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拳擊、種烤煙、學挖掘機:小鎮拳擊隊的夢想與現實
《千錘百鍊》里拳擊隊所在的會理縣我曾經去過一次。
它是涼山南部的一座古城,和西南很多縣城一樣,狹小,破舊,四面環山。它距西昌170多公里,是全國烤煙、石榴生產第一縣。
我偶爾會從同學口中聽說那裡的雞絲米線、黑山羊肉、餌塊很好吃。但在《千錘百鍊》出來之前,我沒有聽說過會理二中拳擊隊,沒有聽說過齊漠祥、繆雲飛和何宗禮的任何故事。
《千錘百鍊》是《沿江而上》導演張僑勇用兩年時間拍攝的紀錄片,該片曾獲得2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也在2013年12月20號上過院線,可惜關注寥寥,票房慘敗。影片主要講述會理小城一個拳擊教練和兩個拳擊學員,以拳擊開始,又因拳擊失敗的故事。
涼山是一個神奇的地方,總能用各種故事吸引眾人的目光。這裡有「最悲傷作文」「雲梯上的小學」等刷新貧窮下限的新聞報道;有吉克雋逸、莫西子詩等大批活躍在各大選秀節目的優秀歌手;有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前赴後繼的駐紮研究毒品、艾滋、流動青年等社會現象。
我是涼山人,以至於每次面試或介紹家鄉時總會伴隨著一連串好奇的問題。但是很遺憾這些問題以前我不知道怎麼回答,現在我依然不知道怎麼回答。
我的年齡和紀錄片中繆雲飛、何宗禮差不多,我們都想走出大山,去外面世界看看。都想擺脫落後的社會現實,去開啟一段與眾不同的人生輝煌。因而故鄉的人和事也就自然而然拋在了腦後。
前段時間認識齊紅老師,他騎行觀察社會的計劃實在太酷。昨天看朋友圈,出發數月的他已經到達禮州古鎮。這是他第二次行走涼山,之前一次因為摔傷提前結束。養傷期間他為了完成對一位彝族小女孩的承諾,遠赴千里到青島幫助女孩找弟弟,最後解救了一幫落難的流浪兒童。
每次在朋友圈默默為齊紅老師點贊時,我都在想,外人對涼山的了解,離不開齊紅這樣的社會人士,離不開陳傑這樣的媒體人,離不開張僑勇這樣的紀錄片導演。反而我們自己身處其中,卻不自知或者不敢自知。
會理古城
種烤煙
「好好練,就能進省隊,進了省隊,你就是國家的人了。要不然的話,你們只能回家種烤煙,和你們父母一樣。」
這是紀錄片中齊漠祥和他姐夫每次去學校選拳擊苗子都會給學生講的話。這句話猶如一記重拳,擊開了很多不願回憶的過往。這樣的話當年教我的很多老師也站在講台上說過,「不好好學習,就只能回家種田。」種田還會根據每個同學家住的區位進行改變,經常換為「回家種水稻、種玉米、種土豆、種蕎面。」
會理農業以種烤煙為主,所以從事農業勞動也就直接與種烤煙划上了等號。種烤煙從育苗、移栽、施肥、除蟲到一次次地摘煙葉,編煙葉,烤煙葉,到最後將烘烤出來的煙葉根據質量分不同等級賣給捲煙廠,一系列複雜繁重的勞動後才能得到為數不多的報酬。
繆雲飛的夢想是成為像泰森一樣的拳王,把種烤煙的山地改為果園,讓父母享福。他是齊漠詳最看重的弟子,也是師弟眼中身體素質最好的隊員,他拿了省運會冠軍,進了省隊,順利成為了「國家的人」。
齊漠祥和姐夫一直按照這種方式,從會理二中將一批批拳擊人才送入省隊。拳擊成為這些「有特長」孩子摘掉農民帽子的第二種方式,也讓很多只能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孩子羨慕不已。
但是,事實卻沒有那樣簡單,進入省隊繆雲飛和何宗禮的失敗人生才剛剛開始。日復一日的訓練,起早貪黑的的集訓比賽。練拳6年的繆雲飛和何宗禮走到了人生十字路口。投入的心血,時間與成就不成正比。
何宗禮繆雲飛覺得「職業拳擊連出場儀式都沒有,出頭太慢」,他準備到昆明打職業拳擊,早日實現自己的拳王夢。何宗禮選擇繼續堅守省隊,但他心理素質不好,遇見比賽就緊張,一直沒有取得過好成績。
繆雲飛和何宗禮分別時,相互祝願對方早日成為拳王,成為奧運冠軍。這成為紀錄片的轉折點,前部分是練拳追逐夢想,艱苦但是有念想。後部分就是夢想在現實面前破碎,不僅絕望還令人惋惜。
以前我和他們一樣,對成功下的定義太大。認為打拳擊要得到拳王才是成功,學音樂要成為歌手才算成功,畫畫要成為畫家才是成功。現在回過頭去看,以前班裡幾乎所有的體育特長生,美術特長生也都從事著毫不相干的事業。
我曾經羨慕過有特長的同學,認為那是一條成功的捷徑,比起我們老老實實讀書來的輕鬆。但我沒有想過他們背後付出的不為人知的努力,以及在努力之後不成功的挫敗感。我想,那種疼痛、掙扎、苦悶,是我這種普通人不會體會到的。
