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試解《金剛經》(中)

1、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諸預流者頗作是念:『我能證得預流果』不?」

善現答言:「不也,世尊。諸預流者不作是念:『我能證得預流之果。』何以故?世尊,諸預流者無少所預,故名預流;不預色聲香味觸法,故名預流。世尊,若預流者作如是念:『我能證得預流之果。』即為執我、有情、命者、士夫、補特伽羅等。」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諸一來者頗作是念:『我能證得一來果』不?」

善現答言:「不也,世尊。諸一來者不作是念:『我能證得一來之果。』何以故?世尊,以無少法證一來性,故名一來。」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諸不還者頗作是念:『我能證得不還果』不?」

善現答言:「不也,世尊。諸不還者不作是念:『我能證得不還之果。』何以故?世尊,以無少法證不還性,故名不還。」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諸阿羅漢頗作是念:『我能證得阿羅漢不』?」

善現答言:「不也,世尊。諸阿羅漢不作是念:『我能證得阿羅漢性。』何以故?世尊,以無少法名阿羅漢,由是因緣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如是念:『我能證得阿羅漢性。』即為執我、有情、命者、士夫、補特伽羅等。

所以者何?世尊,如來、應、正等覺說我得無諍住最為第一。世尊,我雖是阿羅漢,永離貪慾,而我未曾作如是念:『我得阿羅漢永離貪慾。』世尊,我若作如是念:『我得阿羅漢永離貪慾』者,如來不應記說我言:『善現善男子得無諍住最為第一。』以都無所住,是故如來說名無諍住、無諍住。」

佛陀問:須菩提,依你所見,你覺得證得預流果的修行人,會說自己有「我能證得預流果」這麼一個想法嗎?

預留果:聲聞乘第一個果。

須菩提說:不會的,因為修成預流果的人,是不會執著於色受想行識的,證悟了預流果的人,如果說自己能證預流果,那麼他還有我執。因此他不會說自己證得預流果,甚至這種思維都不會。

佛陀說:善哉,那麼我再問,如果一個證得一來果的修行人,他會有,我能證得一來果的想法嗎?

須菩提說:不會的,因為如果他證得一來果,他就知道實際上壓根沒有來與不來之分,因此他不會有這樣的想法。因為如果他還有這種想法,那麼他一定還有我執。

佛陀說:是啊,那你說如果一個人證得了不還果,那麼他會思考我能證得不還之果的想法嗎?

須菩提說:不會的,因為如果他證得了此果,那麼他就明白了實際上壓根沒有不還性這種東西,所以假施設一個不還。

佛陀問:那你說,如果一個人證得了阿羅漢果,那麼他會生起我能證得阿羅漢不的想法?

須菩提說:不會的,因為他如果證得了阿羅漢,那麼他已經完全明白了,實際上壓根沒有一個事物叫做阿羅漢啊,所以他才叫阿羅漢。如果一個人說自己得了阿羅漢,他還有我執之心,四相皆備,所以他不是阿羅漢。

2、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如來、應、正等覺所,頗於少法而有所取不?」

善現答言:「不也,世尊。如來昔在然燈如來、應、正等覺所,都無少法而有所取。」

佛告善現:「若有菩薩作如是言:『我當成辦佛土功德莊嚴。』如是菩薩非真實語。何以故?善現,佛土功德莊嚴、佛土功德莊嚴者,如來說非莊嚴,是故如來說名佛土功德莊嚴、佛土功德莊嚴。

是故,善現,菩薩如是都無所住應生其心,不住於色應生其心,不住非色應生其心;不住聲香味觸法,應生其心,不住非聲香味觸法,應生其心,都無所住應生其心。」

佛告善現:「如有士夫具身大身,其色自體假使譬如妙高山王。善現,於汝意云何?彼之自體為廣大不?」

善現答言:「彼之自體廣大,世尊;廣大,善逝。何以故?世尊,彼之自體,如來說非彼體故名自體,非以彼體故名自體。」

佛陀說:你想想看,我當年曾經獲得了某種佛法,能使我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嗎?

須菩提說:沒有。當年您實際上壓根就沒有獲得某種佛法,而使得您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啊。

佛陀說:如果菩薩說,我有一個莊嚴的佛土,你應當如何看待呢?

你應當這麼看待,實際上壓根沒有這麼一個佛土,只是菩薩假施設了這麼一個佛土,所以叫莊嚴佛土。

所以,菩薩由此,生起清凈之心,不會對六塵生起執著心。須菩提,如果一個人大的如同須彌山,你說他是不是很大?

須菩提說:很大啊。為什麼呢?因為壓根沒有這個大身體,只是假施設了一個大身體啊。

註:XXX,非XXX,故名XXX。這句話怎麼理解呢?

