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避免讓你陷入犯錯的泥沼?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言,「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一過。」親眼所見,親耳所聽的世界終究只是膚淺的表面,只有經過內心的思索和體驗才能發現事物的本質。否則就只能像韓寒《乘風破浪》中王珞丹飾演的蘇米那樣,「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比如你已經聽到耳朵起繭的這句「失敗是成功之母」。尤其是在求學階段,這句至理名言曾刻在多少學生的課桌,掛在多少班的黑板報上啊。可是每當我們犯了錯,輕則批評寫檢查,重則罰站記大過,還動不動就要叫家長。就算有些「開明」的家長臉上表現得和風細雨,可是眼神里的失望卻明明白白地告訴你,「你不應該犯錯!」

馬修·薩伊德在《黑匣子思維:我們如何更理性地犯錯》一書中,明確指出,犯錯是不可避免的。只有理解了我們為什麼會犯錯?為何總是千方百計地粉飾錯誤的心理機制,用科學的手段來發現錯誤,養成正確對待錯誤的觀念,我們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這一點《黑匣子思維》的作者馬修·薩伊德很有發言權。他曾是英國乒乓球名將,雄踞英國乒壇榜首近十年,兩次代表英國參加奧運會。這是一項必須承認每個細小錯誤並在每一項失誤中改進才能成功的體育賽事。

正是養成了這樣的思維習慣和行動力,即便退役後,馬修·薩伊德憑自學考入牛津大學攻讀政治學、哲學與經濟學,以一等成績畢業。包括現在暢銷書作家的身份,也是在這樣一次次的「累計效應」——《泰晤士報》專欄作家、《新聞之夜》撰稿人——下達到的,絕非一蹴而就。

馬修·薩伊德從人們最關心的醫療行業入手,通過真實的案例和翔實的數據揭示了在醫療業「犯錯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即便在醫學發達的美國,每年因為診療錯誤死亡的人數高達12萬,相當於每24小時就有兩架大型噴氣式客機墜毀。這還不包括那些無法挽回的身體傷害。比如誤診為乳腺癌,切除雙乳後卻發現為良性。

我們應該相信直覺嗎?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我猜,你也相信星座占卜這一套。這不是什麼錯誤,而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的一種本能反應。因為世界太複雜,我們不可能一一去了解去應對,否則人類真的就會瘋掉。於是,我們的思維會本能地簡化,比如面臨緊急危險來不及反應時,你的直覺就會告訴你該怎麼辦,逃跑、原地不動還是準備攻擊。

通常情況下這會救你一命。但我們也常常被它欺騙。比如下面這個例子。讓一群正處於青春期的少年去參觀監獄,讓他們親眼目睹那些犯錯的人是如何受懲罰的,在監獄裡過的到底是什麼樣的生活,甚至把少年們和那些罪大惡極的死囚犯們關在一起,讓他們遭受恫嚇,受盡折磨才放出來。

犯罪到底有多可怕他們可是一清二楚。那以後誰還敢犯罪啊對不對?不僅你這麼想,美國未成年人司法與犯罪預防辦公室、相關專家、媒體輿論、甚至好萊塢都這麼認為。這就是美國著名的「恐嚇從善」項目。

而實際效果並非如此。我們應該慶幸這個世界總有不被故事所迷惑能真正進行理性思考的人存在。比如羅格斯大學的刑事司法教授詹姆斯·芬克諾爾。他用隨機對照的科學方法證實:「恐嚇從善」項目不僅沒有任何效果,而是恰恰相反,反而加劇了青少年的犯罪行為。也就是說,哪怕我們什麼都不做,也比做這個項目好。

不過這麼明顯的結論,不僅沒讓「恐嚇從善」項目的支持者們反思或暫停項目開展,反倒把他們激怒了。他們指責芬克諾爾的動機,認為這些數據毫無意義。甚至有法官說:「這個項目根本不需要任何辯護。「

