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熊玲:關愛有毒

為什麼別人對我好我就會害怕會想逃離?

我們很熟悉有人際恐懼、廣場恐懼、孤獨恐懼、婚姻恐懼等等,少有聽說恐懼「誰對我好」。人的天性是趨樂離苦、求好避差,為何對優待害怕呢?以存在即合理的角度講,對「好」畏懼,也是可追溯原由的。

人懼怕「好」的原型是約拿情結。這得先說說約拿,約拿是《聖經》里的一個人,他十分渴望獲得神的差遣。令他欣喜的這一天終於來了,神差遣他去宣布對有罪的薇薇昵城的赦免,可約拿卻畏縮了,他逃離並拒絕領受神的任務。當然最後,約拿還是戰勝了自己內心對微微昵城的仇恨,完成了神派遣的任務。這一故事的隱喻:人不僅害怕失敗,也害怕成功。

人對成功的感受,應包括在好的範疇,就人的追求而言,成功是其最大的好。 再回到你個人的感受。我們把別人對你好,視為被關愛,這是一種情感溫暖的體驗,也可說是一種被認同 被接納的成功體驗。看得出,你之所逃避關愛,是因害怕關愛。這不由人想到:關愛有毒,至少對你是有毒的。先借用醫學常識來解釋,比如抗生素阿莫西林,對多數病人是救命良藥,對有過敏反應者卻是有害。同理,關愛是人不可或缺的心理需要,但對你的心理來說它彷彿藏有毒,你的感覺告訴很害怕,似有某種危險,你寧可躲避。

那麼,你感到的被關愛危險究竟是什麼呢?深究其因,可能性原由(1):約拿情結所指的含義,一種被愛划下的帶恨的傷跡。被關愛本是你所嚮往的,但當被關愛來臨,似觸碰了你情感的陰影,就如失戀之痛,已使你畏懼再涉愛河。逃避別人對你好,成為了一種預感傷痛的緊張反應,但實際是在逃離幻想的、曾經的痛楚。

可能性原由(2):自我認同障礙。成人是否有穩定自信的自我認同,主要取決他兒時的教養環境,或說認同環境。若早期的成長環境是一種否定性的,比如高壓、否定式的教育,情感被忽視、被歧視的對待....那麼孩子有的是機會(被迫)認同與內化他者的認定「你不好,你不可愛」。所謂自卑情結,就是一道道自尊,或自戀被擊碎後的傷疤。自卑的心,總是愛發出自我否定的聲音:我不夠好,我不值得被人愛。我們在人際關係中,時常也會發現這一現象:拒絕別人的友好,萬事不求人。

可能性原由(3): 缺乏愛與被愛的經驗,被關愛的適應不良。過去的生長環境可能完全缺失情感交流,以致於沒有形成必要的情商能力。估計在缺愛的環境里,那些情感或性愛的東西,被視為洪水猛獸一樣,隔絕於孩子的世界,同時在小孩心理被植入了太多禁忌的東西,致有不安全感。所以,我們會從一個超我很重的成人身上看到,他面對代表情感的東西或交流時,就像幼兒見到陌生人的反應,是或驚恐或躲避。另外,又由於這類人缺乏愛別人的經驗和能力,當在接受被關愛時,會喚起害怕承擔責任的壓力。這跟人害怕欠債一樣,無論情債,還是錢債,都是人們想逃避的負擔。

凡是對代表好的事物的逃避,並不是「好」本身不好,而是人身上無意識的脆弱點,對好的排斥性反應。

推薦閱讀:

夢的研究
閉目養神 神就是靈知 靈知即顯相 見相即見性。
PM玩心理 - 短時記憶與長時記憶
人生不設限,生命有多種可能

TAG:認知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