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的基石: 銀行系統如何創造信用,使錢生錢

筆者註:債券大王Bill Gross通過他所在的Janus Capital發布了他題為"Show Me the Money"的月度展望,文中深入淺出地探討了信用的創造過程(Credit Creation),筆者覺得這往往是很多投資者忽略的問題,在此嘗試翻譯並解說,拋磚引玉。侵刪。

題圖為梵高的撒種人。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Will Rogers教給我們投資的第一節課:我並不很關心我的資產所能得到的回報,我更加關心的是能否保本。(Return on my money vs. Return of my money)

而銀行系統的存在,則真實地演繹了使錢生錢的過程。

- 假想小明有一塊錢,而他在近期沒有立即使用這一塊錢的需要,於是他把這一塊錢存入銀行。

- 銀行現在欠小明一塊錢,因此會在任何小明要求償還的時候還給小明這一塊錢。在這期間,銀行的職員思考,小明最近應該不需要我還他這一塊錢,那我乾脆把它借給想開火鍋店的小紅吧。

- 小紅向銀行貸款借得這一塊錢,拿去為店鋪買了火鍋底料。

- 火鍋底料原料商小海收到這一塊錢貨款,存入銀行。

- 此時,小明和小海的銀行戶口各有一塊錢。就這樣,通過信貸,一塊錢原始資金變成了兩塊錢。這一過程周而復始,(當然,銀行準備金的需求限制了這一塊錢可以被放大到多少倍),在信用的創造過程中,經濟成長,就業機會增加,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就好像魔術師一樣,從一個帽子里變出了好幾隻兔子。

而就是通過前文所描述的信用創造的過程,光是在美國,銀行系統把約USD3trillion的原始的信用貸款,放大成了約USD65trillion的信用和流動資金(其中包括國債、地方政府債券、銀行貸款、房貸以及股票)。

在這信用的創造過程中,所有的個體都相信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從銀行取回那屬於他們的千千萬塊錢,即使在銀行的金庫里,只有小明最初存入的一塊錢。

2007年初,恰巧就是因為在信用創造的過程中,缺乏收入和家庭資產保障的人也進入了這個循環,簽下次級房貸卻無法償還。當所有的人突然覺得不對勁,同時向銀行索取自己當時存入的一塊錢,銀行自然無法償還,一環扣一環,成就了雷曼兄弟的破產和之後美國乃至世界經濟的殘局。

在此向前展望,在2017年,世界經濟的金融系統里已經創造了跟2008年初相當的信用。在美國,USD65trillion的信貸總量幾乎是GDP的3.5倍(見下圖)。而在中國,這個比例在過去十年中翻了整整一番,達到了3倍之高。

信用創造的過程是資本主義的基石,但同時我們也需要時刻關注借貸人能否償還利息。如果利率過高,而借貸對GDP的比例也過高,那麼我們很有可能面臨類似雷曼兄弟破產一樣的嚴重後果。如果利率過低,存款人、退休基金和保險公司得不到足夠高的收益去支付他們的債務(養老金、保證保險收益率),金融系統也會崩潰。而各大中央銀行,都是在高空走鋼絲,希望可以通過宏觀調控,使得信用創造可以和經濟增長(名義GDP增速)同步前進,利息既不過高,也不過低,一切都剛剛好。
推薦閱讀:

TAG:信貸 | 金融系統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