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60%的德國兒童所穿鞋子都太小!你中招了嗎?

原創 2016-07-13 長不大的悠悠媽 (公眾號:德國育兒知識分享)

為孩子挑選合適的鞋子是一門非常大的學問,父母在鞋子問題上絕對不能隨便了事,更不能將就。然而,很多家長,尤其是中國家長,常常對孩子的鞋子挑選不夠重視,也沒有意識到穿鞋不當對兒童發育帶來的後果及長遠影響,導致龐大數量的中國人出現畸形足、影響美觀的不健康腿型及走路姿態。

我們先看三組數據

1. 98%的寶寶在出生時都擁有健康完美的足型,而80%的成年人有一定程度的足部畸形!

2. 一組維也納醫科大學(die medizinische Universit?t Wien)的研究 數據顯示,69%的奧地利兒童穿的外出鞋都太小,而在居家鞋方面,這一數據甚至驚人的高達88%!也就是說88%的奧地利兒童在家中穿的居家鞋都太小!同樣地,德國蒂賓根大學附屬醫院(Universit?tsklinik Tübingen)的研究結果也顯示,60%的2-14歲德國兒童所穿鞋子太小。

3. 下圖是該奧地利維也納醫科大學的部分研究結果,顯示了奧地利幼兒園兒童足型的分布情況。98%的嬰兒出生時都擁有第一種健康足型 - 即五根腳趾頭都是直的,尤其是大拇趾,應與足部邊緣保持在同一條直線上。

然而,由於穿鞋的不當,幼兒園時期,只有22.9%的孩子仍然保持著完美足型,34.7%的孩子已有1-5度的大拇趾外翻,32.7%有6-10度的大拇趾外翻,9.7%有10度以上的嚴重型大拇趾外翻。

原因:兒童時期不當的穿鞋方式(最常見的鞋子過小)導致了兒童的健康足型逐漸變成畸形足。

購買大小合適的鞋子為什麼那麼難?

上面德國與奧地利的數據令人咋舌,看起來不可思議。其實不僅僅是德國和奧地利,許多發達國家的調查數據都顯示,一半以上的兒童穿著過小的鞋子。為什麼會這樣?難道都是父母們的粗心大意造成的?沒有那麼簡單。

首先,孩子的足部肌肉、關節、韌帶和骨骼都非常非常靈活柔軟,一般要發展到16歲左右才會硬化定型。在此之前,孩子的雙腳可以穿進任何鞋子,即使鞋子比他們腳丫的實際尺寸要小兩碼之多!而且孩子的足部會本能地適應鞋子的形狀並慢慢改變足型。

其次,由於孩子的足部神經還沒有發育完全,足部的感知能力非常有限,年幼的孩子根本感覺不出來鞋子小不小,腳丫有沒有受到擠壓!如果你依據孩子的回答來判斷鞋子大小是否合適,那就大錯特錯了!

此外,孩子天生傾向於適應一切他們經受的體驗。給TA一雙過小或過窄過硬的鞋子,TA可能會將其視為常態並漸漸適應,並不會主動告訴你TA的鞋子穿著不舒服。

所以,為孩子挑選鞋子時,一定不能指望孩子的感受,而要根據專業標準來決定。

確定兒童鞋碼時應遵循哪些專業標準?

一、鞋子長度應留有9至15毫米的空隙

兒童鞋子的尺寸選擇與成年人不同,相比成年人,兒童的鞋子內部應為足部活動留有更大的空間。最長的大拇趾與鞋子內部前端之間必須留有9-15毫米的空隙,最普遍的推薦值為12毫米

為什麼要留這麼大的空間?因為孩子絕大多數時間都處於非靜止狀態。如上圖所示,人類在運動或行走時足底會受到一股推力,致使足部向前傾斜和挪移。這段9-15毫米的空隙就是為了足部在運動時向前挪移預留的(淺綠色段),以及考慮到孩子腳丫的快速生長而預留空間(深綠色段)。如果沒有這段空隙,孩子在運動或走路時腳趾(一般是最長的大腳趾)將直接頻繁地與鞋頂摩擦,受到鞋子擠壓,極易發生大腳趾外翻。

很多歐美父母會用一個「大拇指」原則去試探孩子鞋子前端的空隙,但是要注意了!當父母用大拇指去按壓孩子鞋子前端的時候,孩子的大腳趾會本能地向後收縮,讓父母誤以為鞋子里有足夠的空隙!怎麼破?悠悠媽教你一招:在伸手試探之前,告訴孩子伸展一下TA的大腳趾,因為這能使腳趾處於拉伸狀態。

此處應注意不僅鞋子過小對足部不利,過大也同樣對足部有傷害!兒童鞋應對兒童的足部起到足夠的支撐和保護作用。過大的鞋子不僅起不到支撐作用,還會干擾孩子走路或運動時的正常足部彎曲活動,孩子為了防滑防脫會傾向於攥緊腳趾抓住鞋底,同時還增加了絆腳摔倒的風險。因此,鞋子前方的空隙不宜超過15毫米。

二、買鞋不僅考慮長度,還應考慮寬度

每個人足部寬度不同,兒童也不例外。每雙鞋子的設計寬度也各有差異,有寬有窄。在寬度上,鞋內寬與腳丫實際寬度之間應留有10毫米的餘地。鞋子過窄或過寬都對孩子的足部發育不利。

在德國和奧地利,質量好的鞋子一般在寬度(及鞋型)設計上遵循WMS標準。擁有WMS認證的兒童鞋是品質的象徵。

W - 代表Wide(寬),M - 代表Medium (中),S - 代表Small (小)

