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當機立斷BY出口治明(Haruaki Deguchi)

近來發現自己總是陷入「思考」—「猶豫」—「做決定」—「後悔—「再思考」—「再決定」的怪圈,遂決定讀出口治明寫下的這本書,希望會對自己改變現狀有幫助。


序章:

能做決定的人會推動事業發展

這是個靠自己的頭腦贏得好評的時代

01 思考後做決定可以推動事情的進展

做決定並不是一個困難的事情,就算是已經做了決定也不是一成不變,也可以在實施的過程中不斷就行修正,因此不要害怕做決定,一直遲遲不做決定,事情不會有任何進展,還會不斷消耗自己的精力。


第1章:

為什麼總得不出正確的決定

80%的隨意想法阻礙決定

01 做決定其實很簡單

「多餘因素」阻礙決定

其中多餘因素可能是:上司的臉色、喜好、自己的經驗、過去的失敗、成功的經驗、自己的工作理念-----都與做什麼樣的決定是沒有關係的

與工作目的無關的個人情感或者是公司政策,遲遲不能做出決定

備註:在做決定時,只需考慮工作的目的是什麼,如何做是有利於達成目的的

但是於此同時,需要注意且明確的是即使是自己做出了正確的決定,上司也可能不通過或者不同意,那麼在做出決定後,通常還要考慮的是如何讓這個方案通過

這是兩個步驟,不能將這兩個步驟混在一起,通過無法做出決定的人都是因為無法區分「做出決定」和「使決定通過」,使得第二個步驟影響到了第一個步驟的決策。

02 無法捨棄 所以無法做決定

做決定其實就是選擇一方同時捨棄一方的過程,很多情況下,無法做決定其實也就是無法捨棄。

做決定的時候,要綜合考量,明確會得到什麼,失去什麼,盡量客觀去考慮更願意放棄什麼

a.通過判斷風險高低做決定

如果失敗,還有沒有能力生存下去(失敗了,也能維持基本生活嗎)

否→不冒險

是→有多少成功概率→高→冒險

不高→不冒險

備註1:該思維方式是我之前使用的,但是並不能解決我的問題,或者說這種決定模式,太過於單一,當考量某一複雜的事件時,就會變得很複雜。

備註2:第一層判斷標準是還能否生存,再換一種說法就是最壞的情況能否承受的起,目前我這個階段根本不會有承受不起的決定。所以此項over。有多高的概率能夠成功,基本上這個只能靠直覺,相當不靠譜。

03 用數字、事實邏輯理論來做決定

數字:數據

事實:與數字相關聯的事件或過去的事實

邏輯:從數字和數據中構建起來的邏輯---

備註:只做了簡單的介紹


第2章:

數字、事實、邏輯建立起的規則

世界共通的決定機制

01 考察思維能力的重大課題

02 數字

應該用數字而非文字來構建邏輯

養成核對原始數據的習慣,在確認原始數據時,應保持忽略他人觀點的態度。

數字橫縱對比之後,就回體現出事實(橫縱對比:時間、空間)

媒體說很嚴重,不該盲目相信很嚴重,這是文字表述,應該要比較數據,使頭腦冷靜下來

備註: 與科研思想非常相似,只有經過多方面不同角度的比較之後,才能夠準確定位自己的研究處於何種位置,同時科研也要求我們去時時刻刻保持懷疑的態度,認同的是真理,而非大V。

03事實

區分意見和事實:事實是大致能夠從數字、數據中推導出來的客觀事實,而如果是某一個人的想法或者說法只能算是意見,是個人觀點,摻雜著主觀的想法

在處理事實時,要將多個數字、數據進行組合、對比並分析,如果這些數據都能證明同一個事實的話,那麼得到的結論就有壓倒性的說服力。

備註: 與科研思想類似,事實就相當於論據,是科學研究中你從眾多的數字or點中抽絲剝繭找到的一個事物的客觀規律,這種規律是客觀存在的

04 邏輯

邏輯是數字和事實構成的

A、B兩種邏輯,為了確定哪種邏輯更符合事實,應該用哪一個含有更多的變數來作為判斷標準,往往隨著變數X的增多,討論的結果也會越來越精確

多視角思考:

如何增加X的數量:1 儘可能仔細分析2 多與意見不同的人討論,讓外行人加入討論

05 重新評估邏輯的方法

如果有必要重新評估邏輯的話,一定是項目進行的不是很順利

分清主次,明確分出主要事項,先明確主要的架構,細節部分在實際操作的時候再去探討。

人健忘,即使一開始邏輯清晰,可能後面還是常常會被次要部分分散注意力,為避免混淆主次,最好事先標明這是主要事項。

發現問題後,重新評估邏輯的時候,如果發現有問題的是在次要邏輯,可以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邊執行邊改正就好,如果問題出現在主要部分,就需要推倒重來。

06 深究根源

對前提持懷疑態度

意見被駁回,可能是因為本身意見說服力不足

深究到根源 就會比較有信心 也更容易做出決定

一般人考慮事情都是從【大多數人的意見】【社會常識】【周圍人的意見】開始的

但是不應該無腦接受這些意見

試著懷疑,是真的嗎?沒有不同的想法了嗎?邊理論分析,邊考慮根源,完全理解了之後才能更好地做決定。

科學是對常識的懷疑中產生的

如果想要加快速度,就要在做計劃的時候多花時間

備註:依然是和科學研究類似,追本溯源,這樣才能走上一條正確的道路,忽然發現,讀碩士讀博士所經歷的科研訓練確實是能夠讓思維有較大的洗禮 (*^▽^*)

讀到這裡,其實自己內心已經有答案了,這個答案其實最開始就有了,只是不願意承認而已。

-----------------------------------------------------------------------------------------------

推薦閱讀:

TAG:做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