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讀書筆記

一、宏觀概括及優缺點評判

正如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前言所說:每個時代都要編寫自己的歷史。不是因為早前的歷史編寫得不對,而是因為每個時代都會面對新的問題,產生新的疑問,探求新的答案。傳統的以西方為導向的歷史觀已不合時宜,且具有誤導性,新世界需要新史學(9-10頁,致讀者)。他本人信奉著史學為現實服務,或多或少有點資治史學的味道。

17世紀培根曾提到科學革命的潛力,同時也警告著可能帶來的危險(11頁)。由此引出社會機制可以維繫責任,而任何社會的首要目標都必須是滿足人類的基本需求得到滿足(11頁)。進而斯塔夫里阿諾斯提出一個很具啟發性的觀點。如果基本需求已滿足,人們還必須無視個人、社會和生態而一昧強調效率嗎?人類正在尋找避免成為「經濟動物」的方法,即用倫理尺度來引導技術發展(12-13頁,概括來說,人類需要明智,即在經濟與環境中作選擇)。

《全球通史》不只是一本史書,更是一本強烈的現代意義上的社會學書。它能夠隨時把歷史上的重大變故與當今世界的現狀聯繫在一起,從而使讀者思想超越時空的限制(16頁)。湯因比曾指出,儘管此書結束於1500年,但卻給他以強烈的現實感:「它是一種思想武器,可以用來醫治我們現在所面臨的精神危機;它有助於人們理解未來」(16頁)。此外,《全球通史》的不同凡響,還在於它是「全球史觀」的代表作,是迄今為止全球史觀最有影響力的作品。1970與1971年他的《全球通史》第1版的出版,看成是西方學術界從西方中心論向全球史觀轉變的證據(17頁)。它摒棄了西方傳統的世界歷史的闡釋方法,如「古代——中古——近(現)代」的「三分法」,將整個人類歷史的演進劃分為兩個基本的階段,即1500年以前諸孤立地區的世界和1500年以後西方的興起並佔據優勢的世界(18頁)。這種簡明的劃分也是打破傳統的體現。另外「上古——中古——近代——現代」是中國歷史學家對世界歷史最為常見的階段劃分,也是「三分法」的變種。它無視「中世紀」只是歐洲乃至西歐獨有的歷史經歷,而將整個人類納入其框架,同時中國史分期帶來一個尷尬:1840年開始的中國「近代」要比世界歷史上的近代晚幾百年(18-19頁)。實際上,當代西方學者多數已承認歷史在地球上不是按同一個速度進行的。

正是歐亞大陸的西方古典文明比其他文明遭受了更徹底的破壞且無法復原,被一種嶄新的東西所替代,才使西方走在世界的前面,西方因衰落而現代化成功(20頁)。社會變革落後於技術變革一直是許多災難的根源,雖然作者努力試圖突破西方中心論,但他特殊強調西方是1500年以來的世界動力之源,以及西方文化並沒有在中世紀蕩然無存(21頁)。這正是其缺點所在,信奉全球史觀,但作品中仍有西方中心論的跡象,以及另一個爭議點,西方文化是否在中世紀蕩然無存,顯然不是。

另一個值得注意點是:作者的樂觀心態。本書舊版中,作者對「60年代問題」(核問題、環境惡化)的解決充滿樂觀。這份樂觀源自湯因比,30年後,作者不再這樣樂觀,但仍然滿懷希望,解決問題的關鍵在科技和人權意識,實際上,他是對現代文明的一種內心認同(27頁)。

二、從孤立地區走向整體世界——以伊斯蘭、儒家、基督教為例

文明常說1500年是近代史的節點,那麼為什麼偏偏是這個時間段?斯塔夫里阿諾斯通過以上三個文明的選擇得出答案。他認為同期的中國和中東因為富足和高度發達而得意,喪失了向西方學習的機會(345頁)。接著以此論述,伊斯蘭在1500年左右的擴張運動佔地極為廣闊,且伊斯蘭教的傳播利於擴張的進行,此外,還有軍事上火藥及火器的運用使三個穆斯林帝國崛起(346頁)。至於穆斯林帝國的衰落,他認為缺乏歐洲的動力和對歐洲的自以為是。之所以缺乏動力,他認為是國家長期不變的後果。更具普遍意義的總結是陸上帝國,當西歐控制航路時,帝國統治者的反應很小,甚至無反應(357頁)。由於貿易的發展,歐洲開始富裕,同期的穆斯林則處於靜止狀態。