會理二中開挖掘機
繆雲飛離開省隊後,一切並不是他設想的那樣好。母親當著他的面拒絕他去昆明打職業拳擊的請求,兩人擎著淚在山地里站了很久很久。
母親認為他應該好好讀書,而不是走打拳擊這條「歪路」。在母親眼裡,實實在在的掙錢把生活過好才是硬道理,「打拳的是很多,但是沒有出人頭地的」。面對鏡頭,拳擊台上受傷都不曾落淚的繆雲飛,躲在房間里哭得很傷心。
之後繆雲飛與家人商量去攀枝花學開挖掘機。其實之前繆雲飛和何宗禮在吃烤串時就談論過不打拳他們能去做什麼。繼續讀書不現實,當兵也不容易進,最後繆雲飛說實在不行就去學技術,開東風車,然後結婚生子。
比起種烤煙,學挖掘機,掌握糊口的技術他們更能心甘情願接受。繆雲飛和何宗禮喝酒吃串,旁邊是激情哥特色烤肉。鏡頭裡,兩位少年跟著音樂節奏一邊跳舞一邊烤串。音樂,烤肉,少年,十分滑稽又十分完美的搭配在一起。各有各的活路,各有各的活法,在底層社會遊走的人,每一個都會變成生活的大師。
激情哥特色烤肉「挖掘機學校哪家強,中國山東找藍翔」,當大家在嘲笑藍翔技校時,卻不得不承認背後巨大的市場。技術工種對於農村或小縣城的人來說,是一種投資小,見效快的穩當職業。所以小孩不上學,家長都會安排他去學一手技術,用於日後養家糊口。
修車、理髮、當廚師、做護士、學挖掘機等成為他們最普遍的選擇方式。 我很幸運沒有成為這些行業中的一員,這並不是我比他們優秀多少,而是一直運氣較好的我在父母寬鬆的培養環境里,才能搖搖晃晃讀書到現在。
在紀錄片里繆雲飛學習挖掘機似乎也沒有堅持下去,何宗禮的成績提高也不大。鏡頭裡繆雲飛在成都工地上和水泥搬磚,吃著速食麵,和民工擠大通鋪。何宗禮到重慶集訓備戰全國錦標賽,教練和他談心解壓,但無濟於事,他還是輸了比賽。賽後一個人失落的穿梭在大連的街頭。
整個紀錄片被一種看不到頭的失敗籠罩,但是更大的失敗還在後面。
繆雲飛
打拳擊
齊漠祥是繆雲飛和何宗禮的師傅,曾是中國職業拳擊第一人。退役後回到會理做會理二中的拳擊教練,沒有編製,沒有報酬。
每天早上鬧鈴響起,齊漠祥打開檯燈,穿上衣服,出門帶隊員晨練。紀錄片也從齊漠祥起床開始,昏暗中可以看到狹窄的房間里,床邊有拳王阿里的海報,牆上掛著一排拳擊手套。
拳擊如何在會理這座小城生根發芽不得而知,但應該與齊漠祥和他姐夫這樣的拳擊推動者有關係。他們認為「拳擊是一種精神,是一種藝術」。齊漠祥負責帶隊員,姐夫負責搞外聯,一個小縣城風生水起的拳擊運動,吸引了2011年WBC洲際拳王爭霸賽的到來。
繆雲飛因為齊漠祥埋下了打職業拳賽的執念,紀錄片中拳擊隊集體看齊漠祥的比賽錄像。2004年齊漠祥意氣風發,第一次站在WBC賽場上時,第三回合就KO了對手,隨即興奮地趴在圍繩上,對全場觀眾狂吼。繆雲飛一直渴望這種時刻的到來,但已然沒有機會。
在家鄉比賽,34歲的齊漠祥準備復出爭奪金腰帶。一系列艱苦的恢復訓練,終究抵不過歲月的痕迹,肌肉鬆弛,體能下降,移動緩慢。
當碩大的海報掛滿全城之時,每個會理人都在關注這場比賽。齊漠祥和日本的青年冠軍松本章宏的比賽,早已上升為事關國族主義的比賽。眾人都期待齊漠祥在家門口狠揍「小日本」。按照電影的發展,萬事具備,只欠最後艱苦卓絕的比賽和峰迴路轉的勝利了。
但是,劇情真的反轉了,齊漠祥堅持兩個回合後,第三回合在數次重擊之下,不得不揮白毛巾放棄比賽。鏡頭裡他把兩隻手臂搭在拳擊台的護欄上支撐自己著體重,眼神渙散,喘著粗氣。沒有任何渲染,比賽在家鄉觀眾和徒弟們錯愕的眼神中結束了。
所有一切又雲淡風輕的回到現實中,何宗禮一個人在空曠的訓練場里,他也許在思索是放棄還是再堅持一下。繆雲飛跟隨築路隊,正在清理路面,刺耳的電鑽聲蓋住了空中的煙花爆炸,也許沉重的生活已經讓他不怎麼去想拳擊了。齊漠祥又開始尋找新一批的隊員,一排學生在他的號令下統一出拳,他強調「拳擊不是打架,是一種精神」。
以拳擊展開的三種人生,全部以失敗告終,但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人生激戰,因為往往戰勝生活,戰勝自己比戰勝對手要困難得多。舉國體制之下,掩埋了多少這樣的失敗者我們無從計算,但我覺得他們的故事,他們的比賽,比任何一場奧運會都好看,都真實。
—— End ——
推薦閱讀:
※她是韓國白百何,20年後憑藉這部神奇的電影封后!
※一份披薩引發的紐約眾生相,眼見不一定為實
※三十而立不言夢
※獨家專訪:張獻民的電影節,300部電影,50天和1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