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年讀500本書,你呢?」
你一年讀多少本書?
大家對這句話肯定不會陌生。你身邊標榜閱讀量的同事、朋友,各種讀書相關的公眾號,總會把這句話掛在嘴上,後面再加上一個令你望塵莫及的數字。
甚至,官方統計口徑也會這樣說:據新聞出版研究院調查,2015 年國民人均閱讀量為 7.84 本,含紙質書和電子書。云云。
包括前陣子跟大家聊到讀書的話題,也有幾位同學私下問我:
L先生,您知道得這麼多,想問您一年會讀多少本書呀?
我一直不太理解這種問法。
當你問「一年讀多少本書」時,如何才算是「讀」一本書?什麼樣的「書」才計入其中呢?
讀一兩頁算嗎?讀一半算嗎?還是一定得把一本書從頭到尾讀完?
小說算嗎?雜文算嗎?還是只能計算知識型書籍?
就算只統計「把一整本知識型書籍完整讀完」,那也很麻煩。隨便舉個例子,波普諾的《社會學》和約翰·梅迪納的《讓大腦自由》,前者的信息量可能是後者的 100 倍。後者我一兩天能翻完,前者我可能得看上半年。
如果你讀的都是這類通識書籍 —— 《社會學》《心理學與生活》《營銷管理》《認知神經科學》,那一年下來,能「完整讀完」7.84 本,都已經非常了不起了。這意味著你入門了 7.84 個領域。
而換成小說呢?一年 300 本都不在話下。
所以,這種說法有什麼意義呢?
今天想好好聊聊這個問題。
如果僅僅抱著「讀完一本書」的心態去閱讀,會有什麼後果呢?
你會很容易把「持有」當做「擁有」,把閱讀本身,當成學習的效果。
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對話:
- 上個月買的《哈佛談判課》,我才讀了一半,感覺讀不下去了,要放棄嗎?
- 《普通心理學》實在太難了,我看了半個月,才讀了幾十頁,什麼時候才能讀完呀。
- ……
這樣思考的人,往往忽略了一個問題:為什麼要把「一本書」當成一個單位呢?
一本書沒有讀完,你就什麼都沒有得到嗎?
一本書讀完了,你就真的「學懂」了嗎?
並不是。一本書之所以成為一本書,所呈現出來的是作者的邏輯框架。哪些內容放進去,哪些內容不放,是由作者所決定的。
全盤接受作者的邏輯框架,你就只是在複製別人的大腦而已。
我經常會碰到一些這樣的人。他們會有意無意地談到「我一年要讀80/100/120/150本書」,言談中有一點點自矜,期待著你的驚訝,彷彿這是一件很值得讚歎的事情。
有時候,他們還會熱衷於做「思維導圖」,做「乾貨筆記」,進行濃縮 —— 當你問「這本書都講了什麼」時,他會非常快地拿出筆記和導圖。
很棒。
但我想問一下:你自己的看法呢?
你讀了這麼多的書,那我給你一個主題,比如「學習」—— 不,請不要引用,不要給我看思維導圖,也不要告訴我「這本書講了什麼」,請告訴我,對於「學習」這個話題,你的看法是什麼?
不妨想一想,你能不能回答出這個問題?
實際上,這就是很多人的癥結:我們過於重視「讀很多本書」,過於追求「掌握每一本書」,但卻很少有人真的去思考:我的看法是什麼?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下意識地把「讀完一本書」當做一個「題目」,而把「做完一本書的筆記」看作這個題目的「答案」。
想一想,你閱讀的過程,是在做題、尋求答案,把它當成任務,還是真的出於自己的問題導向?
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解題,是別人給你出一道題,讓你去解出答案。而問題導向,是我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從而通過各種渠道、方式,去尋求這個問題的思路。
以「學習」來說,僅僅讀《學習之道》《刻意練習》足夠嗎?遠遠不夠。如果我想形成自己的看法,我可能需要去研究心理學,神經科學,教育學,自我管理,我需要去了解原理、案例、工具,把它們匯總起來。
我可能會去找 30 本書,每本書摘 10% 的內容,把它們組合在一起,重新打散、重組,形成一個體系 —— 這就是「我的看法」。
請問在這個過程中,我讀了幾本書呢?
