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正確的殘忍——功與過

嬴政,秦朝始皇帝,故又稱秦始皇。其一生波瀾壯闊,最後黯然離世。他是梟雄,卻超越梟雄;他是英雄,卻超越英雄。

他的功與過有他焚書坑儒,修萬里長城,建造驪山秦始皇陵等。

焚書坑儒,焚書:《史記·卷006·秦始皇本紀》: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坑儒:《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聞(侯生、盧生)亡,乃大怒曰:「吾前收天下書不中用者盡去之。悉召文學方術士甚眾,欲以興太平,方士欲練以求奇葯。今聞韓眾去不報,徐巿等費以巨萬計,終不得葯,徒奸利相告日聞。盧生等吾尊賜之甚厚,今乃誹謗我,以重吾不德也。諸生在咸陽者,吾使人廉問,或為訞言以亂黔首。」於是使御史悉案問諸生,諸生傳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皆阬之咸陽,使天下知之,以懲後。益發謫徙邊。始皇長子扶蘇諫曰:「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蘇北監蒙恬於上郡。 有人說秦始皇這樣做是極度殘忍的行為,我認為,秦始皇這樣做其實是為了便於統治。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卻終於儒家,正可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董仲舒)。此言雖出自漢朝,但是它所要表達的東西和焚書坑儒是極類似的:便於統治。秦國以法家治國,自然是不希望有其他的思想動搖其統治的根本。從歷史來看, 但凡是百家爭鳴,都會使盛世變為亂世。周朝,是一個強大的朝代,卻終於春秋戰國,而春秋戰國又恰是一個百家爭鳴的朝代。所以說,秦朝焚書坑儒,是為了加強統治,使秦朝持續。秦朝之後的朝代不焚書坑儒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使用的是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是以「仁」治國,這會使得知識分子及百姓更容易接受統治 。基於此點,秦始皇這個行為並不是殘忍,而是一種成功必要的犧牲,和 「一將功成萬骨枯」是一樣的道理。

萬里長城留下了許多悲傷凄涼的故事,最有名的當屬孟姜女。孟姜女講述的就是一個修長城的勞力累死的故事。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當時修建長城讓多少人累死,病死,甚至還有被壓在長城下的!有「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新書·過秦》)又有「然則長城之築,所以省戍役,防寇鈔,休兵而息民者也。」(呂思勉《中國民族史》第三章)由此可見,秦始皇下令修長城的目的是非常明確的,就是為了保護秦朝的疆域。而若不建長城,則會使匈奴肆意入侵、搶劫,直殺入中原,使華夏文明淪入萬劫不復之境地:文化被破壞,財富被掠奪,庭宇樓閣被燒毀,壯丁遭屠殺······文明,終於此。由此可見,雖然長城的建造是由許多人的血汗而建成的,但是若沒有長城,那麼在未來的時間裡,死、傷的人則會更多。那麼,秦始皇的命令還是殘忍嗎?如若不是,那是什麼?那是為了江山社稷,人民百姓的幸福所做出的必要犧牲。既然如此,為什麼有人說秦始皇殘忍?我認為,原因有兩個。一是因為一部分人是受害者。具體是指自己的親人被拉去做苦勞力,而被累死或殺死,代代流傳,就留下了秦始皇殘忍的「美名」。這點是人性中的同情,憐憫的體現。另一個原因是「道德傻逼」站在「道德高地」以一種沒有大局觀的視野來評判這件事。成功的背後往往都是血腥、累累白骨;若沒有犧牲,則沒有成功。比如說,著名軍事戰略家,拿破崙·波拿巴,他有著「常勝將軍」的美稱,他之所以常勝,就是因為和他進行戰爭的敵人都被他打敗了,死了很多人。再舉個負面例子:歐洲。在古代的歐洲,有許多偉大的君王,比如說腓力二世,亞歷山大等,他們征伐,開疆拓土,但是他們最終卻被推翻了,這是為什麼?因為他們不夠獨裁,對人民不夠暴力。而不夠殘忍的後果是什麼?是更多的死傷,戰爭:英法百年戰爭,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死了多少人!第一次世界大戰,其中大約1500萬人死亡,2000萬人受傷,合計死傷3500萬人;第二次世界大戰共有5500 萬-6000萬人死亡,1.3億人受傷,合計死傷1.9億;英法百年戰爭,打了足足有一百三十餘年,死傷無數。如果當時有一個君王能長久的統治歐洲,那還會有那麼多傷亡嗎?不會。所以,必要的犧牲,是為了未來的和平。所以,秦始皇的殘忍是必要的。這已經不只是長城的建造,更是整個秦朝的嚴法體系。

因為人類的貪婪的本性,所以馬克思提出的共產主義絕無可能成功。每個人都想獲得更多的利益,這就是歐洲在古代有那麼多城邦的原因。而沒有一個有足夠政治慾望的統治者就意味著沒有一個足夠和平繁榮的社會;所以,強烈的政治慾望將帶來一定時間的社會的和平繁榮。政治慾望帶來的是革命或反叛,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會有死傷,只有極少數的情況是不流血的。但是,在絕大多數的的革命後,往往都是一定時間的和平。和平的時間的長短取決於兩個部分,一個是革命所導致的死亡人數,另一個就是統治者的統治能力。死亡人數需要控制在一個範圍內,過少,會使其他擁有政治慾望的人對現統治者產生不信服;過多,會使人民產生反抗、不滿的情緒;不死人的革命須另討論。因為在不流血的革命中,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都是統治階級之間的鬥爭。

最後再來說說他的驪山陵。據《史記》記載:「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異怪徙藏滿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據說在建造驪山陵時,百姓中發生了暴亂,便用這70萬勞力去鎮壓。又有秦始皇在埋葬後,秦二世下令將工匠活埋在內城與外城之間。不用多想便知有大量人在建造過程中因汞中毒死去,其他因各種意外因素死去的就更不用說了。這種殘暴,又或者說這種變相的殘暴有意義嗎?說他有,也就對嬴政有意義吧。對百姓?勞民傷財。這,就是過了。這,就是錯誤的殘忍了。

嬴政是殘忍的,殘暴的。他有些行為是正確的,有些是錯誤的。總是有人抨擊他的殘暴,但還是那句話,沒有他的殘暴,會有現代中國嗎?!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推薦閱讀:

《古文觀止-過秦論》講述了秦朝怎樣的歷史?有哪些方面讓我們學習?
從踩踏成吉思汗掛像被判刑,看某些人歷史觀的錯亂!
戰神項羽3萬兵力打贏彭城之戰,10萬兵力為何打不贏垓下之戰?
為什麼毛澤東的女兒不姓毛,蔣介石的女兒也不姓蔣呢?
歷史上只有狄仁傑這個人?

TAG:中國古代歷史 | 秦始皇 | 中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