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確立教學目標

除了上課以外,備課應該算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根據一年多的備課上課經驗來看,學會如何確立清晰可行的教學目標可以標誌教師的菜鳥期結束了。

剛開始上課的時候,幸運的是我有以前老師的教案,習題單,資料可以用。於是每次備課,我都是在原有的資料當中找可以用的材料,然後湊在一起,排個順序,就形成了一堂課。這個方法的好處是備課相當快。其實當時自己是不知道除了這樣備課,究竟應該怎麼做的。不用說這樣的課,環節與環節之間的邏輯聯繫非常弱,並且很有可能造成學生一節課下來學到了很多零散的知識,但是最核心的東西其實並不明朗。後來直到看過一些專業書籍,也在網上參考過一些英語名師的教案,才發現「教學目標」應該成為課堂設計的核心。

教學目標的設立

教學目標,顧名思義是一堂課結束後學生應該學會什麼。怎麼才能設立清晰明確的教學目標呢?我自己的看法有兩點: 目標要細;抓痛點。

? 目標要細

我剛開始備課的時候,教學目標常常是這樣的: The students will know how to write a composition in three parts: intro, body part and conclusion 或者是 The students can use the plot structure to analyze a story 又或者是 The students should understand how to use past perfect tense (had done) and past perfect continuous tense (had been doing)。

這樣的目標不夠好,原因是什麼呢?

第一,know, use , understand是不能夠量化的詞。 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在頭腦裡面想像出一個場景是學生「正在知道」,「正在用」,「正在理解」的。相反,把這三個詞換成「write」,」draw」,」make a sentence」,是不是頭腦裡面立馬能呈現出學生「正在寫」,「正在畫畫」,「正在造句」的情景。在設立教學目標的時候,夠細的語言還能讓老師判斷某一個環節的設計是否有助於達成這樣的目標,也才能進一步選擇材料。否則,老師很容易陷入任何材料都在用的陷阱。

第二,這樣的教學目標沒有提到手段。好像「寫一個開頭-中間-結尾結構清楚的段落」看上去已經夠明確了,實際上不是的。讓學生在20分鐘以內寫一個完整的段落能達到這個目標;讓學生在紅黃綠色的標籤紙上分別寫開頭句,論點,和結尾句也能達成這個目標;讓學生讀一篇結構混亂的段落,之後整理成一段結構清楚的段落寫在本子上也是能達成目標的。所以,在多種手段當中「我自己希望採取哪一種」,最好要在教學目標中體現。比方我選擇第二種手段,那麼這個教學目標就應該是 let students be clear of a good paragraph』s structure by using color papers to write the topic sentence, reasons and the concluding sentence. 當然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是可以一二三種手段都用到的。 以下這個圖片是讓學生用彩色標籤紙寫開頭句,論點和結尾句(結尾句在圖片上沒有體現出來)。這個是網路圖片,我自己的做法類似,是把一個段落的句子打散,然後讓學生用彩色紙標註每個句子,並重新排列成邏輯清楚的段落。

閱讀課一直是比較難上的。以前對閱讀課的目標經常是「let the students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或者是「 find the details」 ,學生很容易反感這樣的閱讀課。所以我調整了閱讀課的目標,經常會讓學生將文章內容以可視化工具展示出來。

什麼是可視化工具呢?就是類似於思維導圖,泡泡圖,表格等形式。

上面這個表格是讓學生讀完文章並完成的表格,橫軸是各個動物,縱軸是細節問題,包括它們什麼時候滅絕;為什麼會滅絕;人類是主要兇手嗎?這個表格實際上是考察學生對細節的理解和定位能力,只是形式不再是傳統意義的單選題。

再比方說讓學生完成上邊這樣的泡泡圖。這樣的泡泡圖層級很清楚,學生在規定的(20分鐘)以內,如果能很好地完成(見下圖兩個圖片),說明學生理解了文章結構,並找到了細節。

通過學生最後完成的結果,可以看出很多學生對文章的結構把握還是很清楚的。由於文章中很多偏僻的動物單詞,所以我額外的增加了一個要求,在找出每一個動物的同時,並用簡筆畫畫出來。通過畫畫的方式,就不用強迫孩子去記住單詞的中文意思,圖片和單詞很自然地聯繫在了一起。

? 抓痛點

所謂痛點,其實就是學生最不好掌握的知識點;或者是老師強調N遍,仍然引起不了學生重視的點。

英文寫作,說實話從初中到高中,無非就是希望學生能用開頭-正文-結尾的結構;能把開頭段寫得更能引起讀者的興趣;能用複雜的句式結構去表達;能用更高階的單詞使文章更有風采等。但是往往學生聽老師講都明白,但是一落筆的時候就忘記所有的要求,還是按照原始的方式寫作。BC考試的評分標準包括idea(內容),style(風格), form(結構), convention(語法) ,在設立寫作課的教學目標時,我的目標不再是給整篇文章做反饋,而是針對這四項中的一個小項做反饋,或者是針對我希望學生掌握的點給反饋。

這裡舉兩個例子。

以上的這四篇文章是根據學生在idea方面的表現打的分,總分4分,所以1,2.5,3,3.5分能代表每一個級別的情況。至於其它三個方面,並不是本節課的評講目標。根據學生的反饋情況來看,這樣做的目的讓學生更清楚地知道想要在idea上面拿到3分及以上,應該怎麼寫,同時也避免自己犯和1分,2.5分同樣的問題。

教學目標和生活的結合

教學如果能和生活相聯繫,學生一般會比較感興趣。

語法當中的過去完成時(had done)和過去完成進行時(had been doing)對於學生來說理解並不簡單。但是本質很簡單,這兩個時態用於表示過去的過去。什麼意思呢?剛好前段時間「王寶強離婚」是熱點新聞,並且能和這兩個語法結合。所以課上引導學生一起對王寶強出身-成名-離婚梳理出一條時間軸。由於他已經離婚,所以在表述他離婚時,可以用過去時divorced,那他出身是農民,學習功夫,成名都是發生在離婚之前,所以需要用過去完成時來表述。

通過這樣的講解,最後還要達到讓學生自己能夠靈活運用的目的,所以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實際上是讓學生回憶自己過去十幾年的重大事件,用had done和had been doing描述自己的經歷(比如何時開始學習英語,何時讀的中學,何時來到楓葉,何時開始學習鋼琴等等)。

以上就是教學一年以來對「確立教學目標」的一些看法。


推薦閱讀:

語文課堂36計(其一)
教育領域的遊戲化——寓教於樂的現狀
前言 - #史上最詳(羅)細(嗦)滑板入門教學#
TKT筆記(教學是一門科學):unit 29 ,老師的角色
「水晶球」Multiball基礎篇——平掌托轉球(雙球)

TAG:英語教學 | 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