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節目」或「知識人設」,不等於知識

試著看了《最強大腦》、《一站到底》、《你說的都對》這幾個主打「知識」標籤的競賽或討論節目,幾乎都是看幾分鐘就看不下去了:實在太「偽知識」了。

以節目的形式傳播知識,或者強調知識的重要性,這無疑是件好事。但所有這類節目似乎都把重點傾斜到了「打造知識人設」方面,並沒有將太多的重心放在傳播有價值的知識本身上面,使得「知識」二字在很大程度上都淪為了一個偽命題、一種「秀」的工具,著實遺憾。

為了收視率或點擊量,將重心放在發掘和包裝一些具有「高學歷、高智商、高顏值」的「知識明星」身上,卻輸出一些「看起來是知識,實際上沒什麼涵養、沒太多價值」的內容,甚至有些所謂的知識比常識還淺,這樣的節目不僅毫無意義,還可能給觀眾造成某些誤解。一些節目似乎為了填滿「知識庫」,將一些價值低廉的內容視為「知識點」,還讓各位精英型的選手討論得興高采烈很有營養的樣子,未免過於滑稽。

如果民智的開啟要依賴於這樣的節目,那其實是一種悲哀。

而那些剛好集合了「高學歷、高智商、高顏值」的選手如果真的把自己當成了某種「知識」的代言人,那就更為悲哀了。既然是做節目,哪些題或論點是靠自己的知識儲備撐起來的,哪些是事先靠節目組準備好的,觀眾可以不清楚,你自己得清楚。別因為錄了節目而耽誤了自己的學業研究。都是聰明的人,某個領域的「專業度」與某種包裝起來的「人設」哪個更重要,自己沒點數?

那些非常喜歡這類節目的觀眾也要有所警惕,如果你是奔著那一個個「知識人設」而喜歡這類節目,那建議你多結識身邊那些真正潛心於傳播知識或研究的人,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對「人設」的崇拜上。

還有那些真的覺得能夠從這樣的節目(包括直播答題等)中獲取知識的觀眾,最好也反思一下自己——因為很有可能是你自身的知識儲備過於匱乏,才覺得那些東西很有「知識」。

與其花時間看這類節目,不如多看點書、多學習學習,那樣更管用。

PS:圖片源於電影《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劇照。


推薦閱讀:

我為知識付費過。
這些社會心理學知識你聽說過嗎?
有財識系列第一章總結,關於人生的選擇
鄭剛:如何打造出你價值千萬的知識體系?
為什麼窮國多位於熱帶?

TAG:知識 | 知識付費 | 知識變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