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餐》的靈魂旋律:李泰祥、三毛、李格弟及其他

本文首發於本人公眾號【浮木】(微信搜索 some-wood)。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看了《路邊野餐》。好電影,推薦。

在這部電影里,一曲《告別》幾乎可以被視為(形式上的)全片靈魂。當它在影片里一遍遍地以磁帶的方式出現、以沙啞的音質響起,彷彿是導演在一遍遍地告訴主角與觀眾:

原來的歸原來,往後的歸往後。

這首《告別》,是我的人生金曲之一,所以迫切地想把它的故事講給身邊人聽。

- 不要告別 -

要說《告別》,就不得不說說它的前身:《不要告別》。

試聽:music.163.com/#

我醉了,我的愛人

我的眼睛有兩個你

三個你...十個你...萬個你…

不要抱歉,不要告別

在這燈火輝煌的夜裡

沒有人會流淚,淚流……

我醉了,我的愛人

不要,不要說謊

你的目光擁抱了我

我們的一生已經滿溢

不要抱歉,不要告別

在這燈火輝煌的夜裡

沒有人會流淚,淚流……

一九七〇年代初,一個本名陳平的女作家用「Echo」作筆名寫了這樣一首歌詞,一個叫李泰祥的男音樂人給它譜了曲。

那一年,不到三十歲的陳平主要寫的是散文和小說,偶爾寫寫歌詞。幾年後,她遠走非洲,憑《撒哈拉的故事》一舉成為一代文化偶像,讓整個華文世界記住了她的另一個筆名——三毛

對,這不是莫文蔚

那一年,剛剛而立的李泰祥還在鑽研交響樂,平時在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拉小提琴,偶爾給廣告公司寫寫配樂、給唱片公司寫寫流行歌曲。幾年後,他與齊豫等女歌手合作,用嚴肅而極富旋律性的歌曲顛覆了台灣樂壇樸素的「民歌時代」,讓整個華文世界心甘情願地為他的名字加上前綴:音樂大師。

大師李泰祥,已於2014年初仙逝

那一年,在陳平成為三毛、李泰祥成為大師之前的那一年,他們的作品《不要告別》以兩千塊新台幣的價格賣給了「歌林」唱片公司

三毛充滿畫面感的歌詞確實很棒,可以說整首歌詞都是金句。

我的眼睛有兩個你 / 三個你 / 十個你 / 萬個你

這一句,用簡簡單單幾個數詞,寫盡了一個痴情人面臨分別的層層感情:醉眼朦朧的愛人重影、加上淚眼朦朧的愛人重影、再是內心滿盈的愛人形象。

在這燈火輝煌的夜裡 / 沒有人會流淚,淚流

辛棄疾有「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與之相反,當下燈火輝煌,周遭溫暖光明,而一場離別正在發生。我們彷彿看到角落裡的這人滿眼是淚而不願流淚,不肯說出「告別」兩個字的動人場面。

而李泰祥的曲,樂句短小留白,敏感而收斂,很好地還原了歌詞的味道。

李泰祥《不要告別》手稿

於是,這樣的一首好歌,歌林讓旗下的眾多歌手都唱過,除了上文播放的、最有名的劉文正版本(1980年收錄於《阿美!阿美!》專輯)外,鳳飛飛、黃鶯鶯、龍飄飄等巨星的版本也廣為流傳,成為一代金曲。劉文正甚至錄了兩個版本(最早的版本收錄於1976年《綠樹花開情也來》專輯,編曲更東洋化),可見歌王對這首歌的喜愛。

這首歌一直傳唱至今,許多大牌明星都演繹過,後文我將推薦更多版本。

- 告別 -

《不要告別》正式推出、紅遍台灣時,李泰祥正在美國進修音樂。回國之後,聽到自己的滿意之作在歌林唱片眾歌星的詮釋之下成為一首與當時其他流行歌曲類似的「東洋調」(當時台灣流行樂還在嚴重地模仿日本制式,啊不好意思,現在也差不多),他是遺憾的:並沒有任何一個版本是他心目中這首歌應該有的模樣。