不要成為復讀機。否則,讀了再多,你也只是在重複別人的二手信息而已。
這裡就會引出兩個問題。
1)我如何知道我的「看法」是合理的?
2)這種方式是否適合大多數人?
第一個問題非常必要。實際上,確實存在許多這樣的人:對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但這些看法常常經不起推敲。
但回答也很簡單:不輕易下任何一個斷言,永遠都要去思考,它背後的支撐是什麼。
舉個例子,我常常強調一個觀點:輸出是最好的內化。為什麼呢?這是有實實在在的支撐的。
在心理學中,徹底記住一個信息,需要不斷複述去強化它。而複述又分為兩種,機械複述和精細複述。前者是單純的背誦,效果有限。後者是結合自己已有的知識,對這個信息進行聯結和重構,讓它跟自己的知識網路建立更多的「鉤子」,從而記得更牢。
而輸出,無論是口頭、還是文字,就是一種典型的「精細複述」。
而前面講的「把讀書當做解題」,也是一樣的,來源自「契可尼效應」。我們總會下意識地覺得,拿到一本書,它就是一個任務,我得把它「讀完」,否則,這個任務就沒有做完,就總覺得很難受。
像這樣,反向去倒推自己的每一個「看法」,尋找是否有堅實的支撐。如果不能自圓其說,就去讀書、搜索信息,尋找支撐。如果發現找到的資料跟看法矛盾,就去尋求「正反合」—— 這就是一個不斷迭代和升級認知的過程。
這個過程,我稱為「主動學習」,區別於以「讀完一本書」「複述一本書」「做完一本書的導圖」這種模式的「被動學習」。
那麼,是不是主動學習一定優於被動學習?後者的效果是不是一定不好?
這其實就是第二個問題:這種方法是否適合大多數人?
很多人經常問我:你說的方法都很厲害,但真的適合(閱讀量並不高的)普通人嗎?
說白了,這套方法確實不適合所有人。
主要不適合什麼人呢?
懶人。
那些不願意主動思考,不願意「獲取知識」,而只是被動地等著別人把知識打包、整理、歸置好,送上門,做成可供入口的甜點,這樣的人。
你願意成為這樣的人嗎?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展開來講。
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差異在哪?其實很簡單,就是兩點:主動,以及思考。
當你不滿足於按照作者給你的脈絡,從頭到尾一字不落讀完,而是開始泛讀、跳讀、選擇性地讀,以及尋找延伸材料來拓展閱讀時,你就是在「主動」。
當你不滿足急於把一本書「讀完」「作出導圖」,而開始一邊閱讀,一邊讓思維同步運轉,考慮聯繫、邏輯、應用,記錄靈感,你就是在「思考」。
滿足這兩點,你就是在主動學習。
這很難嗎?對閱讀量的要求,很高嗎?
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讀張棗的名作《鏡中》時,讀到這句話:
望著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後悔的事
梅花便落滿了南山
極受觸動。於是我會想:張棗是誰?這兩句背後有什麼隱喻?他是如何獲得這個靈感的?他還有什麼別的作品?他有什麼故事?
然後,我會搜索他的資料,看一看別人對這兩句詩的評析、理解,讀一讀他其他的作品,嘗試從更高的層次去進行審美。
這就是主動學習。
這很難嗎?一點也不。這就是我們當中許多人,每天都在做的事情。
文學就一定不能「思考」嗎?覺得一個句子很贊,就只能懵懵懂懂地看一下,記住它,然後翻過去嗎?
其他的書也是一樣的。
講個有趣的點:
國內出版的暢銷書,往往是由一堆文章結集而成,每篇文章講一個知識點,一個觀點。讀完一本書,你會覺得琳琅滿目,看到了很多觀點。這是國內的模式。
而歐美的暢銷書呢,往往是這樣:整本書就是為了提出一個觀點,然後作者會從背景、理論、實驗、案例等等入手,用各種故事和論述給你講清楚。
所以,習慣了國內閱讀模式的人,去讀歐美的書,經常會有這種感覺:這一整本書就講了這點東西?