很好理解,就是XXX實際上壓根不存在的,只是假名了一個XXX。

比如說,你看電視劇,那麼電視劇里的角色,存在嗎?有沒有一個人叫某某。

沒有,但是編劇假施設了一個人,叫某某。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真的有這麼一個人,你不怕肖像權啊。

3、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乃至殑伽河中所有沙數,假使有如是沙等殑伽河,是諸殑伽河沙寧為多不?」

善現答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諸殑伽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佛言:「善現,吾今告汝,開覺於汝:假使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妙七寶盛滿爾所殑伽河沙等世界,奉施如來、應、正等覺。善現,於汝意云何?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由此因緣所生福聚寧為多不?」

善現答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由此因緣所生福聚其量甚多。」

佛復告善現:「若以七寶盛滿爾所沙等世界,奉施如來、應、正等覺。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於此法門乃至四句伽陀,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由此因緣所生福聚,甚多於前無量無數。」

佛陀問:須菩提說,你說說看。恆河之沙子多不多啊。如果把每個沙子又稱為一條河,你說沙子到底有多少啊。

須菩提說:世尊,難以想像啊。太多了。

佛陀說:假如有人,用這麼多的財寶布施,你說他得到的福報多不多?

須菩提說:太多了,太多了。

佛陀說:如果有人開示這部經里的道理,甚至只是受持裡面的四句伽陀,宣說,開示,你應當明白,這裡的福德比前面的還多啊。

4、

「複次,善現,若地方所,於此法門乃至為他宣說、開示四句伽陀,此地方所,尚為世間諸天及人、阿素洛等之所供養,如佛靈廟,何況有能於此法門具足究竟、書寫、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如是有情成就最勝希有功德。此地方所,大師所住,或隨一一尊重處所,若諸有智同梵行者。」

佛陀說:如果有人受持、講解、宣示其中哪怕四句伽陀。那麼他宣說的地方,就會有無數的天人,阿修羅等來護持供養。就如同供養在佛塔廟宇一般。如果有人能夠完全信服,奉行,誦讀此經。我可以很明確地說,此人可以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這部經在的地方,就有佛的存在,也有尊重佛的佛子存在。

5、

說是語已,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法門?我當云何奉持?」

作是語已,佛告善現言:「具壽,今此法門名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如是名字,汝當奉持。何以故?善現,如是般若波羅蜜多,如來說為非般若波羅蜜多,是故如來說名般若波羅蜜多。」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頗有少法如來可說不?」

善現答言:「不也,世尊。無有少法如來可說。」

佛告善現:「乃至三千大千世界大地微塵,寧為多不?」

善現答言:「此地微塵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佛言:「善現,大地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故如來說名大地微塵。諸世界,如來說非世界,是故如來說名世界。」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應以三十二大士夫相觀於如來、應、正等覺不?」

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不應以三十二大士夫相觀於如來、應、正等覺。何以故?世尊,三十二大士夫相,如來說為非相,是故如來說名三十二大士夫相。」

佛復告善現言:「假使若有善男子或善女人,於日日分舍施殑伽河沙等自體,如是經殑伽河沙等劫數舍施自體。復有善男子或善女人,於此法門乃至四句伽陀,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由是因緣所生福聚,甚多於前無量無數。」

須菩提問:世尊,我們怎麼稱呼此經,又如何受持奉行此經呢?

佛陀說:此經,名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正如這個名稱一樣,你應當奉行。為什麼呢?須菩提,你應當知道,實際上壓根沒有般若波羅蜜多,所以如來假施設了一個般若波羅蜜多啊。

佛陀說:依你所見,請問,如來說過什麼佛法嗎?

答言:世尊,如來沒有說過什麼法?

佛陀說:須菩提,你想想看,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的微塵多不多?

須菩提說:非常多,世尊。

佛陀說:但是你要知道,實際上壓根沒有微塵,所以才叫微塵啊。實際上壓根沒有世界,所以才叫世界啊。

佛陀問:你說說看,能不能用三十二相來認識如來呢?

