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講方言嗎?皇帝早朝,若聽不懂各地方言會被砍頭嗎?

語言是溝通的橋樑,我們現在官方都以「普通話」為準,若假想中國的古代,皇帝都說什麼話?來自全國各地的官員都來上朝,皇帝聽不懂怎麼辦?遇上急事或者急脾氣的皇帝,一時誤會豈不真是禍從口出?輕則罷官,重則砍頭株連九族?

大家都知道,清朝的皇帝,都是滿洲後裔,而古代所說的滿洲,主要是以現在的黑、吉、遼三省為主要聚集地那麼,問題來了,清朝早期的皇帝們是不是都操著濃重的東北口音呢?

打個比方,就拿皇帝每天上朝這事兒來講,在小太監喊完「有事啟奏無事退朝」後會不會出現這樣的對話模式...

  • 大臣:吾皇萬歲,臣有本奏

  • 皇上:「啥事兒啊?說...」

  • 大臣:啟稟聖上,經微臣查實,尼瑪縣知府王巴丹肆意斂財,貪贓枉法,以至尼瑪縣百姓怨聲在道民不聊生,再不查辦,恐難平民怨啊,請皇上明鑒!

  • 皇上:什麼玩意兒?王巴丹?這癟犢子名兒起的,一聽就不是好糧食喂大的。來人啊,把這王八犢子給我逮回來,往死了削他!

  • 大臣:對!吾皇聖明!得削他!

  • 皇上:哎呀氣得我啊,還瞅啥!該尬哈尬哈去吧

  • 太監:退朝~~

哈哈,這畫面,想想就酸爽,皇宮裡每天都跟演小品似的。寫到這,小編不禁腦洞打開,一個操著東北話的皇上,如果碰上幾個滿嘴南方口音的大臣,完全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那又會是怎樣一副畫面...

再打個比方

當然,這只是開個玩笑,可在古代到底是如何避免這種尷尬的呢?經過小編仔細的查閱,終於找到了答案!

清朝時期,皇子們在5歲就要接受各種殘酷的宮廷教育,其中就包括了滿、漢、蒙、藏四文御教,也就是說,皇帝從小就要掌握4門語言,比現在的小學生辛苦多了據記載,從西周時期開始,古人為了統一各地方言,制定了一種名為「官話」的語言模式,這種官話就相當於現如今的標準普通話,古代官話的制定,通常會從三個方面考慮:

  • 一是參照祖宗們流傳下來的說法

  • 二是參照當時首都的方言

  • 三是參照當時經濟文化中心地區的方言

從西周到宋朝的兩千多年歷史里,儘管歷經朝代的更迭和國都變換但一直以來,都是以洛陽地域的發音,作為官話最基礎的語言標準音(河南人民表示「卧驕傲」)。

直到到了元代,由於《金瓶梅》、《水滸傳》等著作,都是用江淮和北京方言所寫的,再加上當時的經濟方向,開始向北京一帶發展,標準音也就逐漸從中原音轉換為北京音了。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到了明朝,官話就和現在的普通話十分相似了,所以,皇帝根本就不用擔心聽不懂官員們的發言,這麼看來,以上我滿腦子YY的那些上朝片段,也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

原來推廣普通話,在古代就是個重要的工作了。以後我一定要控幾好我記幾爭取嗦好普通發,走遍天哈都不怕!


推薦閱讀:

清朝地方大員是怎樣查治下屬的?長麟相國軼事
中國古史-生如夏花-武王分封
從張巡南霽雲封神來看道教的封神觀
中國古史-商前往事-四海一家
<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家族網路>-書摘-17

TAG:方言 | 中國歷史 | 古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