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爆的《馬戲之王》撲了,歌舞電影為何難破局?
Hello,這是我們特別欄目「行話」的第二期
1905電影網專稿不出所料,休·傑克曼主演的歌舞片《馬戲之王》上映後並未激起太大水花。相比其在北美市場上划出的漂亮逆襲曲線,「造夢大師」P.T.巴納姆在內地沒能創造奇蹟,影片開畫5天票房僅報收五千萬,實在讓人惋惜。
當然,這不是內地觀眾第一次對歌舞片不買賬,去年大熱的《愛樂之城》儘管收割了口碑,它在內地的最終票房也只有2.47億。歐美歌舞片作為經典類型片的一種,歷來在內地「水土不服」。而中國本土的歌舞片,似乎也沒有太成功的案例,唯一一部票房過億的影片還要追溯到2013年周杰倫導演的《天台愛情》(累計票房1.2億)。
歌舞片到底如何定義?為什麼在北美賣座的歌舞片到了內地水土不服?中國本土的歌舞片又為何發展受阻?關於歌舞片的種種問題,我們也試圖尋找答案。
【歌舞片在內地難破票房魔咒?】
目前,內地票房表現最好的一部進口歌舞片是《美女與野獸》(2017),該片在內地取得了5.9億的最終票房,但觀眾究竟是對歌舞買賬還是對迪士尼和大IP買賬顯而易見。
排在第二名的是拿獎無數的口碑佳作《愛樂之城》(2017),影片在內地斬獲2.47億人民幣,與影片的質量相比,這樣的成績似乎也不太盡如人意。緊隨其後的就是目前正在上映的《馬戲之王》,影片上映6天斬獲5482萬票房,最終票房預計止步在1億關口前。
《馬戲之王》票房
其他進口歌舞片在內地的票房更可以用慘淡來形容:《悲慘世界》(2013)最終票房6300萬,《三傻大鬧寶萊塢》(2011)最終票房1398萬,《舞力對決》(2011)最終票房397萬,《印度往事》(2003)最終票房300萬,《新年行動》(2015)最終票房225萬;
至於華語歌舞片的成績也並不讓人滿意:《天台愛情》(2013)累計票房1.2億,《華麗上班族》(2015)累計票房4750萬,《如果·愛》(2005)累計票房3000萬,《52赫茲,我愛你》(2017)累計票房不足200萬,而中國版《歌舞青春》(2010)、《街舞小子》(2014)等影片票房均不足百萬。
對於歌舞片這一類型,並沒有像動作片、恐怖片那樣明確的界定。
百度百科對歌舞片的定義是:「由大量歌舞組成的影片,歌舞片是紀錄歌劇演出或根據歌劇改編的影片,多由歌唱演員擔任主要角色,主要依靠歌唱刻畫人物、展開情節。」嚴格意義上,只有這一類脫胎於音樂劇、且歌舞參與敘事的影片,才能叫歌舞片。
但如今,人們習慣於把音樂片(包含音樂家傳記片、音樂故事片、音樂劇片、歌劇片、歌舞片)統稱為歌舞片。但即便從廣義上來講,如今國內市場上觀眾能叫得上名字的歌舞片仍然少得可憐。
【歐美歌舞片的蝶變之路】
歌舞片是電影業最著名的類型之一,而說起這個「舶來品」不得不先說說歐美歌舞片的歷史。以好萊塢歌舞片為主,歐美歌舞電影從20世紀20年代末到60年代經過近四十年的發展歷程,取得了十分輝煌的成就。
然而,隨著電視的崛起,以及好萊塢大片場制度的衰落,類型套路化、迴避社會問題的歌舞烏托邦在70年代開始走下坡路,時至90年代,歌舞電影的產量嚴重下滑,幾乎找不到有代表性的影片,歌舞片的生產進入蕭條期。到了21世紀後,2001年的歌舞片《紅磨坊》使歌舞片重新贏得關注,2002年的《芝加哥》則在時隔34年後再度讓歌舞片拿到了奧斯卡小金人。
此後,歌舞片便開始逐漸復甦,《跳出我天地》、《歌劇魅影》、《歌舞青春》、《街舞少年》、《媽媽咪呀》、《名揚四海》、《搖滾年代》等一批各具風格與創新性的歌舞片湧現出來,很多影片還接連不斷的拍攝續集,歌舞片的創作在21世紀漸漸開始再度繁榮起來。
這種繁榮不僅是指歌舞片在數量上有了突破,它在類型元素的創新、歌舞敘事與主題表達,以及文化取向上都表現出與以往歌舞片的不同。經典歌舞片大多對現實問題避而不談,有意迴避種族、階級等困擾社會發展的問題。
21世紀以來,隨著社會的開放與文化的多元發展,很多歌舞片開始正視種族問題,並從黑人文化中汲取新鮮元素。碧昂斯主演的《追夢女郎》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影片尖銳地觸及了美國60年代黑人音樂因遭受歧視而不能進入主流電台的艱難處境;《髮膠》也同樣聚焦了美國60年代黑人與白人之間的種族衝突;2015年的音樂傳記片《衝出康普頓》也聚焦了說唱團體N.W.A的成長經歷,不同的主題與多樣的曲風,也培養了新一代的歌舞/音樂片的觀眾。
【中國沒有歌舞片?大錯特錯!】
中國是什麼時候有歌舞片的呢?其實在第一部華語電影誕生的時候就有了。戲曲電影是華語電影特有的一種類型。1905年,由中國人自己拍攝的京劇影片《定軍山》開啟了電影在中國的本土化歷程。
