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源於愚蠢的智慧七柱

一.

我一直以為,勞倫斯應該早已感覺到了大英藥丸,一戰是大英藥丸的繼續(肇始應該在布爾戰爭),而一二戰之間的時間,也就是勞倫斯生命的末期,以他的才華,他和李德哈特不可能不看出點什麼貓膩(富勒是真·明白人)。

我把隨筆的題目定成這樣,是因為勞倫斯的智慧確乎來源於英帝國主義在近東的愚蠢實踐。就算勞倫斯天縱英才,對於近東有著深刻的理解,沒有英帝當局的各種蠢行,他老人家的智慧也就沒機會綻放光彩了。

雖說在殖民的過程中清國和奧斯曼都不好對付,但是英帝還是有一種蜜汁優越感,認為自己是去教化未開化的種族(這裡不算布爾戰爭)。一群混年功序列的老官僚和「業餘政治家」(業餘這個詞此處來自拉丁語,意思大概是「祖蔭」)要麼在不了解局勢的情況下胡搞一通(賽-皮協定和與哈希姆家族的協定還有加里波利登陸),要麼占著不同的殖民地拉山頭搞對抗(埃及當局和印度當局相互算計,這和掠奪的方式逐漸變成資本輸出以及國內的py交易有很大關係),要麼只顧自己不顧全局和他人死活(法國的蠢行),全然借著船堅炮利搞殖民而不動腦子。伴隨著布爾戰爭和第二次工業革命,英帝慢慢走著下坡路,國內的階層固化催生了更多的「業餘政治家」和年功序列官僚,英帝自己的bias和民族主義也逐漸水漲船高。

近東在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下被拼成了一個馬賽克。西方的壓力很諷刺地使得君堡中央慢慢重建了對地方的控制(這在某任酒鬼蘇丹之後是不可想像的);但是由於過於落後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以及瓦哈比主義和阿拉伯民族主義的興起,阿拉伯部落與奧斯曼當局的關係日益緊張(當然青土黨一干人肯定要背鍋);由於該地區的資源潛力,帝國主義列強從未放鬆明爭暗奪;宗教和人口上的少數派(比如猶太人、阿拉維派等)過著提心弔膽的日子;奧斯曼當局的改革(坦齊馬特毫無疑問偏世俗化)使篤信宗教的社群對帝國信仰的純潔性產生了懷疑,而突厥民族主義毫無疑問地充當了把水攪渾和拉仇恨的角色。阿拉伯人的部落特徵使得習於官僚體制的帝國(無論是西方還是奧斯曼)難於和他們打交道,而高傲的帝國好像有些不屑於和沙漠中的野蠻人打交道;定居的阿拉伯人也好不到哪裡去,盤根錯節的宗族、教派、商業利益、資源紛爭還有不相熟的文化環境也使得帝國的努力變得艱難(就算是奧斯曼,君堡的沙龍和小酒館與阿拉伯的都會也是存在著不小的差異的)。

奧斯曼帝國是個處於半殖半封社會,有資本主義成分的老邁帝國,境內基建非常落後,然而落後也有落後的優勢,直到英國人祭出裝甲車之前,英軍的行動都受制於這樣的落後;奧斯曼帝國在中東的領土自然條件也好不到哪去,這也是客軍進行軍事行動的制約因素。

舞台大概如此。

二.

奧斯曼帝國雖然在它的暮年一直在喪師割地,但是在一戰之前,它的國土還是為它提供著屏障;巴爾幹的橋頭堡埃迪爾內防守嚴密,小亞的山地和丘陵荒蕪貧瘠絕難深入,黎凡特和希賈茲沙漠廣布,西奈半島荒無人煙;如果英國從美索不達米亞向西北方進攻,會受到酷熱、缺水的阻礙,還要經過安納托利亞的荒原才能夠得到君士坦丁堡,如果從西奈進攻,也會遇到嚴重的後勤問題,如果俄國人走安納托利亞,多山的地形不利大軍深入,更何況俄國有德國和奧匈牽制,英法的海軍封鎖了奧斯曼帝國全部的海岸線,然而這樣的登陸作戰也會受制於當地的荒涼和落後而無法以點帶面;直取君堡的作戰就是一場災難,死傷枕籍而毫無效果;協約國內部分歧不斷(分贓問題),這也增加了任務蠕變的可能性;以上的種種意味著,雖然奧斯曼帝國老朽和落後,但是用常規的直接的手段拿下這個「大戰利品」絕非易事,而且代價高昂,需要考慮使用間接的方法。

