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雲計算銷售眼中的雲計算
作為一個典型的文科生,完全的技術小白,因為大三那年機緣巧合在圖書館報刊區的一本雜誌上看到了雲計算,只是為了搞懂雲計算的概念而買了一本雲計算的書來讀,讀完之後還是雲里霧裡,卻不想第一份實習工作卻誤打誤撞進了雲計算行業,最初本想淺嘗而止,後來去成都跟朋友合夥搞農業領域創業,然後中途退出回到了帝都,不想轉了一圈又回到了雲計算圈,從此開始了在UCloud從事了兩年多的雲計算銷售工作。所以我經常說我是個種地人莊稼漢轉型做的雲計算,只不過生產資料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
入行不深,不敢妄談看懂了雲計算行業,但「春江水暖鴨先知」,作為一線行業銷售人員多少還是能感知到這個行業的一些變化。
最早11-12年剛接觸這個行業的時候,那時候滿大街還都是VPS虛擬空間的概念,那會作為國內最早開展雲計算業務的帶頭大哥阿里雲率先在業內扛起來雲計算的大旗,開始聯合萬網力推雲主機。但那會使用雲主機大多數還是原來那批虛擬空間的個人站長用戶或放個展示型官網的傳統企業居多,當然那會的雲服務初期相對來說產品還不夠成熟,真正從事互聯網業務的或有重IT投入的公司都還不接受雲服務。
13年開始,國內湧現出大量的遊戲和移動APP等創業型公司,因為缺錢缺人手,且互聯網創業講究輕資產和快步伐,所以自然而然的就選擇了雲服務,然後就是11-13年左右成立的雲服務公司UCloud、金山雲、青雲、七牛等公司迎來了業務上的第一波大爆發。
從14年開始,國內整個互聯網行業出現了全面的投資熱,國家層面也在大力提倡全民創業,在線教育、O2O、智能硬體等領域創業公司融資不斷,印象最深刻的是14年剛到UCloud時因為手裡沒有任何客戶資源,只好不斷的參會到會場跟別人換名片,在3w咖啡、車庫咖啡等創業者聖地,在台下換名片對方張口閉口都是在談O2O,既讓我看到了這個行業的火爆,也讓我感受到了這個行業的魚龍混雜,並隱約預感這個行業早晚要死掉一大片。因為風口在這,所以14-15年期間雲服務公司也趕上了這一大波創業型互聯網的風口紅利。
直到15年下半年,股市暴跌,二級市場遇冷導致投資遇冷,導致後半年沒融上錢的創業型互聯網公司果然死去一大片,融到錢的互聯網公司也開始勒緊了褲腰帶。另一個重要的影響是雲計算行業老大哥阿里雲開始覺醒,通過不斷改善產品穩定性和服務體驗,迅速對業內其他同行形成壓力。作為一線銷售人員,我也明顯感受到從那時候起整個市場競爭環境開始變得激烈,尤其是中大型客戶,處處都得跟同行進行PK,整個雲計算行業的大戰開始拉開了帷幕。不過雖然整體上互聯網投資遇冷,但這直播和內容創業領域在這期間逆襲而出,由此以及16年上半年也誕生了一批的直播公司,興起了全民直播,捧火了一大波網紅。
雖然互聯網投資遇冷,競爭加劇,但這期間比較欣慰的是經過了三四年的市場教育,一些大的互聯網公司甚至傳統大企業也開始積極擁抱雲計算了,開始將一些邊緣業務、新業務甚至核心業務也搬到了雲上。To B市場二八原則很明顯,大公司都開始上雲了,這對雲服務的消耗和營收的刺激是很明顯的,即便投資遇冷,雖然長尾市場用戶會減少,但有大公司的接入絕對是是雲服務廠商的強心劑,阿里雲在2015財年連續四個季度保持100%以上的同比增長,其他雲服務商在2015年如UCloud等也保持了100%-300%的增速,比年後獲得了巨額融資,雲服務廠商在這一年絕對是市場上的香餑餑。