須菩提說:不行的。世尊,不能通過三十二相來觀看如來。為什麼呢?因為沒有三十二相,只是假施設了一個三十二相啊。

佛陀說:那你說說看,如果有人開示這部經里的道理,甚至只是受持裡面的四句伽陀,宣說,開示,你應當明白,這裡的福德多的難以想像啊。

6、

爾時,具壽善現聞法威力悲泣墮淚,俯仰捫淚而白佛言:「甚奇希有世尊,最極希有善逝,如來今者所說法門,普為發趣最上乘者作諸義利,普為發趣最勝乘者作諸義利。世尊,我昔生智以來,未曾得聞如是法門。世尊,若諸有情聞說如是甚深經典,生真實想,當知成就最勝希有。何以故?世尊,諸真實想、真實想者,如來說為非想,是故如來說名真實想、真實想。

世尊,我今聞說如是法門,領悟、信解,未為希有。若諸有情於當來世,後時、後分、後五百歲,正法將滅時分轉時,當於如是甚深法門,領悟、信解、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當知成就最勝希有。何以故?世尊,彼諸有情無我想轉,無有情想、無命者想、無士夫想、無補特伽羅想、無意生想、無摩納婆想、無作者想、無受者想轉。

所以者何?世尊,諸我想即是非想,諸有情想、命者想、士夫想、補特伽羅想、意生想、摩納婆想、作者想、受者想,即是非想。何以故?諸佛世尊離一切想。」

作是語已,爾時,世尊告具壽善現言:「如是,如是!善現,若諸有情聞說如是甚深經典,不驚、不懼、無有怖畏,當知成就最勝希有。何以故?善現,如來說最勝波羅蜜多,謂般若波羅蜜多。善現,如來所說最勝波羅蜜多,無量諸佛世尊所共宣說,故名最勝波羅蜜多。如來說最勝波羅蜜多,即非波羅蜜多,是故如來說名最勝波羅蜜多。

複次,善現,如來說忍辱波羅蜜多,即非波羅蜜多,是故如來說名忍辱波羅蜜多。何以故?善現,我昔過去世曾為羯利王斷肢節肉,我於爾時都無我想、或有情想、或命者想、或士夫想、或補特伽羅想、或意生想、或摩納婆想、或作者想、或受者想,我於爾時都無有想亦非無想。何以故?善現,我於爾時若有我想,即於爾時應有恚想;我於爾時若有有情想、命者想、士夫想、補特伽羅想、意生想、摩納婆想、作者想、受者想,即於爾時應有恚想。

何以故?善現,我憶過去五百生中,曾為自號忍辱仙人,我於爾時都無我想、無有情想、無命者想、無士夫想、無補特伽羅想、無意生想、無摩納婆想、無作者想、無受者想,我於爾時都無有想亦非無想。

是故,善現,菩薩摩訶薩遠離一切想,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住於色應生其心,不住非色應生其心;不住聲香味觸法應生其心,不住非聲香味觸法應生其心,都無所住應生其心。何以故?善現,諸有所住,則為非住。是故如來說諸菩薩應無所住而行布施,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

複次,善現,菩薩摩訶薩為諸有情作義利故,應當如是棄捨布施。何以故?善現,諸有情想即是非想;一切有情,如來即說為非有情。

善現,如來是實語者、諦語者、如語者、不異語者。

複次,善現,如來現前等所證法、或所說法、或所思法,即於其中非諦非妄。善現,譬如士夫入於暗室,都無所見,當知菩薩若墮於事,謂墮於事而行布施,亦復如是。善現,譬如明眼士夫,過夜曉已,日光出時,見種種色,當知菩薩不墮於事,謂不墮事而行布施,亦復如是。

複次,善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於此法門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則為如來以其佛智悉知是人,則為如來以其佛眼悉見是人,則為如來悉覺是人,如是有情一切當生無量福聚。」

須菩提說:世尊啊,這部經實在太甚深了,這是我以前從未聽說過的。如果有人聽說了這部經,生起信心,他就能明白世界的真實樣貌,可以明知此人已經成就了最為殊勝的功德。

世尊,這個實相,實際上壓根就沒有,所以才叫實相啊。

世尊,我今日親自聽聞此經,而明白其中含義,並不算新鮮。但是如果後世,有人聽聞此經,不僅能明白其中含義,還能生起信心,信守奉持此經,我看此人已經知道了人法俱空的道理,已經沒有我執和法執了,如此他就是佛啊。

佛陀說:是啊,有人如果聽聞此經,明白其中道理,沒有任何懷疑,不恐懼,可以知道,此人真的是稀有且殊勝啊。為什麼呢?因為最勝波羅蜜多是諸佛共同宣說,但是實際上沒有最勝波羅蜜多,所以才叫最勝波羅蜜多。

並且,所謂忍辱波羅蜜,實際上也沒有,所以才叫忍辱波羅蜜多。

為什麼呢?

