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媽原創)胃食道反流,一哭就喂」,母乳寶寶和奶粉寶寶大不同。寶寶吃了吐,吐了吃,總在哭,不肯睡……
作者:梧桐媽媽大小寶(微信公眾號:wtmmdxb)
(跟北京大學醫學博士,曾經的武漢同濟醫院主治醫師,復旦大學兒童心理學博士後,二胎媽媽一起育兒!——這是同一個人……)
胃食道反流(第一彈):「一哭就喂」,母乳寶寶和奶粉寶寶大不同。寶寶吃了吐,吐了吃,總在哭,不肯睡……磨人的小妖怪到底是吃多了還是吃少了?
有些寶寶不停地要吃奶,又總在吐奶,吐完又要找奶吃,總不能好好睡覺,咋回事哩,是吃多了還是吃少了?怎麼處理?
看了上面的言論,你很可能會產生新的疑慮:「梧桐媽媽,現在我明白了,你主張「按需餵養」,「一哭就喂」。不過,你不是也說過,小嬰兒容易出現「胃食道反流」嗎?一哭就喂,寶寶會不會吃過多?網上經常也有文章寫,一哭就喂很不好的呀!」
(1)當然,一哭就喂,得有個前提,吃母乳,而且是沒有奶瓶和吸奶器等物品和其他液體干擾的全母乳餵養(可以參看「乳頭混淆」、「味覺混淆」相關章節)。
1
一哭就喂,是媽媽寶寶的本能呀!除了餵飽,意義還在於安撫。具體見上述。
2
寶寶會很好地控制自己的食量。剛才提到,早期寶寶額外的吸吮需求比較旺盛,吃完乳汁還能吸吮(換成手指、下唇、安撫奶嘴、奶瓶之類這些不解餓的東西,什麼都能吸),這樣會頻繁刺激乳房,幫助媽媽穩步增長奶量,這時候是「求」大於「供」的。自然狀況下,沒用吸奶器等等東西干擾,當然很少會過度餵養了。
3寶寶的需求各有不同,吃母乳他最方便調整。寶寶會餓,也會渴,肚子不舒服,害怕……他吃奶的方式和持續時間是完全不同的。餓了會「咕嘟嘟」大快朵頤,一直吃到濃稠的後奶才善罷甘休。渴了一般會淺嘗輒止,吃到稀薄的前奶就滿意了。心裡不舒服了,就含著媽媽乳頭,象徵性地吮一吮。
很多照料者、醫生或不靠譜的哺乳指導,非要媽媽們數寶寶有效吸吮次數,聽吞咽聲,其實真沒必要,一來寶寶性格差異很大,這些吸吮特徵各有不同,有的溫柔點,有的「粗暴」、急躁點(詳見「大快朵頤寶寶和馬拉松寶寶」相關章節);二來,他的需求也時時刻刻在變化。做這些事,不僅麻煩,意義也不大,除了把媽媽自己嚇壞,並沒有多少好處。餵奶是多麼常規的生物性行為,真沒理由不相信自己呀。
4
當然,的確有的媽媽,生來奶水就特別多。還有些是「人造奶牛」媽媽,是吸奶器過度刺激造成的。有些寶寶的胃食道反折的角度his角也會發育得稍差一些。胃食道反流也經常在他們身上出現,癥狀可能也挺明顯,經常影響睡眠。不過,即使有癥狀,母乳寶寶也通常比奶粉寶寶好很多。媽媽的乳房和寶寶的腸胃,最終都能找到和諧相處的方式,達到供需平衡。
(2)然而,吃奶粉的寶寶,通常不會這麼幸運了。
1剛才提到,寶寶生來有旺盛的吸吮需求,「求」略微大於「供」,由此幫助媽媽穩步增長奶量。可是將媽媽的乳房替換成奶瓶,狀況就變成「求」等於「供」了——奶流源源不斷,速度快,寶寶輕輕鬆鬆吃得又多又急!這個傻乎乎的、像小金魚一樣不知饑飽的小嬰兒,經常吃下過多的奶水,造成過度餵養!