回顧過去的16年,整個雲計算由於BAT三巨頭聲勢浩大的市場活動變得更加熱鬧,行業間的競爭也變得更加激烈。阿里雲卯足了勁兒在拚命碾壓其他同行,騰訊雲也奮起直追搶灘雲市場,百度雲終究沒能耐住寂寞也加入了巨頭們的遊戲,其他廠商也細分領域拓展自己的市場空間。不過其他非BAT陣營的同行除了正面戰場交鋒外,也在某些細分領域通過差異化產品和服務打開了局面。如UCloud重點推混合雲方案,主打電商、金融、企業服務客戶,並通過降維打IDC客戶,也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為了摸清整個16年的公有雲市場情況,我還專門查閱了阿里雲對外公布的財報數據及其他第三方報告數據,我預估阿里雲在16年的營收在56億~60億之間。如果按美國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發布的報告阿里雲佔中國公共雲市場近50%份額保守一點估算整個2016年的IAAS雲計算市場規模約125億人民幣。所以,這個市場很大,遊戲才剛剛開始,好戲還在後頭。
雖不懂技術,但作為一名堅持走解決方案型雲計算銷售路線的sales,在去見客戶之前,我都要思考能給對方帶來什麼價值以及怎麼能更好的幫到客戶。總結下來我能想到雲的價值在於以下三點:
一、成本
因為15年下半年開始的互聯網投資低潮,我發現不僅是小公司,連中大型公司都在考慮控制成本。小公司是因為融資難,一分錢也要掰成兩半花。大公司除了融資方面的原因,還有另一個原因是最近兩年興起的國內上市熱,所以大公司為了尋求儘快國內上市拚命的想把財務報表做的好看一些,要麼通過拓展業務了來開源做營收和利潤,另一種手段就是通過節流來控制成本,IT預算作為互聯網公司的重要支出大頭必定首當其衝。所以,後來面對客戶被問到最多的問題之一就是成本問題了。
我數學不好,也沒從數字角度做過詳細的對比統計,不過從我們給客戶做的TCO對比表格來看,如果算上硬體三年折舊及機櫃、帶寬和人員運維等方面的支出的話雲的成本是要低於自購硬體及維護的成本的。當然,很多IT和運維的朋友往往對硬體和IDC方面的顯性支出關注會比較多,但這背後的資金占用成本、人員和時間佔用成本等隱性成本往往關注的少,所以會想當然的做對比後得出的結論是自購硬體成本要遠低於雲的成本。不過,在現金流為王的今天,資金的效率顯得尤為重要,個人認為即便雲的成本略高於自購硬體的成本還是選擇雲會更好,更何況互聯網講究輕資產,壓一堆硬體到後來很有可能會變成一堆包袱和累贅。
二、敏捷
其實我是想用「彈性」這個詞的,但一想彈性需求只在某些特定行業和特定場景,並不能代表雲的便利性,所以用「敏捷」一詞會比較恰當。我不懂技術,但我會關注技術的當下流行和未來方向。技術圈常常掛載嘴邊的詞就是「敏捷開發」,當然敏捷開發包括的面會非常多,如Docker化、微服務等我認為都屬敏捷開發的範疇。不過敏捷開發更多是從開發角度來看問題了,其實跳出來看,沉重的IT也需要當今技術發展的敏捷需求。
基於雲的應用開發部署我認為是最大的敏捷。想想電商行業的隔三差五的大促活動、想想社交APP某個未知引爆點帶來的強大流量、想想IM等後端服務的客戶突然的請求激增,這些場景如果還是沿用傳統的堆硬體和IDC思路將會帶來一大堆的麻煩,出問題的不是在業務側,卻出現在了內部的運維側。接觸運維朋友多了,我很能理解他們常常被背鍋,以致於「背鍋俠」的稱號不脛而走。其實這也怪不得運維兄弟們,根本原因還是在於IT太笨重不敏捷。如果這些事放在雲上,流量洪峰過來瞬間拉起上百甚至上千台機器直接就扛住了,通過自動化腳本調API或者通過AutoScalling可輕鬆實現,流量過去再釋放機器,毫無壓力。
當然,以上是彈性場景自然有彈性需求,而雲天然就是彈性的。不過在非彈性場景,也可在雲上做些嘗試。雲上是個廣闊的試練場,可以讓CTO和首席架構師們輕鬆應對架構的調整和新業務新技術的嘗試。如果你只有一把鎚子,你就會把所有問題看成釘子。同樣,如果企業的業務都在IDC那所有的調整隻能拘囿與IDC,何談敏捷和可擴展性?但云上就不一樣,何況現在還有中間過渡階段的混合雲呢。所以,IT和開發都敏捷了才叫真正的敏捷,這樣大象才能盡情跳舞不是?