須菩提,當年我被歌利王用刀肢解身體,我就沒有法執和我執之心,否則我必然生起嗔恨之心。

為什麼呢?我回想起,五百世前我做忍辱仙人之時,我就沒有我執和法執之心。所以須菩提,菩薩應該明白,實際上壓根什麼都不存在,發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不應當執著於六塵,而生起妄想之心。如果能夠這樣,就能無所住而生起清凈之心了。所以,菩薩應當明白這個道理,應無所住而行布施。

但是他一定要明白,實際上壓根沒有眾生。如來說有眾生,並非是眾生啊。

須菩提,如來所講之語,實為真理。

須菩提,如果菩薩還認為存在某個事物,然後執著於他,那麼他就好像進入黑暗一樣,看不清真實世界是怎麼的?反之,如果菩薩已經知道,原來眾生所執著的無非就是虛妄,進而無所執著,他就如同在陽光之心,看清楚了真實的道路。

須菩提,未來的時候,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奉此經,加以奉行,那麼如來就能憑藉無礙的智慧來知道這個人,也就明白了這個人一定有無窮無盡的大功德啊。

7、

「複次,善現,假使善男子或善女人,日初時分以殑伽河沙等自體布施,日中時分復以殑伽河沙等自體布施,日後時分亦以殑伽河沙等自體布施,由此法門,經於俱胝那庾多百千劫以自體布施。若有聞說如是法門,不生誹謗,由此因緣所生福聚,尚多於前無量無數,何況能於如是法門具足畢竟、書寫、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

複次,善現,如是法門不可思議、不可稱量,應當希冀不可思議所感異熟。善現,如來宣說如是法門,為欲饒益趣最上乘諸有情故,為欲饒益趣最勝乘諸有情故。善現,若有於此法門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即為如來以其佛智悉知是人,即為如來以其佛眼悉見是人,則為如來悉覺是人,如是有情一切成就無量福聚,皆當成就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福聚。善現,如是一切有情,其肩荷擔如來無上正等菩提。何以故?善現,如是法門非諸下劣信解有情所能聽聞,非諸我見、非諸有情見、非諸命者見、非諸士夫見、非諸補特伽羅見、非諸意生見、非諸摩納婆見、非諸作者見、非諸受者見所能聽聞,此等若能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無有是處。

複次,善現,若地方所,聞此經典,此地方所當為世間諸天及人、阿素洛等之所供養、禮敬、右繞,如佛靈廟。」

佛陀說:而且,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明白此經,並加以奉行,宣說,開示,那麼他所獲得的福德,遠遠超過用身體來布施的人啊。

此經不可思議,是如來為發菩提心的人而說,如果有人能奉行此經,那麼我可以知道此人必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為什麼呢?因為如果有人喜愛聲聞乘的佛法,那麼他一定還存在我執和法執。對於這種經典,他們是不會相信,奉行的。

而且,如果有人無時無刻,無論在哪裡,只要聽聞這部經典,那麼一切天人,人類,阿修羅都會在此地供養。這個地方就如同有一座佛塔一般來供養。

8、

「複次,善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於此經典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若遭輕毀、極遭輕毀。所以者何?善現,是諸有情宿生所造諸不凈業,應感惡趣;以現法中遭輕毀故,宿生所造諸不凈業皆悉消盡,當得無上正等菩提。

何以故?善現,我憶過去於無數劫復過無數,於然燈如來、應、正等覺先,復過先,曾值八十四俱胝那庾多百千諸佛,我皆承事,既承事已,皆無違犯。善現,我於如是諸佛世尊皆得承事,既承事已,皆無違犯;若諸有情,後時、後分、後五百歲,正法將滅時分轉時,於此經典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善現,我先福聚於此福聚,百分計之所不能及,如是千分、若百千分、若俱胝百千分、若俱胝那庾多百千分、若數分、若計分、若算分、若喻分、若鄔波尼殺曇分亦不能及。

善現,我若具說當於爾時是善男子或善女人所生福聚,乃至是善男子或善女人所攝福聚,有諸有情則便迷悶,心或狂亂。是故,善現,如來宣說如是法門不可思議、不可稱量,應當希冀不可思議所感異熟。」

佛陀說: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聽聞此經,能夠信守奉持,結果被人所輕賤,那麼這個人前世所造的惡業,本應當墮入惡道。但是由於今生,被人所輕賤,那麼他的罪業可以消除,也可以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甚至我可以這麼講,我過去不知道多少劫前,在燃燈佛前,所遇到的一切佛,我都曾經一一親自供養。如果未來有人能夠受持此經,那麼我可以說,我獲得的功德跟他比,不過是百分之一。無數份之一。

須菩提,我不願說受持此經的功德,我怕聽聞此經的人,反而會狐疑不敢相信。總之,此經的內容不可思議啊。


推薦閱讀:

佛教里為什麼提倡懺悔?
佛與仙的區別?
現實生活中的修行人
人話佛哲002 | 手刃邪惡的強者,比滿口道德的懦夫,更如法。
四招教你改變世界

TAG:金剛經 | 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