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的祈禱與基督教、穆斯林的有何不同

題圖、文:戴夫杜特·帕特奈克(DevduttPattanaik)

2017年3月15日發表於www.dailyo.in

原文Is a Hindu prayer different from a Christian or Muslim prayer?

--

現在流行說所有宗教都一樣,所以祈禱式也一樣,但實際上印度教祈禱與基督教、穆斯林的很不相同,與錫克教、佛教、耆那教的也不一樣。這是因為祈禱存在於虛構的世界觀中,並依賴這種世界觀,所以祈禱的性質各不相同。舉個例子,佛教徒和耆那教徒並沒有全能唯一神的概念,而伊斯蘭教、基督教和錫克教有,因此佛教祈禱自然與穆斯林、錫克教祈禱不同。

基督教徒、穆斯林和錫克教徒信仰全能、無形的唯一神。祈禱的目的是對神產生認知,並在神的宏偉之下感覺卑微。基督教還有另一種目的,就是祈求寬恕,這種概念在伊斯蘭教中是沒有的。伊斯蘭教的祈禱不斷強化一個信條,即神是偉大的,沒有上帝,只有真主安拉。一切都因安拉而生。

錫克教的祈禱認為無形的唯一神視萬物平等,這影射了印度教信仰中的社會不平等。錫克教認可導師(guru),正如穆斯林認可先知,基督教徒認可耶穌,耶穌即上帝之子,他將人們引向上帝。

這些祈禱都有持續性和同一性,每個人的信仰一致,祈禱式也只有一種,不允許創新發明。教堂、清真寺和錫克廟(gurdwara)是信徒聚集的地方,所有人一起用同種方式祈禱,使用同種禱文,遵循同種儀軌。這喚起了一種在神面前人人平等,拜服於偉力之下的感覺。

佛教徒不向任何神祗祈禱。祈禱的目的是幫助人全神貫注,達到無念(mindlessness)或正念(mindfulness)的境界。祈禱是冥想的一部分,這在佛教極為重要。在某些佛教流派中,信徒向本初佛(Adi-buddha)、法身佛(eternal Buddha)——法身佛居於極樂凈土,和觀音菩薩一樣關照眾生——或向人人都有的佛性(Buddha-chitta)祈禱。因此就存在一個祈禱對象,要麼是充滿智慧的上師,要麼是可能存在的智慧,但不是神。

在耆那教,祈禱是獻給聖人、老師、導師、神祗的,他們引領耆那教徒走上凈化的個人之旅。每個人在規定的方式和儀軌的基礎上,以自己的方式祈禱。有些專門的祈禱是頌揚、讚美往昔的聖者,如阿羅漢(arhat)和祖師(tirthankara)。然而並沒有全能神控制個人的終途,或是制定世界規則。被供奉在寺廟裡的神與導師幫助我們經歷人世,這是一種以自我規則運行的不帶個人色彩的永恆無限。

印度教祈禱那就五花八門了。有吠陀經祈禱,也有阿伽摩[1]祈禱,有梵語祈禱,也有各路方言祈禱。有的祈禱只有儀軌沒有經文。有大家都可以唱的拜讚歌[2]和科爾坦[3],也有隻有神廟祭司才能唱的禱文,後者沒經過培訓是不可以唱的。有濕婆、毗濕奴、羅摩、黑天的祈禱,也有杜爾伽、娑羅室伐底的祈禱。彼此間不可替換。

印度教祈禱的目的是祈求神祗(avahan),禮讚神祗(aarti),並最終求得神祗幫助(phala stuti)。求神的方式很個性化——描摹其形態、讚頌其功德、敘述其經歷。禱文就像請願書,信徒就像做交易,一番讚頌神明救苦救難後,就祈求得到精神幸福並解決實際問題。在印度教祈禱中,沒有懺悔的概念,雖然信徒也可以從神明那裡請求寬恕,消除自己的罪過和恥辱,但這並不能保證他能逃過業果。祈禱的對象可以是各種力量,比如行星,也可以是各個方位,為改善生活條件,祛除邪祟。

目的不同,場合不同,祈禱的神也不同。學校喜歡娑羅室伐底,商圈喜歡拉克什米,政界喜歡杜爾伽。有些信徒只要需要,就可以在不同的時間以不同的感情祈禱不同的神,並不執著於唯一神。每個神職能各異,看著都不一樣,但又都是同一種神性的不同顯現。村神或家神的祈禱製造出一種集體感,但村落、家庭和部族之外的人可能就不認同。泰米爾納德邦的毗濕奴派婆羅門的祈禱和儀軌也許與恆河平原毗濕奴派婆羅門的大相徑庭。吠陀時代流行的祈禱已經讓位於更為流行的大眾形式,如印地語方言的哈奴曼四十頌(Hanuman Chalisa)。

有些祈禱只在神廟中使用,有些適用於家神,有些隨時隨地都能用。有些篇幅冗長,讚歌繁複,有標準的發音和曲調。有些只唱一個調子,或者反覆念誦名字。有些屬於祭祀儀軌,有些不是。有些是為身外的神明,有些為住在我們身廟中的神,即精神寧定。常規的家庭祈禱長期以來是父母用於孩子文化教育的。拜讚歌和科爾坦在印度自由鬥爭期間促成了超越宗教和種姓籬藩的共同體。因此,祈禱高度適應個人需求,雖然也受家庭和其他社會力量的影響很大。

有些印度人說只要祈禱就夠了,這是業瑜伽(karma yoga)。有些人說祈禱時的感情比祈禱本身更重要,這是虔信瑜伽(bhakti yoga)。有些人說禱文的意義才最要緊,因為揭示了宇宙真理,這是智瑜伽(gyanyoga)。這種多面性、靈活性和多樣化的祈禱是印度教所獨有的。

譯註

[1] 【阿迦摩】Agama,天城體???,轉寫āgama,是印度教的一類典籍,這個詞的本意是「傳承」。阿伽摩經籍涉及天文學、認識論、哲學流派、冥想、瑜伽、曼陀羅等等。分為濕婆派、毗濕奴派和薩克蒂派。與吠陀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類似顯密的關係(吠陀是顯,阿伽摩是密)。(摘譯自wiki)

[2] 【拜讚歌】bhajan,印地語???,是禱告歌的一種。拜讚歌是奉愛瑜伽的一種形式。它從印度傳統音樂中形成,通過簡短的抒情詩表達對神的愛。經文中的插曲與軼事、聖人的教導、神的類型都是拜讚歌的內容。(改編自中文維基)

[3] 【科爾坦】kirtan一種奉愛運動中對唱形式的吟頌或唱和,內容包括抒情詩及咒語等。(改編自中文維基)


推薦閱讀:

羅摩傳(二)
長者奧義(資料自用)
為何印度教徒中崇拜梵天(Brahma)的最少?
請問這是印度教的哪位神?
佛祖和印度教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之间如何排座次?

TAG:印度文化 | 印度 | 印度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