於是,當他成為大師,也找到一把足以詮釋這首歌的聲音的時候,他很自然地要重新錄製一個自己編配的版本。這把聲音,名字叫做唐曉詩

據說,李泰祥和唐曉詩當時已經在台灣滾石唱片錄了一個相當滿意的版本。但是這事被歌林知道了,滾石於是收到一紙信函,大意如下:《不要告別》版權在歌林,你滾石要是膽敢發行,我們法院見。

真的只有滾石唱片能產出這樣的歌曲

可以想見,李泰祥當時是崩潰的。他提出為歌林寫新歌作為交換,歌林不肯:這麼一首大金曲,我還指著它掙更多錢呢,怎麼可能給你。於是李泰祥和滾石商量,根據當時的法律,其實可以通過重新填詞規避著作侵權,還可以保持已經準備好的編曲,既然這樣可行,那麼重新找個人填詞就好了。

這個被找到的填詞人,是一個愛寫詩的女生,名叫黃慶綺。當時不到三十歲的她自費發行了她的第一本個人詩集《備忘錄》,印了五百本。後來,這本詩集成為台灣現代詩歷史的重要里程碑,黃慶綺作為詩人的筆名——夏宇——也進入華語文學名人堂。

對,這不是木子美

像所有文藝女青年一樣,黃慶綺是個怪女孩。她寫歌詞的時候,有另外一個筆名,叫做李格弟。李格弟這三個字,後來也成為華語音樂史上響噹噹的大師級名字。

李格弟交上來的歌詞,題目是《告別》。李泰祥一看,操,寫得真好啊!然而,這是李格弟的第一首歌詞,歌詞的句式和《不要告別》這首原曲的旋律完全不搭啊。李泰祥心想,這歌名也許是上天暗示,既然這樣,我就和《不要告別》說一聲「告別」吧。

於是,李泰祥為這首《告別》另譜一曲,與唐曉詩合唱,發行於 1984年的《唐曉詩專輯》(專輯又名《黃山》)中。

試聽:music.163.com/#

我醉了,我的愛人

在你燈火輝煌的眼裡

多想啊,就這樣沉沉地睡去

淚流到夢裡,醒了不再想起

在曾經同向的航行後

你的歸你,我的歸我

請聽我說,請靠著我

請不要畏懼此刻的沉默

再看一眼,一眼就要老了

再笑一笑,一笑就走了

在曾經同向的航行後

(各自曲折,)各自寂寞

原來的歸原來,往後的歸往後

歌曲一開始,酒杯砸碎。帶著酒意的唐曉詩在鋼琴與弦樂中開口,凄美吟唱。隨後李泰祥高聲唱起,堅決而脆弱。隨後是盛大的間奏如同輝煌燈火,繼以唐曉詩決絕的領唱、李泰祥痛苦的和聲,刀一樣的小提琴與堅硬的電吉他呼應二人歌聲凄愴告終。

李格弟的詞,以不同於三毛的態度面對分離,不僅書寫了痛苦的當下,更抒寫了可能的明天,給予聽者無盡的解讀空間。尤其是保留的「燈火輝煌」一詞,把光明從周遭環境放進了愛人的眼裡,由起始便升華了這首歌的格局,是我心中最絕妙的再創造。

這首《告別》,是華語音樂史上的無法逾越的巔峰之作,也是李泰祥最心愛的三首作品之一(另外兩首是《橄欖樹》和《你是我所有的回憶》,皆由齊豫演繹)。

像《告別》這樣一首經典,李泰祥自己也有其他演繹,後來也有許多歌手詮釋了各自的版本,後文我將進行介紹。

- 不要告別告別 -

如果沒有歌林唱片鬧的那一出,可能李格弟不會開始寫詞,我們到今天也聽不到《告別》這首經典,《路邊野餐》這部電影也可能不會存在。但是對於李泰祥而言,當年《不要告別》的遺憾,還在。

終於來到2002年,李泰祥大師發行新專輯《自彼次遇見你》,將《不要告別》的詞曲完美融入《告別》之中。兩首歌在《告別》的第二段水乳交融,旋律互為和聲,歌詞互相照應,兩個愛人在這首歌里對彼此吶喊心聲,讓人彷彿看到二人依偎在城市的頂端,成就神作。