作為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是一部戲曲影片。之後,京劇藝術家梅蘭芳大膽探索、借鑒崑曲的長處,主演了崑曲電影《遊園驚夢》(1960),既運用故事片技術,又充分保留了舞台表演的特色。
梅蘭芳在美與電影皇后瑪麗·璧克馥的合影
導演費穆也較早進行了戲曲電影的探索,先後拍攝了《斬經堂》(1937)、《古中國之歌》(1941)和《生死恨》(1948)三部戲曲電影。20世紀50年代,戲曲電影開始興起,1955年,導演石揮拍攝的《天仙配》在香港上映獲得巨大成功並吸引了香港的觀眾和電影人注意黃梅戲。
邵氏公司率先出品了《貂蟬》(1958)、《江山美人》(1960)、《梁山伯與祝英台》(1963)等大量的黃梅調電影,在市場上均獲得很大成功。1960年由崔嵬、陳懷皚執導的《楊門女將》於1962年獲得百花獎最佳戲曲片獎,同時期的《武松》、《追魚》、《宋士傑》等均是當時戲曲電影的範本。據不完全統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至21世紀初就已經拍攝戲曲電影超過三百部,涉及劇種60餘種。
進入80年代後,社會文化生活日趨豐富,戲曲電影受到了一定衝擊,但直到目前,每一年仍有不少戲曲電影出產。
新編京劇戲曲電影《蘭梅記》(2013)獲得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戲曲片獎,粵劇戲曲電影《傳奇狀元倫文敘》(2015)改編自大型粵劇經典《倫文敘傳奇》,2015年更是首次出現了3D版的京劇電影《霸王別姬》。
此外,我國的少數民族電影也有不少歌舞片,只不過我們在主流院線中難以見到,這些民族歌舞片大多通過地方電視媒體等途徑播放。
【歌舞片能否重拾熱度?】
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院長、中國民族影視研究中心主任鍾進文認為,談論歌舞片是否小眾,要看它參照的標準。很明顯,上面提到的戲曲電影和民族歌舞片在當下電影市場的大環境中註定屬於少數派。而主流電影中的歌舞片往往比較難取得成功,近年上映的《華麗上班族》、《52赫茲,我愛你》不僅票房慘淡,口碑上也引起了很大爭議。
在缺乏音樂劇文化土壤的內地,觀眾對於傳統歌舞片了解不多,大部分人從小接受的音樂熏陶就很少,很多人理解不了「演著演著就唱起來」的劇情。在唱歌選秀火爆的時候,《中國好聲音》曾試著做過模仿《Glee》的欄目劇《我的青春高八度》,但大部分觀眾都認為「接受無能」。
《我的青春高八度》並不受大眾認可
此外,在內地院線,每年上映的歌舞片數量非常有限,觀眾也不容易被培養起對這一類型的興趣。對於投資方來說,歌舞片更不是一個好選擇。
資深製片人、電影評論家協會會員楊雁表示,在她的從業經歷中很少碰到歌舞片劇本。「歌舞片的敘事受到形式的禁錮,要把故事濃縮化,配以合適的舞蹈和曲風,觀眾看的時候會有一種間離感,因為大家沒有平常一言不合就唱歌跳舞,它跟中國觀眾的觀影需求習慣是不同的,中國觀眾更願意去影院看一個故事,這導致很少有公司願意去投入一個歌舞片。再加上大導演拍歌舞片基本都是折的,回報率欠佳,大家很少會討論歌舞片在市場的投入情況。」
【那麼,歌舞片的未來市場呢?】
楊雁肯定地表示,「絕對不會有。」她透露,「有些電影公司為了綁定一些導演,需要用一些片約來交換這個導演的一些拍攝,但這屬於『沒辦法』,如果正常按照片方對市場的評估來講,電影公司是不太可能去拍一部歌舞片的。」
除了投資方面的問題,歌舞片在創作方面也面臨著不少實際的困難。
一位曾參與過音樂題材電影的製片人也透露,歌舞片對電影劇組中導演、編劇、作曲、作詞、服裝等多個職位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拍出一部具有觀感品質的歌舞片很難,兼具音樂素養、演技和人氣的演員也不多見。
但這位製片人也認為,歌舞片非常適合雜糅,因為可以把音樂加入到各種各樣的故事場景中去,未來歌舞片或許還有很多可能性。
從目前來看,《馬戲之王》、《愛樂之城》這樣的影片在內地可能註定無法媲美其他大片的票房,觀眾對《華麗上班族》、《52赫茲,我愛你》這樣的華語歌舞片也仍然抱著懷疑的態度。
但它們讓更多人認識了歌舞片,也讓內地電影市場看到了歌舞片的希望:哪怕小眾,仍有需求。相信這些口碑爆棚的電影能夠讓更多人愛上歌舞片,也希望未來內地歌舞片的票房「魔咒」能夠真正被打破,並出現更多「新時代」下的中國歌舞片。
關注作者,閱讀全文c
還有50%的精彩內容,作者設置為僅對粉絲可見
電影草莓派
分享者
電影草莓派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