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王方軍研究員—分析化學(蛋白質分析測量新方法研究)

王方軍博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大煜青年學者。2005年6月於浙江大學獲學士學位,2011年7月於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獲博士學位(導師:鄒漢法研究員),其中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於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系統生物學研究所聯合培養(合作導師:Daniel Figeys教授)。2011年9月破格獲得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百人計劃」資助。曾獲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012年),UCAS-Springer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013年),入選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 2014年)。主要從事蛋白質、修飾蛋白質、蛋白質複合物液相色譜-質譜分析表徵新方法研究;發表SCI收錄論文90餘篇,SCI他引1500餘次,H-index 28(Web of Science);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36篇,包括Analytical Chemistry 9篇等學術期刊;擔任中國蛋白質組學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分析測試協會青年學術委員會委員。

針對複雜生物體系建立新的分析測量表徵方法,在組學層次觀測生物分子的序列、修飾、微觀結構和相互作用一直是王方軍博士追求的科研方向。2016年10月,王方軍博士在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建立了「生物分子結構表徵新方法創新特區研究組」,開展生物分子結構和相互作用表徵新方法研究;致力於發展整體蛋白質,蛋白質複合物,蛋白質-小分子相互作用分析表徵新方法,包括極紫外自由電子激光與高分辨質譜聯用分析蛋白質和蛋白質複合物序列和結構等;並將其應用於功能性蛋白質及其複合物組成和結構分析,小分子抑製劑篩選等方面。

由於目前國內高端分析儀器如高分辨質譜的發展相對滯後,目前我國分析測量學科在蛋白質、代謝物等複雜生物樣品分析中高度依賴於進口儀器平台。王方軍博士結合大連化物所在激光光源和生物質譜分析方面的學科優勢,致力於搭建全球唯一的50-150nm波段極紫外自由電子激光-高分辨質譜平台;並以此為基礎進行生物分子分析測量新方法研究;為生命相關物質結構基礎提供全新的測量手段。課題組現有自由電子激光、多波長激光-高精度質譜分析平台3套。

課題組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

l 紫外激光解離-質譜表徵新方法

搭建生物分子紫外激光解離質譜表徵系統,開展生物大分子及其複合物序列、修飾、結構表徵工作;對重要功能性生物分子進行高精度結構表徵和功能分析

l 蛋白質-蛋白質,蛋白質-小分子相互作用表徵新方法

發展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規模化分析方法;研究小分子抑製劑-受體蛋白質複合物精細結構質譜表徵方法

l 生物分子離子化新方法

發展生物分子高效、活性離子化方法,開展生物分子活性質譜表徵

為促進研究組工作的快速開展,長期招聘分析化學、分子生物學、物理化學等相關研究領域的博士後,具體包括極紫外激光-質譜平台搭建及應用、質譜高效離子化及成像分析、蛋白質複合物結構和功能研究、蛋白質及複合物結構模擬等方面,數目不限。

同時本課題組熱烈歡迎對極紫外自由電子激光-高分辨質譜分析平台搭建和蛋白質複合物結構、功能研究等應用領域感興趣的保送推免研究生、碩士/博士考研學生隨時聯繫。

聯繫人:王老師,wangfj@dicp.ac.cn

推薦閱讀:

關於本欄
聊聊草甘膦

TAG:中國科學院 | 分析化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