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分,如何恰當地和孩子談論死亡?一個無需迴避的問題

文/悠悠媽 微信公眾號:德國育兒研究(ID: yoyomadeguo)

本文於2018年3月31日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歡迎關注!

這兩天我徹底被悠悠從幼兒園帶回來的流感給擊倒了...十年來第一次感冒到發燒,頭巨疼,卧床不起...悠悠也因為生病不能去幼兒園。我上一次病成這樣好像還是讀高中的時候?我已經不記得我上次發燒是什麼時候。

反正自從和老公在一起,都是他生病我照顧他,我還說呢:「你們歐洲人怎麼抵抗力這麼差?動不動就感冒...」(這句是真的,歐洲人經常感冒,而且得個感冒都要請病假一周)而且德國媽媽也抱怨:「老公感個冒,就在床上躺著什麼都不做,自己感冒了該做的還是照樣得做!」 女人真的是比男人堅強多了!

不過,這回終於輪到我躺倒,老公照顧我了??

上篇文章我是吃了退燒藥止痛藥後頂著寫完的,這兩天實在沒體力寫了,上來請個假。清明節將至,和大家分享一篇去年的文章《清明時分,如何和孩子正確地談論死亡?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看過的見諒!

正文

很多父母都會迴避和孩子談論死亡。死亡的話題太過沉重,太傷感,大人們出於保護孩子的心理,不希望讓還無憂無慮的孩子過早接觸死亡這個連大人都無法直面的話題,怕給孩子帶來不必要的恐懼和擔心。

其實是我們自己害怕死亡,所以才假設孩子也會害怕。

大部分幼兒園階段的孩子並不能理解死亡這樣抽象的概念,所以他們對死這一現象的反應,並不像我們成人想像那樣的沉重和悲觀。孩子可能覺得死了的人還在繼續吃飯喝水說話,只是換了個地方,在天上或在地下繼續生活。

父母想保護孩子的心並沒有錯,但死確是生命存在的一部分,是無法避免的,我們不可能永遠讓孩子生活在真空中。童話中的劇情、動物紀錄片里獅子對羚羊的捕食、走路上不小心踩死的一隻蟲子、鄰居的葬禮、寵物的去世,都是孩子在生活中遲早會遇到的與死有關的經歷。

既然死是無法避免的,我們也不應對孩子迴避這一生命重大話題。父母對死的態度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我們至少可以做到讓孩子對死沒有誤解或者不懷有不必要的恐懼。

如何開啟這個話題?

這個話題雖沒有必要主動去談起,但如果遇到,不妨坦然地告訴孩子大自然的真相。前面提到,生活中經常能見到的與「死亡」相關的例子,比如在陽台上看到死掉的蒼蠅、蜜蜂時,都是跟孩子說起死亡的機會。

「這隻蜜蜂死了,死了就一動不動了,不會飛,也不會采蜜了。我們去把它埋起來吧。」

四季的變化,也是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的極佳例子。春天生命的萌發(出生),夏天生命的蓬勃生長(長大)、秋天樹葉的凋零(衰老)和冬天的靜止(死亡)。樹葉飄落在地,最終化為土,不是和人死了後埋入土中一樣嗎?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重要的是,來年不是還有春天嗎?新的生命又會出現。這給了孩子希望,也讓孩子不對死亡產生恐懼心理。

該如何解釋親人的離世?

先說要避免的說法:

1. 切忌當孩子問起時,用 「你現在還不懂,不需要知道。」 或者 「你還太小,以後再說。」 之類的回答來搪塞孩子。這種遮遮掩掩的模糊回答反而會令孩子產生不安和恐懼,甚至自己假想出一些可怕的錯誤答案。 2. 也不要用「永遠地睡著了」、「去很遠的地方了」、「去旅行了」之類的來解釋死亡。這類回答可能會困惑孩子,讓孩子對睡覺、旅行產生恐懼。小孩子的想像力那麼豐富,大人給一點點信息,他們就可能會胡思亂想:

「為什麼有的人睡著了還會醒,有的就不醒了呢?到底是誰決定,一個人睡著後還會不會醒?那我睡著後會不會就不醒了?」

「爸爸出差旅行,會不會就像爺爺一樣不回來了?」

建議的說法: 使用清晰明確、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誠實地向孩子解釋死亡意味著什麼,且一定要解釋清楚死亡和睡覺的區別!