我在豆瓣上經常看到這樣的評價:
「說來說去無非就是……」
「這本書其實一句話就能概括……」
「都是一些大道理,沒什麼新意……」
每次看到這樣的評論,我都替這些買櫝還珠的人感到同情。
這樣的心態,就算一年能讀 500 本書,又怎麼樣呢?
說說我的做法。
如果作者提出了一個模型,即使都是一些大道理,我也不會覺得「這些我都知道,有什麼新意?」而是會去思考:
作者為什麼要用這個模型?他的分類思路是什麼?他看待事物的視角是什麼?這個模型合理嗎?
作者寫了一堆案例,我不會看完就過,而是會去確認這些案例的真實性,去思考:
它們能不能用在文章里、用在課程中?除了作者的解釋,還有沒有別的解讀?
甚至,讀一些日本人寫的書時 —— 日本的書有個特點,喜歡用大量的篇幅,去解釋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 —— 我也會從中找到不少樂趣。比如,這個方法看似司空見慣,但作者特地寫出來,背後會否有什麼想法?
這樣一想,往往能有新的收穫。
—— 儘管這些收穫,未必是作者的本意,有時候甚至南轅北轍,但這比「讀完一本書」重要得多得多。
簡而言之,概括就是:以一種活躍的心態,跟作者做思維博弈。
在這個過程中,我所思考的東西,我所得到的靈感、聯結和想法,就是讀書中最寶貴的收穫。
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建立「主動學習」的習慣呢?
1. 用自己的話複述
最基礎的一點,就是不要死記硬背書里的文字,而是試著在理解的基礎上,把它用自己的話講出來。
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是什麼?就是學習時,假裝身邊有個人,在心裡把內容講給他聽,教給他。
這就是一種輸出,亦即精細加工。
同時,它可以培養你動腦的習慣。你會不會經常感到,很多書,讀過一遍就忘了,連寫了什麼都記不住?
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動腦。僅僅只是「讀懂」—— 甚至有時是自以為讀懂 —— 而沒有真正「內化」。
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斷用自己的話複述,來刺激我們的大腦,在整個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地活躍。
不要把讀書作為偷懶的借口。
2. 時刻發散聯想
我讀書往往不會挑一個特定的時間,而是在狀態好的時候,隨意打開一本書,翻上幾頁。一邊翻,一邊讓思維隨意地流動,不斷從各個角度審視所讀到的內容:
- 這個觀點很有意思,它的支撐是什麼?
- 這個案例很有意思,我能不能用起來?
- 這種寫法很有意思,我能從中想到什麼?
- ……
然後,把這一切想法,都記錄下來。
實際上,整個訓練營中,有不少案例、題目和技巧,並不是有意積累的,而是在過往的閱讀和學習中想到的。
這是一種更有效的閱讀和學習方法。
3. 用主題去統攝內容
比縱向閱讀更重要的,是橫向閱讀。
不妨試試這樣做:找一個感興趣的主題,去獲取一切相關的資料 —— 在線課程,書籍,網頁,專家指導……通過這種方式,把各種零碎的信息重新整合起來,成為自己的觀點和體系。
如果可以,用這種方法去代替「讀書」。
你會發現,讀書本身並沒有那麼神聖、那麼正襟危坐,它只是你去主動學習、拓展知識體系的一種渠道。
你可能會問,這樣不會很花時間嗎?其實不會。為什麼?因為我只是把別人浪費在「讀完一本書」上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而已。
要知道:如果沒有主題統攝,沒有為我所用,即使你在讀書,那也不過是在獲取碎片信息罷了。
4. 豐富知識網路
經過以上3個步驟,定期地對自己掌握到的知識進行審視,問自己:這些知識,能如何納入我已有的知識體系裡面?
試著把它們畫出來,重建結構。
你會發現,你的大腦會不斷升級換代,你的視角會常用常新。
你不會再去關注「我讀了多少本書」,因為,你已經完全超脫了這個層次。
推薦閱讀:
※《文案創作完全手冊》新手會寫文案,提升高手創作水平
※讀書七問:關於閱讀給青年朋友的一些建議
※如何讀書才能更高效?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後感1
※讀《哥德爾、艾舍爾、巴赫:集異璧之大成》,人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