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家不愛騎車通勤?

每年的9月22日是「世界無車日」,「無車日」最早是由法國發起的,鼓勵人們使用清潔的交通工具。因此帝都還劃定了3個無車區域,分別是王府井大街、南鑼鼓巷、奧林匹克中心區道路,只對行人、自行車開放,鼓勵市民綠色通行。

那麼,今天我們也來思考一下:

為什麼大家不愛騎車通勤?

如果按照這個話題簡單地展開,往下很容易想像到:空氣差,路況糟,隨意逆行的電動車,任性橫穿的行人,不守規矩的機動車……然後?沒有然後。除了一堆抱怨之外,這個話題已經無法繼續下去。可即便是騎行環境非常糟糕,我們仍然可以在路上見到各式各樣騎車通勤的人。

前年我想申請一張北京通州區的公共自行車卡,那陣仗可真嚇了一跳,一大早5點多,公共自行車卡發放點就排起幾百人的長龍,這些人絕大部分是開車來的,不乏開著賓士寶馬的人不斷加進這個長龍。因此,憑藉一些身邊人的說辭判斷大家不愛騎車通勤,是個比較草率的結論,單純地談喜歡還是不喜歡,其實是一個錯誤的命題。

這其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大型城市在最近幾十年間天翻地覆的變化,以及這過程中,自行車存在狀況的演變。從「自行車大國」,到自行車的逐漸減少,再到對自行車回歸的呼籲。因為我們發現,自行車的存在現狀是如此的尷尬。從被需求被重視,到被拋棄被忽略。

北上廣一線城市是中國大型城市的縮影和寫照,也預示著中國二線城市,甚至是三線城市的未來。市民騎車出行意願的降低和機動車迅猛發展的現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交通的壓力和環境的惡化,使得我們重新重視和思考自行車在城市中的位置以及其擔當的角色。但是,單純的呼籲真的有用嗎?

費因伯格在他著名的《心理學利己主義》中曾經闡述過,任何人最終所能夠欲求或尋求的東西只能是他自己的個人利益。人在做一項選擇時,通常會根據自身情況,做出一個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

回到通勤這事上來,我們選擇用什麼方式出行,完全視乎最方便自己而做出的選擇。舉個例子,不少單位有所謂的全勤獎,即全年不請假不遲到不早退,可以獲得一筆不菲的獎金,有些人比較看重,為保證天天不遲到,一定會用最能控制時間的方法。倘若開車或者公共交通不能滿足需求,就算環境差、空氣臟,也會選擇騎自行車之類的方法保證時間。

我們做個假設,如果僅剩下步行、騎行、公共交通三種通勤方式,我們大概可以預測到會有一部分人轉去騎自行車,儘管他們會抱怨會吐槽,但是他們仍然會選擇自行車。為什麼?

三種通勤方式都不算舒服,步行效率是最低的,公共交通最大問題是時間可能失控,遇上堵車、地鐵故障或者高峰期限流進站,時間是很難準確預控的。行和步行很類似,可以完全掌控兩點時間準確性,比如A點到B點5公里,步行一小時,騎行20分鐘,時間基本固定,不論颳風下雨還是道路堵成停車場。這種情境下,我相信大部分人會選擇騎行作為交通方式,一來效率不錯,二來即使騎行環境不舒服也可以短暫忍耐,三是買個便宜代步自行車之後,就沒有持續性花費了。

我們再換一個場景,在北京上海這樣的超級城市,上下班距離10公里以內的情況已經變得很稀少了吧?很多上班族的通勤距離會達到20公里以上,假設A點到B點20公里,步行需要四個小時,騎行需要一小時左右,公共交通差不多也會是一小時左右。這個距離應該沒幾個人會採取步行的方式,效率太低。騎行一小時的代價要比騎20分鐘大多了,首先是勞累,不舒服,路上還得擔驚受怕。這種情況下公共交通的優勢明顯,騎行絕不會是大眾最優選擇。

如果我們把電動車、小汽車、摩托車紛紛裝進來的話,儘管情況會向複雜化方向發展,但有一點不變,多樣化通勤方式根據環境和個人條件來決定。優選小汽車的人,必然經濟條件比較優越,對金錢沒那麼敏感,對舒適度要求高。騎電動車的人,如果大家留意觀察會發現體力勞動者居多,裝修工人、送貨員、快遞員、設備維修工人、售貨員等等,他們的主要需求是效率、節省體力以及對金錢敏感,可以接受比較糟糕的通勤感受。騎便宜摩托的人可以看做和騎電動車一類,騎貴价摩托的顯然是為了彰顯個性。

長距離騎行通勤呢?和電動、摩托比,效率相對偏低但不省體力,和小汽車比顯然舒適度差出去好幾條街。僅僅比效率最低的步行略好一點,與公交相比沒有任何優勢。那些一小時能在城市裡騎30公里的人畢竟是極少數,倘若按照他們的想法,一廂情願地認為騎行通勤好是徹底違背人性的。按照最適合自身來選擇出行方式是人性正常的體現。

某些騎行死忠鼓吹騎行好處,諸如什麼環保、綠色、高效等,沒錯,是這樣,但認為其他人也可以全盤複製,那就屬於頭腦發漲認識不清了。夏蟲不可語冰,每個人的經濟條件、環境、個人忍耐度、喜好區別很大。把自己喜歡的強加在別人頭上本身就是一件錯誤的事情。那麼話說回來,我也是騎行死忠,怎麼樣才能讓更多的人加入到騎行中?如果期盼開車的司機規矩一點,逆行的電動車少一點,任性的行人長點心,我勸你還是洗洗睡吧,根本沒戲。想著中國內地建自行車高速公路的也別做白日夢了,咱現實點。

我倒是有個現成方案,找企業研發專用電子設備,並安裝在自行車內部(不可拆解),用於記錄騎行數據,將這些自行車對社會進行發售。根據通勤的騎行數據,由政府對騎車人進行補貼,比如每公里一元錢。我相信會讓很大一部分人從電動、公交和汽車裡轉過來騎自行車。儘管他們仍然會抱怨路上難騎、環境糟糕,但至少,看在錢的份上他們總應該願意去騎了吧?

隆貓>撰文 老申>繪圖

搜索微信號「outdoormag」關注《戶外探險》官方微信平台【戶外探險outdoor】,和【金犀牛】微信號「goldenrhino」!更多精彩好禮,等你來拿!


推薦閱讀:

穿jk西服上班會被認出來嗎?
女生通勤包求推薦,能裝13寸薄本,好看(重點是好看)、自重輕、結實?
「已解決」騎車上班單程6.2公里,預算4000以內想挑選一輛山地車,有沒有什麼車型推薦?
想買輛自行車上下班騎,一趟 10~15公里,一天兩趟,有哪些便宜,耐艹而且快的車推薦?

TAG:自行車運動 | 上班通勤 | 戶外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