、 閱讀材料

遼寧日報 ——《大學老師,請不要這樣講中國》

大學老師,請不要這樣講中國-遼寧日報

2014年11月,遼寧日報在頭版公告,在第四版整版刊發公開信《大學老師,請不要這樣講中國》,第一次指出了「呲必中國」的現象。

這篇文章一共有四個部分:

一、老師在大學課堂上講中國存在三大問題

記者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瀋陽5座城市的20多所高校,用了半個月的時間,聽了近百堂專業課。整理近13萬字的聽課筆記,大致概括出「大學課堂上的中國」三類問題:

  1. 缺乏理論認同(我們不討論)
  2. 缺乏政治認同
  3. 缺乏情感認同

二、大學課堂上的中國到底該是什麼樣的

這幾句話劃重點:

中國的路,肯定不會筆直,勢必遇到溝坎,但借別人的尺子來規劃、用西方的刻度來丈量,是行不通的。

中國社會存在諸多問題,客觀真實,無法迴避,也不能迴避。問題導向、問題意識是值得提倡的,這是解決問題的始點。

三、我們有如下建議

在你們發表看法的時候,請注意語氣和分寸。敢講不是個性,會講才是本事。說一些激憤的話可能會讓學生一時興奮,但真正能讓學生一生記取的,能夠贏得尊重的,還是深刻的洞察和獨到的見解,是經歲月檢驗後沉澱下來的思想和智慧

四、老師抹黑中國不是偶然現象

這裡只簡單地說了抱怨的問題,而沒有深層地分析抹黑中國的原因。

環球時報——《遼寧日報報道教師「呲必中國」有瑕疵》

環球時報:遼寧日報報道教師「呲必中國」有瑕疵

遼報的報道激起巨大反響,支持者與反對者的論戰迅速在互聯網上蔓延開來。其中反對者從行業道德到事實細節各個層面質疑遼報,稱該報對高校的調查形同「文化特務和間諜之行」,這一報道是「抓右派」的先聲等。這樣的口氣還真有點讓人聯想起「路線鬥爭」。

我個人來看,我是反對他的反對的。

文章還提出了:

「愛中國就應當罵它」,「愛之深所以恨之切」,這些說法是一些自由派知識分子的核心主張之一。

同時還有:

但是高校的問題應及時指出,而且它們的深層社會原因尤須進一步挖掘。高校課堂很像是中國一些思想問題的出發點,但實際上,它們肯定不是那些問題的真正源頭,它們更像是那些問題的碼頭或轉運站。

北京晨報:「呲必中國」「贊必西方」,已逾越底線

北京晨報:「呲必中國」「贊必西方」,已逾越底線 - 時評 - 紅歌會網

這篇文章是贊成遼寧日報觀點的,並且在」呲必中國「後加了」贊必西方「。文章中舉了一個外國人的看法:

在眾聲喧嘩下,前英國倫敦經濟與商業政策署署長羅思義的看法的確能給人一些啟示:「我完全同意《遼寧日報》的看法。美國的大學和中小學非常重視愛國主義教育。當然,中國的大學教師也有許多愛國者。但作為一個外國人,我常被中國少數高校教師的『呲必中國』現象所震驚。」

其後的文章主要在講一件事情:批判是好的,但不理性的批判是值得批判的。

如何界定理性與否,是我們應該思考的。

網評:《遼寧日報》批「呲必中國」踩疼了誰的尾巴?

網評:《遼寧日報》批「呲必中國」踩疼了誰的尾巴? - 網友雜談 - 紅歌會網

這篇文章是網評,言辭比較激烈。值得注意的內容提煉在這兒了:

遼寧日報的文章引起網民廣泛熱烈的共鳴,但也遭到了北京大學賀衛方、雲南大學郭建斌等人的輪番炮轟和圍攻,甚至被他們控訴試圖褫奪大學教師的批判權。

這裡,批判權也是我們要涉及的問題。

文章最後一段:

通過意識形態領域的激烈較量,正能量的傳遞已經越來越強勁,已經極大壓制了罵娘「黑中」噪音的喧嘩空間。當然就算抹黑者蜷縮在小群小圈裡聒噪,鑒於危害之大也不能聽之任之,掉以輕心。生為中國人,作為中國沉默的大多數,必須毫不猶豫地站出來,讓那些作踐自己抹黑中國的聲音沒有市場,無地自容

人民網:「呲必中國」算哪門子「學術自由」?

