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做孩子才能聽話?

姥姥家裡最小的妹妹,已經11歲了。

有一次,到姥姥家吃飯,因為是家宴,人比較多。

吃飯的時候,不知道是因為不餓,還是飯菜不可口,妹妹吃的特別少。別人都沒在意,從小看她長大的姥姥心疼起來:

「你看看人家婷婷(鄰家和妹妹一般大的女孩兒),坐在飯桌上吃飯,早晚吃飽了才離開……你就吃這麼點兒……吃少了怎麼能行呢……」

妹妹一聽這話,不知道怎麼了,脫口而出:

「不喜歡我,以後我就不來這兒了,不用這麼說我!」

說完,竟跑到房間里去哭了。

因為當時我不在現場,別人轉述給我,估計與姥姥原話略有差別。

姥姥原話,我想大抵是想表達內心這個意思:

「這閨女,正好長個子的時候,吃的這麼少,怎麼長身體?吃的這麼少,肯定會多生病,生病了我就心疼……哎……」

這是典型的老一輩人的思維:

吃的多,身體才能長得高,長得好;吃得少,不長身體,還會生病。

看著別人家的孩子,吃飯吃的香,就特別的羨慕;

自己家的孩子不吃飯,小時候就各種伺候、喂飯……孩子長大了喂不了飯了,就各種變花樣的勸著吃飯,久了就變成了嘮叨而不自覺……

妹妹正值青春期,我們大家並沒有意識到,只認為她還是我們心目中還沒長大的孩子。但是,妹妹的表現讓我們不得不重視了

姥姥冤枉的掉眼淚,覺得孩子不孝,傷心至極;

妹妹更是心煩意亂,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過去這個坎。

我想,我們每個家長都經歷過自己十幾歲的時候吧?

同樣,也是嫌爸媽煩,管的多。回到家,恨不得一個人呆在房間里,永遠不出來。

對於家長的所有問題,都覺得非常的不願意回答。所以,對話就變成了:

家長問一長串的問題,我們用「還行」、「沒事」、「是啊」、「沒有」、「不知道」……這種最簡單的語句來應對。

生怕說多了,再來一長串的問題。

隨著孩子們一點點的長大,無論環境是什麼樣的,生長的各種因素會導致他們趨向於:

保護他們的隱私;

害怕不被贊同;

想法、感受、願望、慾望導致的內心混亂;

對家庭忠誠,轉向對朋友忠誠。

我們家長要完完全全接受這些因為身體上生理的成長,帶來的精神層面內心的變化,以此來避免一些家庭悲劇的發生。

美國著名的教育學博士簡·尼爾森說過:

「我們要無條件的接受孩子!」

其實,我們別無選擇,作為家長,我們必須接受孩子們生長極快的生命,接受他們變化無常的情緒,接受孩子們的所有……

不是嗎?

我們學過【充分的關注】自己的孩子。

只有我們在充分關注孩子的時候,孩子的內心才會變得的安定、飽滿、自信,繼而一定會學著回應家長的問題,把我們當朋友。

不要【不回應】或者【零回應】孩子,

不要等到孩子來【要求我們關注】,

不要等到孩子【已經放棄了呼喚我們】……

那具體怎麼做呢?

基於每周的文章字數有限,我們平時工作忙,陪孩子的時間有限。

我挑選了最值得嘗試的兩個做法,分享給大家。

第一, 耳朵和眼睛都不離開孩子

耳朵不離開孩子,就是【傾聽】;

眼睛不離開孩子,就是【認真關注】。

舉例:

回到家,眼睛一直跟著孩子,看他們在做什麼,不用非要說話;

孩子說話的時候,眼睛看著他,仔細聽。

先試試,這看似簡單的兩步。

為什麼要這樣

原因一:

若讓孩子形成健康的自尊,首先要讓孩子感受到有人尊重他們。

孩子的所有想法、主意、感受和情感,必須得到【傾聽】和【認真關注】,即使父母並不完全同意。

原因二:

大人總說「孩子不聽話」,其實自己沒發現「爸媽沒有聽孩子的話」。

孩子只有在感覺到【你的傾聽】時,才會【傾聽你】;

孩子只有在感受到【你認真關注】時,才會【關注你】。

關注父母,是【尊重】和【孝】的前提。

第二,說出我們自己的感受

意思是:

不對孩子做什麼評價和抨擊,只說自己的感受。

用「我覺得……」,「我感到……」這樣來開始和孩子的對話。

舉例:

孩子再一次的打斷了我們的說話。

這時我們一般會說:

「你又打斷我!」或「怎麼這麼沒禮貌!」

【說出我們自己的感受】應該說:

「如果我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被人打斷,我會覺得非常不高興!

為什麼要這樣做?

原因一:

孩子願意聽到父母的真實想法,通過表達自己真實想法,父母會變得誠懇,同時不再容易傷害到孩子。

原因二:

當沒有受到抨擊和評價,孩子其實挺願意和一個表達憤怒的人合作。

註:父母只描述自己的感受才有效。

還有一些其它簡單的小技巧,下一篇我一起分享。

有個疑問:

如果我們完全的關注孩子,會不會導致孩子的嬌慣和蠻橫?


推薦閱讀:

清北等頂尖大學是否存在期末劃重點等情況?
美麗中國(Teach For China)能給中國的教育差距問題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你是如何選擇你的大學?
芝麻街和EF如果競爭的話,彼此分別會有什麼樣的優勢和劣勢?
自考本科有用嗎?

TAG:教育 | 兒童教育 | 親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