三、專註
行業越成熟分工就約明晰,互聯網行業發展到今天,雲計算能夠嶄露頭角,我認為是計算任務的專業化分工。互聯網公司講究輕和快,完全沒必自己再建房子或重複造輪子。我也很興奮的看到基於Serverless思想的產品服務正在出來,雖然目前應用的場景還很有限,但我認為它代表著雲服務的方向。雲就是要幹掉笨重的小型機、伺服器等硬體設備,把計算資源變成一種自助的計算服務,讓開發者忘掉伺服器,專註代碼實現和業務結果。
以上是雲上能目前實際能看到的價值,但其實我認為未來雲上的價值才更具想像力。
不論是出於成本、敏捷彈性或業務專註度來看,這都是把雲當成了基礎設施來看了,當然既然是IAAS,雲在前期階段扮演的就是就是基礎設施的角色。可以想像,隨著雲計算技術的不斷成熟,未來無論是互聯網公司還是傳統公司,大多數都會將業務轉雲上,這樣雲本身就會成為一個強大的企業級平台,雲的價值更多在於其平台本身的想像力。
我能想像,雲是未來最重要的計算中心。無須多言,這個正在證明且接來來必將證明,不要問我為什麼,這完全出於一個雲計算從業者對自身所在行業發展的自信和底氣。前面說過,雲計算行業之所以能如日中天是因為互聯網計算任務的分工,我相信雲在互聯網產業分工中會扮演重要的底層角色。
我能想像,雲是未來的大數據中心。11年我剛進入互聯網行業那會兒就開始炒大數據了,也欣喜的看到大數據從14年開始真正落地實踐。但目前我看到的大數據應用要麼是部署在企業的自有的數據中心,要麼是基於SAAS模式的輕量級數據分析。究其原因是因為數據發分布是分散的、隔離的,但如果未來到了雲上就不一樣。雖然目前對雲上數據安全和數據控制權還存有擔憂和爭議,但我相信這只是一個暫時的技術問題,何況數據安全是雲計算公司的安身立命之本,未來一定會通過技術和制度得以解決。未來在保障數據安全的前提下,雲上租戶見可實現靈活互通,甚至各雲廠商之間都實現專有網路互通,通過雲的內網來做大數據交互調度和分析處理將會是一種業務常態。至於數據的交互會帶來什麼新的應用和效果我不得而知,只能翹首想像,因為我認為企業間基於數據的交互和協作來做些新的東西會是一件非常酷的事。
我能想像,雲是未來的新技術中心。除了獨立的SAAS、PAAS等企業應用,未來在雲上必然會衍生一大批基於IAAS開發的SAAS、PAAS企業服務,當然,這也企業級應用部分會有IAAS廠商直接開發,但我相信更多會來自外部的第三方企業應用服務方,由此形成雲上的技術服務生態。既然企業都在雲上,直接在雲上就地調用第三方的現成的服務就行了。我相信那時雲上會出現API經濟,所有的產品應用都會提供API介面,企業間通過API自助調即可,就像雲一樣按需計費交付。還是回到了專註,能用成熟的第三方應用就不必自己造輪子,只需專註於自己的核心業務即可。
我很幸運自己能機緣巧合的進入這個行業,讓我們一起來擁抱雲計算吧!
* 藉此播個硬廣:UCloud正在招聘面向互聯網行業的大客戶經理,有意者可發簡歷到我郵箱andy.liu@ucloud.cn 期待一起搭檔。
推薦閱讀:
※未來B2B銷售靠什麼存活?
※[揠苗助長]的啟示
※銷售這麼幹下去,早晚有一天去要飯!
※剛入行銷售的業務員如何成長為年薪30萬的高手(第八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