人民網:「呲必中國」算哪門子「學術自由」? - 社會 - 紅歌會網

這篇文章明確了對中國的隨意批判不屬於學術自由。

一些高校教師在講台上「逢課必講『瞧瞧人家國外』。案例教學時,負面的例子全是中國」,一份調查顯示「80%以上的大學生表示碰到過課堂上『愛發牢騷』的老師,對國家和社會的『描黑』讓學生們都看不過去」。這種罔顧客觀事實、缺失基本科學精神的內容講授,根本不是什麼「學術自由」「學術研究」,而是缺少職業操守的表現。

文章也誇了中國的社會制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好不好、有沒有效,建國60多年、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巨大變化已給出最有力的的明證。就是西方社會這些年也逐漸扭轉了以往對中國的偏見,弗朗斯西福山這個曾經忠貞不渝的「歷史終結論」者,也不得不表示 「中國經濟令人驚異的快速發展體現了中國模式的有效性」 。

當然,對於誇中國的言論也要理性批判地看待,不能盡信。

李艷艷:互聯網「呲必中國」現象的由來與應對

李艷艷:互聯網「呲必中國」現象的由來與應對 - 理想園地 - 紅歌會網

這是篇好文章,文章很長,但不做摘要,大家一定要自己認真讀

微媒體呲必中國現象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建設影響與應對

微媒體呲必中國現象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建設影響與應對

這是燕山大學的一篇論文,這裡的微媒體不是特指公眾號等媒體,而是把所有能在互聯網上自由發聲的網民作為微媒體的。文章內容包括1.現象闡述,2.負面影響,3. 治理方法。

「呲必中國」是邪氣——專訪《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

「呲必中國」是邪氣--專訪《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

他很不爽當下一種「潮流」——「輿論反對派」正在捏造一種「輿論時尚」——呲必中國,把罵國家當成一種時髦的事。對於這個問題,胡錫進有話要說說,2015年1月13日,記者到胡錫進辦公室,對他進行專訪。

知乎問題」如何看待所謂的中國人劣根性「的回答

如何看待所謂的中國人劣根性?

境外勢力深度滲透中國互聯網意識形態領域

中國,該覺醒了--境外勢力深度滲透中國互聯網意識形態領域_觀風察俗_察網

0.2、 調研內容框架

1. 誰在呲中國

· 老師

· 家長

· 學生

· 網民

2. 怎麼呲中國

· 呲的什麼

· 呲的對嗎

3. 為什麼呲中國

· 心理學角度解釋「呲」

· 對國情的錯誤認知

· 被渲染的輿論氛圍

· 境外勢力滲透操控



一、4.15第一次討論

1.1、動機

a) 許吉如演講 《國強則少年強》/ 含有愛國情懷的同時也要理性客觀

i. 不要忽略問題,看到問題不先抱怨而是思考怎樣解決

b) 言必呲中國、我感受到的崇洋媚外(——同事例對比)

i. 中國人:美國人、 中國社會:美國社會、 中國:美國

c) 調研的目的

i. 其實我們改變不了什麼

ii. 要了解背後原因,從我做起(魯迅說話)

iii. 要做就做最好

1.2、文章回顧——每人兩篇

1.3、做什麼

a) 他們是怎麼呲中國的,怎麼呲的(*3人)

b) 他們呲的內容對嗎,事實是怎樣的,別的國家對應方面是怎樣的

c) 心理學角度解釋「呲」

d) 境外勢力的操控

1.4、誰來做

a) 孫曉傑、瞿林娟、陳德龍

b) 周然

c) 黃新宇

d) 程鵬

1.5、怎麼做

4月22日(星期日)前寫一份材料,簡述自己對於所負責部分的想法。暫定4月22日下午開會。

推薦閱讀:

中國天眼厲害在哪裡?
歷史的偶然性和規律性的淺思
中國有嘻哈中的艾福傑尼是誰?
中國天眼最近發現過什麼?
採訪 | 遍訪中國,我從未見過像中國人一樣如此好鬥的、自信的民族

TAG: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