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天:吃慣了皇糧的傳統媒體在轉型的路上找不到北 | 融媒體網獨家專訪
Q在您看來,今天新媒體走到了哪一步,傳統媒體又走到了哪一步?
譚天在今天,新媒體的發展可以說是兵分兩路。一路我們叫做新興媒體,比如說BAT三巨頭,以及其他互聯網公司做的媒體;那麼另一路我們把它叫做新型媒體。
比如說人民日報微博、央視新聞公眾號,也就是傳統媒體在互聯網的平台上做的新媒體。那麼,對於傳統媒體來說,現在都在尋求轉型,但目前來說商業模式還都不太成熟。
Q您在《川普當選,新媒體的勝利》一文中提到:「經歷此次大選,一直鼓吹希拉里勝出的傳統媒體將加快淡出市場,新媒體將逐漸接管媒體世界」。您提到了「接管」一詞,在您看來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二者不是融合,而是替代,是這個意思嗎?
譚天這個問題其實是可以延續上一個問題的思路。從整個傳媒市場來說,傳統媒體必然是要逐漸地萎縮、衰落、逐步退出市場,而由新媒體來取代,那麼我說的新媒體是包括新興媒體和新型媒體。
那麼新型媒體其實就是新興媒體和傳統媒體融合的產物。也就是說那些將要退出市場的傳統媒體它有一部分會轉型成為新型媒體而存活在這個媒體世界裡邊。
Q有人說,媒體融合理想的狀態是,新媒體應該是媒介融合中積極的主體,以新媒體去強勢融合傳統媒體,方能使所謂融合真正達成,您怎麼看?
譚天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用「互聯網+」的思想去理解,互聯網的優勢、新媒體的強勢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所以呢,它是在整個融合,融合當然是雙向的,但是,仍然是以新媒體為主導。那麼有些人提出媒體+、廣播+、電視+這些思路,我認為都是加互聯網思路。那麼這個思路格局小,難以實現。
Q有人稱:「新媒體『替代』不了老媒體,因為新媒體追求的是流量變現,是趨利的,而報刊業更主要的是傳播價值觀」,您是怎麼看待這一觀點的?
譚天我認為這個看法是不恰當的,他是把新媒體和老媒體對立起來的,我認為,傳統媒體如果不能存活,怎麼談得上傳遞價值觀?
所以我認為應該這樣講,就是新媒體的傳播和內容生產彼此是不可替代的,不管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都需要好的內容。
Q您曾說:「面對今天強大的新興媒體,巨無霸的互聯網平台,傳統媒體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更令人沮喪的是至今找不到突圍的方向,吃慣了皇糧的傳統媒體在轉型的路上找不到北」,那麼,在您看來傳統媒體突圍的方向在哪裡?這個「北」又指何方?
譚天我認為媒體融合現在面臨的困境主要是我們在思想觀念上出現問題。我提出融合要的策略是「一體兩翼」,所謂「一體」,就是以內容為主體。
「兩翼」就是以自建平台和對接平台做為兩翼。那麼從自建平台來說,傳統媒體沒有任何優勢。他沒有像互聯網、新媒體那樣具有強大的聚合資源以及資本的特性和能力,所以就比較難。
當然也不排除一些有實力的傳統主流媒體,它在政府的扶持下它可以打造新型主流媒體,但是對大多數的傳統媒體來說,只有一條路就是對接平台。對接新媒體的平台,但是目前來說,他們的思路比較混亂,基本上是以傳統媒體的思維去進行對接。所以呢,交了很多學費,試了無數次錯,一直找不到北,就是找不到正確的路徑方向。
那麼怎麼才能找到北呢?其實在我很多文章和課題裡面都討論了這個問題也提出了一些融合的這些原則、思路、策略等等。
融合轉型須遵循的四項基本原則:
一是「互聯網+傳媒」的融合原則;
二是基於顛覆重構的創新原則;
三是基於制度創新的發展原則;
四是打造傳媒新業態的轉型原則。
思路就是「互聯網+」的融合創新,策略就是「一體兩翼」和「體外循環」。
「體外循環」是指在體制外運營的市場主體,具體來說是指傳統媒體獨資或合資辦的新媒體企業,如南都與騰訊合資的大粵網、北京台與360合資的北京時間。
現在很多傳統媒體因為各種原因客觀的的因素和主觀的因素都做的不太好,其中就是沒有能夠以互聯網思維、互聯網+的理念,去進行對接平台、進行媒體融合,都在走偏。
推薦閱讀:
TAG:傳統媒體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