試聽:music.163.com/#

(女)我醉了 我的愛人 (男) 我醉了 我的愛人

(女)在這燈火輝煌的夜裡 (男) 不要 不要說話

(女)多想啊 就這樣沉沉的睡去 (男) 你的目光已擁抱了我

(女)淚流到夢裡 醒了不再想起 (男) 我們一生已經滿意

(女)在曾經同向的航行後 (男) 不要抱歉 不要告別

(女)你的歸你 我的歸我 (男) 沒有人會流淚 嗯

(女)請聽我說請靠著我 (男)我醉了 我的愛人

(女) 請不要畏懼此刻的沉默 (男)不要不要說話

(女) 再看一眼 你的目光 (男) 你的目光

(女) 一眼就要老了 (男) 已擁抱了我

(女) 再笑一笑 (男) 我們一生

(女) 一笑就要走了 (男)已經滿意

(女) 在曾經同向的航行後 (男) 不要抱歉 不要告別

(女)嗚 (男)在這燈火輝煌的夜裡

(女)各自曲折

(女)各自寂寞 (男) 沒有人會流淚

(女)原來歸的原來 往後的歸往後 (男) 嗚

這個版本由林文俊和徐芊君演唱。很多音樂網站都標錯了演唱者、搞錯了版本,特此指出。

1986年,李泰祥也給《告別》做了交響樂版本,痛並激昂,值得一聽。

試聽:music.163.com/#

- 不會告別 -

《不要告別》和《告別》這兩首神級歌曲,感動了不止一代人,是華語樂壇的永恆經典。多年過去,我們從未告別過這兩首歌。

當然,許多新的歌手也重新演繹。在這裡,我推薦一些版本,供比較聆聽。

張惠妹版本的《不要告別》(2004),可謂是半首好歌。後半段炫技加連續升調飆高音,把這首歌的意境毀掉了。

試聽:music.163.com/#

趙薇版本的《不要告別》(2005),開場加入了與《告別》開頭呼應的倒酒聲,附以口白式的收斂演唱,非常好。順帶一提,這時期的趙薇在姚謙的調教下,《飄》和《雙》兩張專輯表現相當出色。

試聽:music.163.com/#

齊秦版本的《不要告別》(2010),歷盡滄海,返璞歸真,可以說是對這首歌最好的演繹。順帶一提,齊秦的這張《美麗境界》翻唱專輯,值得一聽再聽。

試聽:music.163.com/#

齊秦版本的《告別》(1999),抓住了歌曲的搖滾內核,平心而論是頂級作品,但個人不太喜歡。順帶一提,這張《齊秦的世紀情歌之迷》,是華語樂史巔峰級的翻唱專輯,非常有趣。

試聽:music.163.com/#

陳永龍版本的《告別》(2010),是我非常喜歡的版本。在這裡推薦這位歌手。順帶一提,這首歌的 MV 非常好,政治有點不正確,但一段同志戀情的典型故事被拍得相當感人。

試聽:music.163.com/#

MV:music.163.com/#

嗯,又是一個男朋友去和女人結婚的故事...

- 結語 -

李泰祥與唐曉詩版本的《不要告別》,至今仍塵封在滾石唱片的資料室里。這個版本的歌,也許只有參與制作的幾個人,得以知道它應該有的面貌;我們能聽到的種種演繹,都是演繹。

就像《路邊野餐》這部電影,每個人都對故事有不同程度的猜測與解讀,而也許只有導演本人才知道故事本來的面貌。

但這種本體的不在場,不也正是藝術作品自然應有的面貌之一嗎?

最後,推薦大家抓緊時間去看《路邊野餐》。

另,對李泰祥大師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李泰祥數位音樂博物館」了解這位音樂巨人。

網址:lth.e-lib.nctu.edu.tw/

另,本文介紹的歌曲,網易雲音樂歌單在此:

music.163.com/#

記得關注我的公眾號 浮木哦。


推薦閱讀:

TAG:音樂 | 文化 | 路邊野餐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