與中東相似的則是中國。中國文明的連續性有地理的因素,這裡的連續指的是中國文明從未中斷,在世界文明中也較為少見。他提出了一個觀點,科舉的有效行政管理在近代阻止了中國人做出適當有效的反應(360-361頁),有點類似費正清的衝擊——回應模式,問題是做得做不出適當回應還真不一定全是科舉的鍋,讀書人也有責任,即考據、不關注現實的風氣。他在講到王朝更替時並未提到夏朝(362頁),我認為這是一種慎之又慎的態度,不迷信不盲從。當他提到清朝時,秩序和穩定在其他時候可以看做是辛事,但是處在變革年代中穩定成了禍事,絕非幸事(363頁)。我認為是相當有見地的,我很贊同,在變革的世界中若求穩定,則國家必然落後民族之林,試想,如果中國在明朝就遭到鴉片戰爭,豈不中國近代化提前400年?

西歐在1500年進行了一場現代化,提供了強大的政治內聚力和推動力。他認為英國殖民印度不是軍事技術的主要原因,突出的是社會政治結構脆弱(372頁)。即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矛盾很大。文藝復興在義大利的衰落與工業和商業衰退有關,值得批判的是文藝復興不是以科學為導向的(376頁),有中世紀神學思想的殘餘。在這章我最喜歡的是宗教改革那部分,斯塔夫里阿諾斯認為教會的某些弊病只是個借口(378頁),根源我理解為教會勢力的衰退。如法國國王支持路德教派,則路德教派就不會被鎮壓,並形成了在德國與天主教並分的局面。實際贖罪券早就引起民眾不滿,所以才引起廣泛傳播,由此引出的對於《聖經》諸多解釋則產生了新興教派。如上,國王的支持對決定一國宗教具有決定作用,即如果支持與羅馬分裂,宗教改革就會勝利;反對分裂,則改革失敗(381頁)。很多時候支持與否是多方面決定的,支持的話,教會勢力下降,國王地位提高,但風險大:反之,則風險小。

綜上,1500年這三大文明有不同的選擇:中東選擇了擴張,東亞選擇了穩定,西歐選擇了與過去決裂。如宗教改革引起了教義的區別,但也使各派學得寬容,同時提高了識字率,將教權回歸世俗等(384-385頁),都為後來的現代民族國家起著巨大影響。恰恰是這些區域的不同,西歐主導了全球化,使得後起國家不得不向它學習。

三、西方主導世界——征服與科學革命

在西方現代化過程中,他們向全球擴張。由此引發一個疑問:為什麼產生了擴張主義?或者說根源何在?斯塔夫里阿諾斯認為是宗教的威脅推動其擴張,最先發展的伊比利亞半島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受到穆斯林領土擴張的威脅(408頁),從事海外冒險工作的首先是葡萄牙,因為更加靠海且知識懂得多(409頁),並帶動了西班牙的興趣,主要是為財富所誘。

有關哥倫布發現美洲,我覺得哥倫布的發現有幸運的成分。如書中提到哥倫布的航海知識即將亞洲估計過高的寬度和日本離亞洲較遠的預判,使得葡萄牙皇室不相信哥倫布(409頁),直到兩年後,哥倫布另外說服西班牙王室才得以航路啟程。確實,哥倫布到達美洲,可他沒有獲得黃金和香料,遠不如後來迪亞士到達印度的轟動。今天他之所以被人們牢牢銘記,頗有一種啟蒙的意味;就好像日本紀念佩里黑船來航一般,侵略者對他們先民帶來了仇恨,後代反而為他們大唱讚歌,也許是個悖論吧!正如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潰》中提到鴉片戰爭時期要不要抵抗,要不要早點發生的頗具啟發意義的啟示(印象中在茅書最後一章,有總結性思考)。早發生的話早就近代化了,所謂壯士割腕,欲治萬世,必苦一時。

劉慈欣在《三體:地球往事》中對於降臨派和拯救派有一段極為符合上述的話語(具體在三體遊戲人選確立那一章)。大概意思是阿茲特克文明如果無限發展,美洲將會成為一個黑暗的國家,到時候近代化和文明都將來的更晚,甚至不會出現。因為有著哥倫布的先驅作用。以後成群的殖民者慕名而來,此後又失望而歸(412頁,略改)直到滅亡了阿茲特克帝國和印加帝國獲得巨大財富美洲開始得到文明的進化。

