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寺院+互聯網

最近一年互聯網+幾乎覆蓋了所有的媒體,佛門凈地也許不太適合將互聯網聯繫在一起,寺院就是一個宗教活動的場所,其社會功能主要是為僧尼及廣大信眾提供修行活動,弘揚佛法,利益眾生,為當下和諧社會的構建做出了積極的貢獻。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比翼雙飛,尤其是隨著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宗教活動的場所、人員、經營活動都在潛移默化中發生著變化。以前的農禪經濟制度「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僧眾自給自足的生產經營活動為中國佛教與寺院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可以使得寺院能夠擺脫當時世俗政權的依賴和控制,獲得獨立自主的社會地位;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民族宗教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寺院的經營活動逐漸壯大,尤其是在經濟發達的地區,城市裡的寺院與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有著廣泛而緊密的聯繫,寺院半商半公益的活動也日益興旺,做佛事、辦法會、供奉牌位、功德金、素齋筵席、旅遊觀光、護持會員、法物流通、書刊出版、禪修等寺院經濟形式多樣,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如果現在的寺院沒有電腦、沒有網路,住持、僧眾和信眾如果都不會使用電腦、不會使用互聯網,弘揚佛法,落實宗教政策、發展宗教事業顯然只能是一句空話。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互聯網+」的概念,全社會、全行業反響強烈,作為具有社會功能的寺院,尤其是帶有商業化的城市寺院,顯然一樣需要互聯網+來一起加持,發展寺院及寺院經濟,寺院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的一個部分,只要本著種善積德、利益眾生、和諧社會的積極教義,利用先進的互聯網、計算機與軟體技術幫助寺院的經營管理,讓寺院能接納更多的信眾、舉辦更多的宗教活動、傳播更多的佛教禮儀,然後利用更多的經濟收入來做更多的社會慈善,就象當年的布袋和尚一樣都受人擁護。

那麼有人要問:互聯網+寺院具體能做些什麼呢?

1、 寺院可以通過互聯網發布宗教活動,讓信眾及時了解並積极參与;

2、 信眾可以在互聯網上與寺院進行互動和交流,在線預定客堂業務,在線支付功德金;

3、 寺院的客堂法師可以登記和安排佛事,避免人為錯誤;

4、 可以批量列印成千上萬的法會牌位,如果象以前一樣要法師來手寫的話,幾乎不太可能;

5、 可以管理密密麻麻的供位,不會出任何差錯,更讓供奉的信眾一目了然;

6、 可以讓客堂的收款、收據列印、款項交接簡單、規範;

7、 可以徵集和管理寺院的義工,在需要的時候一呼百應;

8、 可以藉助微信廣傳佛法,弘法利生,吸納信眾,和諧社會;

9、 輔佐住持管理寺院的人、財、物,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10、 結合寺院各自的實際情況,創新弘法,與時俱進。

當然,互聯網+是網路時代發展的產物,對於寺院和佛教也僅僅是個弘法的工具,弘揚佛法,利益眾生是我國佛教事業長期的活動宗旨,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我們永遠需要使用拿來主義的精神,結合時代的發展,永遠符合國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保持國家的昌盛和繁榮,維持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最後用筆者曾經到訪過的一個寺院的題詞與大家共勉

信教先愛國 學佛先做人

推薦閱讀:

走訪診所,居然發現基層醫療信息化的這些真相
時代商業模式「互聯網+」
PPmoney、悟空理財、愛錢進等加息引流,手機理財你更看好哪個?
乾貨 | 五分鐘幫你搞懂推進互聯網+農業需要解決哪些問題?
2016第七屆互聯網金融與支付創新大會純乾貨分享

TAG:寺院 | 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