由於英國人自己的死板教條(被西線的戰爭形態束縛住了腦筋)、輕敵、無腦的種族主義、對當地的風土人情缺乏了解、可鄙的官僚主義還有英法的分歧(分贓問題),一方面與阿拉伯人和猶太復國主義者的合作受到了拖延和干擾,另一方面,一個看起來很有希望的間接行動:亞歷山大勒塔登陸作戰也流產了;亞歷山大勒塔有深水港,有利於後勤問題的解決,同時這個位置也方便了與阿拉伯造反者的合作,從該位置進一步發展還有助於將奧斯曼帝國及其鐵路動脈攔腰截斷,亞歷山大勒塔在事後看來是個不錯的跳板,藉助它可以間接地達到不少目標。英軍和英印軍的直接行動都受到了巨大挫折,甚至發生了英軍派人(其中包括勞倫斯)借人道主義援助的名頭賄賂奧斯曼將領放被圍英軍一馬的醜劇(奧斯曼的將軍愉快地拒絕了這個提議)。

不過也正是在這期間,勞倫斯通過自己的學識(對近東、中東的了解、對部族政治和阿拉伯人的把握)、在官僚鬥爭漩渦中掌握到的內幕消息、出色的戰略眼光和老練的手段,從實際出發,湊齊了達成間接路線的條件。

三.

雖然我很想接著談間接路線的應用,但是要理解勞倫斯的成功條件,我們避不開對伊斯蘭以及中近東的討論(所謂實事求是),這個討論可能會持續好幾節...看我能不能駕馭得了。

中近東原來是什麼樣的?羅馬和波斯塑造的。波斯和羅馬還有之前在此地活躍的各民族、文明、政權塑造了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狀況,並且影響到了阿拉伯半島。

阿拉伯半島上在伊斯蘭興起之前有兩種經濟社會形態,頭一種是葉門和阿拉伯荒漠中的城邦,有一些商業和農業,是其他文明的成果的中轉站(雖然葉門有自己的東西,但是其實差不多);另一種就是鬆散的游牧部落,逐水草而居。由於阿拉伯半島位於波斯和羅馬之間,還靠近海洋,所以來自各地的物產和文化在此匯聚,另一方面,由於此地嚴酷的自然環境,對自然資源的爭奪是無可避免的。由此,大體上阿拉伯社會中的個人非常注重他們與宗族和部落的關係(這是組織形式,雖說不能認死理,但是人總歸要站隊),這些碎片化的組織內部是嚴密的,對外部表現出很強的獨立性、相斥性和去中心化的特點,由這些組織組成的更高一級的實體比較散漫,往往需要克里斯瑪型的強人來維持;這些人注重宗族部落名譽但寡廉鮮恥,團結但散漫,嚴謹但放曠,貪婪(營商)但節制(沙漠環境逼出來),他們渴望解脫(因為嚴酷的自然環境、無休止的劫掠和仇殺還有強國在此地的爭奪)但是不得解脫,只有用粗獷豪放的詩歌和多神信仰尋求慰藉,但這些東西就像鴆酒一樣,挑起了新的競賽、侮辱、仇恨...

還有,千萬別拿這些人當土包子,阿拉伯的戰士們裝備精良,當時是出色的僱傭兵;不過話雖如此,他們當時還處於蒙昧之中,遠未開化(雖說有的人被羅馬、波斯和猶太人同化)。

穆罕默德用閃族的共同記憶和進口的一神教建構了一個抽象與具象相結合相統一的克里斯瑪型領袖並以此整合個人和組織,用嚴格的教條規範信徒的行為並分配資源和戰利品,用教義彌合衝突使野蠻人開化,用訓辭應付權變和調解人與人之間、組織與組織、人與組織之間、人與神之間的關係;雖然這套體系在此後不斷被魔改、不斷裂變,在後人看來尚顯粗陋,但是在當時它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此後,先知的繼承者們打垮了腐朽的羅馬,波斯,改變了當地的經濟社會形態(雖然是漸進的,而且手段不怎麼光彩,這被批評了很久,我就不鞭屍了)。

------------複習ing,寒假再更-----------


推薦閱讀:

朝鮮戰爭的爆髮帶來了什麼影響?
美國為何會在非洲有行動例如《黑鷹墜落》?
為什麼爆發了朝鮮戰爭?
1962中印邊境之戰,為什麼會發生?

TAG: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