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異文化姓名現象說到「尼古拉斯·趙四」
說到這個「尼古拉斯·趙四」,我們不得不注意到一種名字結構,即名和姓分別由互為異文化的辭彙組成,也就是說不是同一種語言里的。
中國歷史上,這樣的名字其實不少,覺得「尼古拉斯·趙四」很新奇的,如果遇到一個刻薄點的人,也許會被說成少見多怪。也許人們其實也聽說過,只是一時沒反應過來罷了——中國歷史上文化融合導致的少數民族「原姓+漢名」姓名模式並不少見,而且很多都是尼古拉斯·趙四的老鄉。
這種模式的姓名是分批出現的,第一批出現在十六國-北魏時期。像「拓跋濬」這種名字,就是鮮卑姓氏加漢名,在孝文帝改革以後,這種名字大量減少,人們開始使用完全的漢族姓名。保留下來的鮮卑姓氏在隋唐時期逐漸不再有異族色彩,如「尉遲恭」「長孫無忌」等,逐漸被人們當作漢式的姓名。
第二批是在遼宋夏金元時代。遼,耶律阿保機所建立。你看看他的子孫後代,取名都是「阮」啊(契丹名兀欲)、「璟」啊、「賢」啊,後來丐幫幫主耶律齊啊。李元昊,鮮卑拓跋氏之後,先輩在唐朝時被賜姓李,後自稱嵬名氏(嵬名曩宵),後又改回李姓,還被宋朝賜姓趙,大家可以想一想他哪些時候符合這個條件。金和遼差不多,完顏亮啊、完顏璟啊,郭靖好友完顏康啊……不過蒙古統治者里一個也沒有,反而產生了中國皇帝里漢名最長的一位——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
元朝沒有不要緊啊,第三批——清朝有。不同於前面的兩個字的姓,四個字的姓叫起來更有異族風格,而且很多大家都熟悉得不得了。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乾隆五阿哥愛新覺羅·永琪……
外國歷史上,也有這種情況,不需贅述。但還有一種情況很有意思,比如一個君主在不同政權進行統治,如果諸政權跨語言的話,名字就會有微妙的變化。比如曾經的一位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在不同國家被稱為查理、卡洛斯、卡洛、卡爾等等,如果不因地更換,就會有外國人的感覺。
現代,中國人移民去外國,更合適的還是去取一個當地的名字,比如作家姜峯楠,一般只叫他特德·姜。日本也有和姓洋名的現象,比如「小澤瑪利亞(小澤マリア)」。
這裡省略一張舉例圖片。
最後,我們回到正題,為什麼「尼古拉斯·趙四」有一種喜感在裡面?因為一般「尼古拉斯」是個洋名字,顯得洋氣、高大上,「趙四」(嚴格的說這不是姓,而是姓名,但出於辨識度的考慮這麼說)是作為姓的部分,而且沒有真名,只有排行,顯得地位不高、土氣。再怎麼換洋氣名字,也已經被姓的部分暴露了真面目。
圖片來源於網路
推薦閱讀:
※洪堡特認為應該如何研究語言學?
※【權威聚焦】標準化臨床工具與培訓推動我國兒童語言障礙診治
※《母音的協同發音》
※構式語法論要
※【造語】鯨夷語: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