他們為何會如此冥頑不靈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大師費斯廷格的認知理論「認知失調「了。發現它的過程純屬偶然。報紙上一則」預言世界末日「的新聞引起費斯廷格的注意。他特別想知道,一旦預言失敗,這些人會作何反應。

結局似乎是顯而易見的。世界並未在指定的那天滅亡,謠言不攻自破,難道不應該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洗洗睡了嗎?如果這樣想,你對人性的理解實在是太簡單了。

事實是,信徒們認為正是由於他們的虔誠拯救了世界,變得比以前更「信任「這種宗教了。很難理解嗎?想想如果你拋棄了家庭、一切財產,眾叛親離義無反顧地信奉了這種宗教,一旦證實了它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完美,這就是一個騙局,你會怎麼辦?如果你不想發瘋,沒有勇氣自殺的話,就只能篡改證據,甚至視而不見。

全世界各種五花八門的邪教盛行莫不是抓住人性諸如此類的弱點。回到剛才「恐嚇從善「的話題,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相關的政府部門、專家及媒體輿論會如此厭惡」恐嚇從惡「這個結論了。

他們不敢!僅僅是面對自己內心的痛苦——我不夠聰明,我上當受騙了——就已經無法承受了,如果再加上外在環境的譴責——推卸責任是全球共同的文化糟粕——可想而知,如果是你犯了錯,你會怎麼做。

害怕犯錯並不是人類的本能

其實,害怕犯錯只是一種文化基因,並不是人類的本能反應。不信你注意觀察那些新生兒,在我們眼裡明顯是錯誤的行為他們才不在乎呢。比如吃飯時不小心灑滿身的飯粒,把黃豆倒進發酵的麵糰中,洗澡時把水拍的滿地都是……他們玩的開心著呢。

我們當然希望做任何事情都能一次就成功。一出生,我們就會吃飯,知道如何巧妙地使用工具不浪費食物,知道黃豆沒辦法和麵糰同時發酵,懂得不給別人添麻煩的可貴。可這無異於天方夜譚。縱有五千年的文明告訴你到底怎麼做,可你必須要自己一步步地學習才可以。況且世界是如此複雜,問題永遠也沒有窮盡的時候。

早在明朝,思想家王陽明就提倡「知行合一「的理念。這一點,如今大熱的靠顏值和技術稱霸家電界的戴森公司深諳其道。創始人戴森發現,吸塵器之所以很快就停止工作,不是因為灰塵吸滿了,而是因為堵塞無法有效吸到吸塵袋裡。發現了問題,到底如何解決呢?戴森在一家木材加工廠看到切割木材時產生靈感,那就是使用氣旋分離器。

這是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但目前只是一個點子而已。要想做出成品,它需要5127次實驗。是的,接下來的執行力才是關鍵。而能堅持下去的信念,就是你不害怕犯錯,你接受不停的失敗,你知道每失敗一次你就離成功近了一小步,直到最後。

審視人生的意義就在於養成不斷學習的習慣,從失敗的反饋中不斷總結,無論是智商還是能力,都會有顯著地提升。正如另一位同樣出名的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所言,"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宇宙萬物都在不停地運動和變化中,僵化的固定型思維模式無法適應這個快節奏的社會。

馬修·薩伊德的這本《黑匣子思維》通過20個具體的案例,引入心理學、社會學、統計學的概念和機制來抽絲剝繭,「有人犯了錯,但不是我!」這種對犯錯的恐懼從何而來,為何有如此強大的力量,怎樣才能培養正確的面對失敗的觀念。橫跨醫療、航空、司法、政治和商界,具體到我們每個人,在工作和學習中如何「精益創業」,如何利用「邊際收益」,如何打造你的「個人最小化產品」……都能找到答案。

這不是一本雞湯文,沒有很多大道理,或許你會被作者對失敗的定義重新點醒。反正我讀完後,再也不為搞砸事情而消沉了。只要你懂得如何理性地犯錯。


推薦閱讀:

碼農的日誌

TAG:書籍評價 | 失敗體驗 | 犯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