2
沖泡奶瓶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大量的細小氣泡。寶寶吸吮奶瓶的方式,也較吸吮母乳更容易吞氣。所以吃奶粉的寶寶更容易胃腸脹氣。
實驗證實,給母乳寶寶拍嗝是沒用的,如果「側卧奶睡」成功,寶寶睡著了,更不用把他豎起來拍嗝兒了(另外注意手法,很多照料者很急躁,抱起來一陣「降龍十八拍」,有可能造成脊柱震蕩損傷,這時寶寶像一團軟綿綿的水豆腐,十分嬌嫩啊)。可是奶粉寶寶經常是需要拍嗝的,具體見「拍嗝」章節。
3 因為過度餵養和吞氣,奶粉寶寶的肚子經常脹得圓鼓鼓的,腹脹、胃食道反流等情形,通常要比母乳寶寶明顯得多。具體見下述。
有些實現全母乳的媽媽回頭問我,「寶寶吃奶粉的時候肚子又脹又緊又圓,吃母乳就沒那麼鼓了。看著也沒哭沒鬧,精神挺好的。婆婆說寶寶肚子沒以前圓了,要我添奶粉,該不該添呢?」
哎……我能說什麼好呢。
4
很多寶寶肚子已經脹得不行了,但還能吃!我們經常見到一些孩子吃了吐,吐了吃,越吃越吐,越吐越吃……每次吃的量又不是很大,一吐就是一大攤,不知道肚子里吐乾淨沒(其實吐出的奶看著嚇人,基本也不會超過5~10ml),是不是又該補一點兒奶。家裡人看到寶寶總在哭,怎麼哄都不行,不知道寶寶是餓還是飽,於是泡一小瓶奶,放在他嘴邊試試看,傻乎乎的寶寶偏過腦袋又開始吸!「這還能吃,孩子還餓啊!竟然餓得這麼快!」照料者心想,找到「規律」,知道下回動作快點兒,多泡點兒奶好了。
剛才提到,出生不久(大概2~3月內)的寶寶吸吮需求是很旺盛的。另外,早期「尋乳反射」、「吸吮反射」還屬於原始反射,寶寶吃奶的行為很多時候不是饑飽意識主動控制的,而是一種下意識的反射性行為!於是,他就像小金魚一樣不知饑飽,給奶就吃(金魚真的傻呢,喂多少都能吃下去,有些魚就這麼脹死了)。
於是,惡性循環周而復始,寶寶越哭越喂,越喂越哭……一家人忙不迭地,輪換著抱,輪換著泡奶,寶寶根本放不下來,還得不停地換洗衣服和床單,真讓人叫苦不迭。有詩云:「腰酸背痛手抽筋,好吃好睡成奢侈」!
梧桐媽媽妖魔化了奶瓶嗎?恐怕沒有!這不就是很多家庭早期餵養的現狀嗎!奶瓶越添越多,母乳越來越少,孩子越來越吵,家人越來越累……很多媽媽坐了這麼個可怕的月子,自己又缺乏經驗和信心,看到這麼個鬧起來一點兒也不可愛的,天天歇斯底里、要求甚高的小嬰兒,心有戚戚,下意識地打「退堂鼓」了。
那麼,吃奶瓶的孩子,非常容易過度餵養。「按需餵養」,「一哭就喂」,可真說不過去了。
你很可能問,上面列舉了那麼多「按時餵養」的壞處,難不成這會兒又要咱們這麼干,梧桐媽媽你是不是自相矛盾哇!
我想,我們忘記了一個最基本的事實:吃奶瓶,本來就不是自然的生物性行為呀!出現異常情況,不好判斷,了解之後也只能用不那麼自然的方式處理,也在情理之中了。具體如何處理,詳見下述。
所以,奶瓶寶寶經常是很可憐的。肚子不舒服,隨時隨地想吃奶而不得,心裡期盼的媽媽經常不敢自己帶。媽媽和乳房無法安撫自己,拿安撫奶嘴、毛絨玩具試試。時不時就被「戒奶癮」、「戒夜奶」、「哭聲免疫」、「睡眠訓練」……不這麼做,抱著累死人啊,「抱慣了吧,還是放床上,聽說哭一哭沒事,哭對肺好的。」
一步錯,步步錯。哎……一聲嘆息。
不得不提的名詞,「胃食道反流」。究竟有哪些表現,如何判斷?我們該怎麼做?明兒且聽梧桐媽媽細細道來。
本文節選自《夏娃的困惑》叢書,作者馮欣源(微信公眾號:梧桐媽媽大小寶,wtmmdxb),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版權所有。轉載規則請添加公眾號後,後台回復「轉載」獲取。購買新書可以戳文章末尾「閱讀原文鏈接,也可以添加公眾號,後台右下方有書籍詳細介紹和微店二維碼。」
推薦閱讀:
※添加輔食後該吃什麼?吃多少?一圖告訴你!
※法國BEABA:為什麼強調寶寶輔食不加鹽?還真不是寶寶不需要鹽……
※0-6個月寶寶的餵養實用貼!
※(桐媽原創) 怎麼判斷寶寶有沒有吃飽,如何證明我的奶水是否足夠呢?尿便,體重,乾貨收走,不謝!
※配方羊奶粉憑什麼比配方牛奶粉貴
TAG:嬰兒餵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