有WMS認證的鞋子每一個尺碼都有寬、中、小三種寬度可供選擇。天生腳明顯很窄的兒童應選擇S,腳明顯很寬的選擇W,正常的選M。同時,WMS標準甚至對鞋子的高度和比例有嚴格要求。其設計宗旨是為孩子製作最貼合足型的鞋子,讓他們穿上鞋子感覺跟沒穿一樣,幫助柔軟稚嫩的腳丫實現最健康的自然生長。(當然,這是理想狀態啦,很多德國父母也沒有做到這一點,不是每雙在德國銷售的鞋子都有WMS認證。)

三、更換鞋子尺碼的頻率

孩子的足部生長非常快速。在一至兩歲之間,平均每三到四個月就應更換鞋子尺碼。二到六歲之間,每四到六個月需要更換一次尺碼。之後速度會減緩,但仍需要定期測量雙腳的尺寸,以免出現鞋子過小的情況。

足部生長與身高遵循這樣的比例:身高每增長3厘米,腳長增加5毫米 - 也就是該給孩子換大一碼鞋子的時候了。

如何確定大小最適合的鞋子,很有講究

想要有百分百把握確定鞋子大小是否合適,一定要先明確孩子腳丫的大小。所以,在購買鞋子之前,我們先要測量孩子的腳丫。

測量注意事項

  • 首先要強調的是,一定要測量雙腳,而不是一隻腳。因為兩隻腳大小可能不同。尺碼以較大的那隻腳為準。

  • 測量時間應為買鞋前的某一天晚上。注意:一定要是晚上,因為晚上的腳比白天大!

  • 一定要在孩子站立時測量,而非坐著測量。

上圖告訴我們,人類在坐立(最淺色)、站立(中淺色)和運動時(最深色)足部大小差異驚人!坐著時測量的尺寸不適用於站立和行走時的情況!

  • 註:商家標註的鞋碼極不可靠,即使是在發達國家。不光是不同品牌之間同一尺碼的鞋子大小差異巨大。更為嚴重的是,很多鞋碼標註的其實是外長,而其實際內長要比標註的鞋碼小一至兩碼!因此,切忌只根據商家標註的鞋碼來購買兒童鞋。

鞋碼確定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鞋碼不規範問題,德國專家提出了下面的測量方案。

讓孩子光腳站立在一塊硬紙板上,用筆分別沿著兩隻腳畫出孩子的腳型。然後在最長的大腳趾前面再添加12毫米,寬度兩邊各添加5毫米,畫好後剪下該模型。

買鞋的時候帶上該模型,把模型伸進看中的鞋子里,左右兩隻都要試一試,如果適合,那麼就是正確的尺碼啦。

嫌上面的太麻煩?還有更簡單的方法:

如果你看中的鞋子裡面剛好有可抽出的鞋墊,那麼把鞋墊抽出來,讓孩子站在鞋墊上。如果形狀合適,大腳趾前方還多出12毫米的距離,寬度也有10毫米的餘地,那麼恭喜你找到了合適的鞋碼!

襪子的大小也一樣重要嗎?

答案是當然!看下方的X光照片,分別是同一隻腳穿襪子和不穿襪子時的形狀。(圖片來源於上述的奧地利研究報告)

看到沒,襪子對孩子腳骨骼的影響同樣不容小覷!僅僅是穿上襪子就能讓孩子的腳趾骨骼發生彎曲!如果是穿上過小過緊的襪子,腳趾外翻會更嚴重。所以,在襪子的尺寸上也請父母們務必重視和慎重對待。

還是光腳丫最好!

無數的國外醫生都在倡導,光腳丫對孩子最好!在家的時候能讓孩子光腳就盡量光腳。不論是鞋子還是襪子,稍有不慎就會對孩子的足型造成傷害。如果你對光腳丫還心存懷疑,請閱讀悠悠媽的上一篇文章《別再糾結寶寶穿不穿襪子了!國外醫生說光腳丫對孩子腿型最好!》

文章篇幅有限,關於鞋子大小的選擇就科普到這裡。但是鞋子的問題還沒說完哦,悠悠媽會在下一篇繼續科普:

  • 什麼樣的鞋子才是好鞋子;

  • 市面上賣的哪些坑人的鞋子其實不適合孩子穿;

  • 穿鞋錯誤導致的一系列除畸形足以外的健康問題。

下下篇悠悠媽要好好寫寫德國幼兒園了!敬請關註:)

長不大的悠悠媽

碩士畢業。定居德國兩年,有一個兩歲的中德混血女兒。七年海外生活經歷,曾先後在荷蘭、沙烏地阿拉伯交流學習,愛爾蘭遊戲產業兩年項目經理工作經驗。2014年懷孕7個月後果斷辭掉了朝九晚五的項目經理工作,移居德國,專心陪伴女兒成長,業餘時間在家從事自由翻譯 (freelance translator)。對中西方文化差異有著深刻的切身體會與獨道見解。愛混德國親子圈、閱讀德國育兒書籍,樂於分享女兒在德國的成長點滴。

歡迎關注悠悠媽的公眾號「德國育兒知識分享」 (ID: yoyomadeguo),接收更多最先進的科學育兒知識,最真實的德國成長經歷。

推薦閱讀:

寶寶多大才能添加輔食,有哪些注意事項?
不讓寶寶流鼻涕的方法有哪些?
孩子要學琴,父母完全不懂,一堆問題找誰諮詢?
朱姓寶寶取名技巧及姓氏溯源(朱從木,一在其中)
如何才能把孩子培養得出類拔萃?這篇文章告訴你

TAG:育兒 | 腳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