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為什麼要做動靜脈內瘺?時機如何選擇?

常聽到腎友說,內瘺是我們的「生命線」,需要好好保護。作為腎友的你,知道為什麼需要做動靜脈內瘺手術嗎?在慢性腎病發展到什麼時候需要建立內瘺呢?且聽解放軍武漢總醫院的范星老師細細道來。

做血液透析為什麼需要做動靜脈內瘺?

大家知道,血液透析是把人體的血液引出來,在體外經過循環,清洗之後再送回體內。在透析過程中,我們一般要求血流量要大於200ml/min。正常的人體有血液4000-5000ml,那麼血流量200ml/min的話,就意味著每20分鐘你體內的血液就被循環清洗了一遍。這麼大的流量要求,普通的淺表靜脈是提供不了的,人體淺表的動脈倒是可以提供這麼大的血流量,但可用於的穿刺的淺表動脈只有橈動脈和主臂動脈,但動脈血管位置比較深,沒有人能保證可以一針見血,一旦扎針扎偏了,出血將非常嚴重。

正因為如此,就需要進行動靜脈內瘺手術,將肢體淺表的動脈與靜脈進行血管吻合,在動脈的高流量、高壓力、高流速的血流衝擊下,靜脈經過一段時間的成熟,血管壁增厚、血管腔增寬,我們稱之為靜脈「動脈化」。在需要進行血液透析的時候,即便於穿刺,同時能夠提供足夠的血流量,保障血液透析正常進行。這就是為什麼需要做動靜脈內瘺的原因。

那麼,做動靜脈內瘺手術的時機如何選擇?

若選擇血液透析,建議做內瘺的時間選擇在透析前的3個月。因為內瘺在手術後到能夠使用,國內要求是6-8周,也就是一個半月至兩個月,國外推薦3個月。這就意味著,內瘺手術之後到能夠正常使用至少需要一個半月的時間。手術過後,靜脈會逐漸變粗變寬,血流量才能逐漸變大,也就是之前提到的靜脈「動脈化」,而這個過程是需要時間的,具體的時間因每個人的情況不同而不同。因此提倡提前3個月手術做好內瘺。

但是問題來了,我不知道3個月後,身體具體情況如何,應該怎麼辦呢?

還是有一個標準來進行判斷:肌酐超過600umol/L,建議提前做內瘺手術。在發達國家,由於文化、宣傳、理念及醫療等的差異,多數患者在進入透析時使用動靜脈內瘺;而我國絕大多數患者是在病情危重,插管緊急透析以後才建立動靜脈內瘺,等待內瘺成熟使用以後,才拔除血液透析導管。真心建議慢性腎病患者,如果真要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第一次透析使用的血管通路是動靜脈內瘺,而非導管,這樣可以減少一次手術風險。畢竟使用內瘺也更方便、更安全。

如果做好內瘺3個月之後,病情依然穩定,肌酐沒有超過707umol/L,也無任何不適,那麼做好內瘺的日常護理就可以了。

推薦閱讀:

血管硬化要注意什麼,怎麼調養?
【北京西京醫院】謹防不合理飲食引發靜脈血栓
一個動作,自測血管好不好
老人血管堵塞怎麼辦?

TAG:血液透析 | 血管 | 手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