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斯卡帕追過的大神
出生於威尼斯的卡洛斯卡帕(Carlo Scarpa)從小就動手能力很強,六歲時就在木匠的協助下,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個手工藝作品——一個木製推車。
出於對愛子興趣的尊重,中學畢業後,父親便替他選擇了高等技術學校繼續深造。1919年斯卡帕參加威尼斯皇家美術學院的入學考試,落地,在父親的鼓勵下,第二年獲得了入學資格。1926年以一張建築畫高分畢業,然後開始在威尼斯建築學院擔任建築繪畫教師。
當是時也,社會正處於世紀之交的變動之中,各種流派和思潮層出不窮。對維也納分離派(Sezession)的關注,讓斯卡帕接觸到瓦格納(Otto Wagner),也使他遇到了第一個男神——霍夫曼(Hoffmann)。
對維也納分離派的關注,也使斯卡帕注意到他們的對立面——阿道夫·盧斯(Adolf loos)。在國內建築學教育里,一提到盧斯,就會讓人聯想起他的那句口號般的話:裝飾即罪惡,以至於大家普遍認為盧斯是反裝飾的。
20世紀30年代的義大利一直處於法西斯文化高壓的狀態,但是斯卡帕一直努力接觸外面的各種思潮與理論,開放的接受各類觀點。某天,斯卡帕得到一本書,讀完之後三觀頓刷。
從表面上看,很難將柯布西耶與斯卡帕聯繫在一起。但是柯布的很多理念,例如模數、幾何、流動空間(這點貌似是Loos最先提出的)以及新材料混凝土的使用等等,都對斯卡帕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除去柯布,當時炙手可熱的另外三位大師——阿爾瓦·阿爾托(alvar aalto)、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和弗蘭克·勞耶德·萊特 (Frank Loyd Wright)——都對斯卡帕產生了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莫過於賴特了。
斯卡帕痴迷於賴特的作品,在很多項目的細節中,都能看到賴特的影子。比如一些充滿裝飾意味的細部、詩意的表達建築空間以及對東方文化的濃厚興趣。
20~30歲的時候,斯卡帕對賴特相當痴迷,甚至模仿賴特的衣著。
然而,60年代以後,斯卡帕開始對賴特的作品感到失望。主要原因是他覺得賴特建築的節點,不能表現出結構之美。
此時,斯卡帕開始將目光轉移到了路易斯·康(Louis Isadore Kahn)身上。
康強調「節點是裝飾的起源」,「今天的建築常常要進行潤飾,這一方面可以將視線停駐之處的『節點』美好化,另一方面也可以消除一些可以合併在一起的節點」。
兩人對於節點和裝飾的看法不謀而合。斯卡帕非常強調節點,並努力將他們從整體中分離出來。去除完無用的裝飾之後,他讓所有的節點都暴露,同時強調材質的對比,使之具有裝飾價值。
不過,最為開心的事情,莫過於得到男神的肯定吧。路易斯·康這樣評價斯卡帕的作品:
如果說前面介紹的幾位大神,是斯卡帕追隨學習的具體的某個人,那麼接下來要介紹的,則是則是影響斯卡帕一生的兩個抽象的大神——威尼斯和東方文化。
斯卡帕一生的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威尼斯度過的。威尼斯帶有華麗紋理的大理石、絢爛多彩的玻璃製品、波光瀲灧的水面和粼粼閃爍的馬賽克,對斯卡帕起到很大影響。而威尼斯所有元素,也都可以在斯卡帕的作品中找到呼應。
繁榮的商業活動,給威尼斯帶來了東西方文明的碰撞,也使斯卡帕接觸到東方文化。
東方文化中,斯卡帕最感興趣的則是小清新的日本風,為此他一生五次到訪日本。他認為日式簡約的裝飾形式、庭院景觀與建築空間的融合,表達出一種難以超越的自然性,而這種方式完全不同於西方圖解式的設計處理。
斯卡帕的職業生涯非常個人化,眾多作品中沒有非常統一的、明確的個人符號,學界也很難將其歸類於某種門派。然而他的作品,讓無數到訪的後生感動讚歎,包括我自己。
一代大師在彌留之際,盤桓於他的腦海中的會是什麼呢?
是幼年審視第一次手工作品時的滿足,還是在威尼斯皇家美院高分畢業時的欣喜?
是初識現代主義思潮的驚嘆,還是面對自己早年不懂克制模仿時的羞愧?
文末點擊閱讀全文,查看文章「卡洛·斯卡帕最後的夢是什麼?」(文:磯崎新,譯:南蕭亭),對斯卡帕進行深度閱讀。
預告:
本文為圖解斯卡帕系列第一篇,謹以斯卡帕曾經追隨過的大神為主題,簡要介紹卡洛·斯卡帕的一生。下期文章開始進入圖解建築設計正題,將分若干期詳細介紹斯卡帕的主要項目,歡迎繼續關注我們YY設計小組。
本文版權歸屬YY設計小組。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
微信平台:YY-Design-Group
聯繫郵箱:yu-jiachen@outlook.com
感謝關注YY設計小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