變革源於科學革命和工業革命。限於字數,以下只談觀點,不再引用書中原句。在中世紀,科學未受到重視,因為匠人關心的是實際上的技術知識(480頁),而非理論層面。換句話說,西歐有利的社會氛圍是大環境,也是必須的。同期活躍著的不利於創造的思想存在於中世紀,但中世紀的商業和工業的發展又帶動了技術的進步,因而是聯動的(482頁),環環相扣的,從而使技術與科學原理的聯合,即實驗的廣泛帶來了可能。有一位科學家必須提到,他是牛頓,因為牛頓間接改變了人類社會,他的分析法:即找到規律並應用之,有益於社會;另一位是達爾文。他認為人類不是在地球上居於中心地位(485頁),換句話說人類也是動物,他的理論被民族主義者利用——社會達爾文主義。因而在西方社會產生了深淵影響,甚至20世紀初的中國嚴復也曾以此教育國人當自強(《天演論》云:適者生存。民族國家亦如此)。

四、西方的優勢——政治革命與工業革命

首先提到工業革命,這幾章我反覆看了多次,提供了一些不同於課本的看法。如認為創造需求才是主要,即穩重以福特汽車為例(487頁),現在很普遍但過去卻無人知曉。關於工業革命的起因,他認為是商業革命給英國機會,重要環節正是商業革命。如圈地運動在法國也發生過,但英國的城市化逼迫農民去城裡找工作,提供糧食。而法國農民在革命后土地變多,並不願背井離鄉等,此外英國的資金也太多,比其他國家幾乎各方面都有優勢。由此帶來了「新帝國主義」(428-531頁),與帝國主義的區別是中國認為的資本主義帝國主義階段。換句話說,是比以前的殖民更加有效率更加巨大,且改變制度和社會。

政治革命書中調到有英法美三國(516-519頁),高中學過。主要是傳達一種理念:民眾覺醒,民眾與政治密不可分,還和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和民族主義有關聯,相互利用相互傳播。推動了西歐的內聚力,民眾冷漠政府是西方殖民亞非拉的機會,正如書中提到「當1857年爆發反對英國統治的起義時,不僅英國軍隊,而且還有印度人也前往去鎮壓(513頁)。」值得一提的是,書中將啟蒙運動算作政治革命的一部分(516-519頁),顯然他是認為這是法國革命的前奏,也是相當有見識的。實際上啟蒙運動從全球而非西方的角度來思考,他們試圖發現物質世界相當的、具有普遍適用性的法則,後來的美國革命正是其體現。並且從實際上證明了這些理論的可能性,對於後人仍有巨大的文化政治價值。

五、意識形態——以民族主義、自由主義、社會主義為例

這一部分是我在本書中最喜歡的章節,看了很多遍,越看越有道理。民族主義的大發展時期是在拿破崙時代並廣泛傳播,甚至說拿破崙的失敗多多少少有點淹沒在人民群眾海洋的味道。此前的歐洲往往「朕即國家」(532頁,如路易十四認為法蘭西就是他本人),在這之後,諸多的民族反抗運動形成了眾多民族國家。

相對於民族主義的字面理解,我認為自由主義是最難理解的。因此我認為這一主義分成兩期:前期以古典形式為主(少數),後期以民主形式為主(多數人)。相當於變相地解放人權,為人民爭取自由,當然主要是和個人的切身利益有密切關聯。後來政府迫於壓力設立了福利國家,可以說是工人爭取人權的典範,這是後期的勝利,等於是先資產階級,後所有公民。

接下來是最難搞明白的社會主義。它和自由主義不一樣,自由主義是幾乎沒怎麼聽過,也並無概念,而社會主義則從中學就開始接觸,但是也很模糊。書中認為社會主義是古典自由主義的對立面(536頁)。我贊同,因為社會主義強調的是多數人的福利,而自由主義強調的是個人和個人權利。本質上說其實二者的目的一樣:社會幸福。我不禁想到楊朱的典故:拔一毛而利天下,然而楊朱卻一毛不拔。換句話說,如果每個人的權利都維護了,那社會主義強調的多數人的福利也就實現了,二者之間並無排斥一說。國家之間的意識形態千千萬,還不一定是,不是資本主義社會就是社會主義社會,意識形態多了去了,表裡不一的蘇聯最終也消失了。簡言之,社會變革於計劃是社會主義的產物,即人可以被環境改變。(原文是「人的本性是社會環境的產物」。536頁)


推薦閱讀:

閱讀|《批判性思維》讀書筆記
BRD來源(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巨人的工具
墨綠青苔的傳奇懸疑推理世界

TAG: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書籍 | 世界歷史 | 讀書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