「爺爺老了,去世了,他再也不會呼吸吃飯睡覺跑步了,也不能和我們說話了,他的身體變涼了,但是現在他也感受不到疼痛了,我相信他現在感覺很好。」 通過這些具體的描述,孩子才會對死亡有一個具象的體會。

對於死後去向的解釋,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信念或信仰去告訴孩子,不論去天堂也好,輪迴也好,只要讓你覺得舒服,能給你力量的答案就是合適的。

如果你不知道答案或者還沒想好,不妨也坦誠告訴孩子:「我不知道人死後會去哪裡。」

不知道答案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自己的態度,忐忑不安欲言又止,孩子的敏感神經很快就能察覺出死亡是件可怕的事;而坦然面對開誠布公地談論死亡,反而能讓孩子從小就認識到,這是一件符合大自然規律的事。有時候,問問孩子對死後去向的想法也不失為一種疏通悲傷的方式。

有的較小孩子會自己想像出一些很具體的答案,比如說人死後去了天上,變成了一顆星星、一個天使等等,這樣的想像能減輕孩子對親人、寵物等離世所感到的衝擊,有利於孩子度過悲傷期,所以家長不需要去糾正孩子的想像。

還有一種答案要引起家長注意的:「爺爺上天堂了,因為他是好人,所以上帝把他收回去了。」 「上帝很愛爺爺,所以把他收回去了。」 這種答案也可能對上帝對死亡產生錯誤理解和恐懼,導致孩子誤以為只有好人才會死,於是故意做出不好的行為來。

不管你決定向孩子如何解釋,請盡量在家庭內部保持統一。要是一個人說在土裡,另一個又說在天堂,會讓孩子對大人的話產生懷疑,也會引起不安情緒。

允許孩子參加親人葬禮和掃墓

帶孩子參加葬禮或者掃墓並不一定是件壞事。孩子也是家庭的一員,讓孩子有機會在葬禮上與去世的親人道別,讓孩子看到家人為了過世親人所做的一切,也讓孩子見證,人死了,並不是簡簡單單消失了,而是有很多愛他的人會一起為他送別。這也給了孩子力量,幫助孩子度過悲傷期。

同樣地,清明節帶孩子掃墓,也是在身體力行地告訴孩子,人的肉體雖然死了,可是卻可以活在我們心中,掃墓看望過世的親人,是對親人表達想念和孝順的方式。

不必遮掩自己的悲傷情緒

失去親人,我們不需要在孩子面前強忍眼淚或掩飾情緒,讓孩子知道成人也是有情緒的,會傷心也會哭,對孩子的成長有利。其實,孩子都是很敏感的,即使我們強忍,他們也是可以感覺到我們的真實情緒的。所以,告訴孩子自己的真實情緒,比留下孩子自己一個人胡思亂想好。

「媽媽很傷心,所以我一直流眼淚,我很想念我的XX,但是我知道TA現在一定很好,再也不會有疼痛了。」

總之,對於談論死亡這個話題,原則很簡單:孩子需要真相和安全感。告訴孩子:「所有的人和生命都會死,這是自然的規律。但是在我們死之前,還有很長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長到我們現在不需要去擔心它,也不用去想太多。我們現在活得好好的,一起享受當下生活,憧憬未來吧!」

如果喜歡,歡迎轉發!謝謝支持!

作者簡介:悠悠媽,坐標德國,曾經的學霸,留過學,做過外企項目經理,現教育專欄作者,德國早教研究者與推廣人。有一個兩歲的混血女兒,愛混德國親子圈和幼兒園。創立微信公眾號:德國育兒研究(ID: yoyomadeguo)專註分享在德國學到的育兒知識、先進教育理念以及女兒在德國的真實成長經歷。歡迎關注!

深諳中外教育差異,不教條,不追捧。相信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教育方式。用生活完成教育,潤物細無聲。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公眾號出處,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推薦閱讀:

留學德國--不可不知的語言要求,DAF&其他選擇?(1)
拿到永居之前,在德國能享受什麼待遇?
德國安檬年會:來自中國的童話
請不要給慢熱的孩子貼上害羞的標籤

TAG:早教 | 育兒 | 德國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