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醫藥這把鑰匙不能丟

北京一位中學老師,近來頭昏腦脹,站都站不起來。她去幾家大醫院做了一堆檢查,神經科的醫生說她沒病。中國針灸學會砭石與刮痧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王敬為她颳了痧、拔了罐,感覺馬上好多了,原因是排出了體內濕熱。

西醫看的是病,中醫看的是人。在西醫臨床診斷上,只有符合病理指標,才能診斷為某種疾病,如果只感覺不舒服,在臨床上還不能診斷為」病「。中醫通過望、聞、問、切,根據患者癥狀辯證施治。等到體內出現明顯病變,病象徹底顯露,正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言:」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病入膏肓,扁鵲在世也無力回天。用一句玩笑話來說:西醫讓人明明白白的死,中醫讓人稀里糊塗的活。病診斷清了,人沒了,這樣的診斷有什麼意義?

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但是現實中,很多人覺得中醫不科學,不如西醫明確,不願意用這把「鑰匙」,無形中將中醫邊緣化。

中醫藥發展滯後的原因在於,當今社會西方醫學佔據主流,很多人習慣用西醫標準來評價中醫。政府部門在出台有關政策時,有意或無意地忽略了中醫藥的特點和規律,人為地給中醫藥發展製造障礙,制約了中醫藥的發展。雖然中醫藥擁有堅實的群眾基礎,但由於中醫人才匱乏,很多百姓在家門口卻不看中醫。再加上針灸、拔罐、推拿等中醫診療項目多數面臨虧損,基層中醫藥機構萎縮,人才青黃不接。素以「簡、便、驗、廉」而著名的中醫藥,卻沒有用武之地。

我國近年來疾病譜發生明顯變化,以前以傳染性疾病為主,現在以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為主。慢性病「井噴」,「癌症地圖」不斷擴大,中醫在預防保健中的地位越發突出。2013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日前公布,首次將中醫治未病納入其中,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目標人群覆蓋率有望達到30%。

從「管病」到「管人」,從「治已病」到「治未病」,21世紀的醫學模式將發生深刻的變革。在這方面,中醫藥可以大有作為。期待中醫藥早日上升為國家戰略,以其獨有的優勢和較低成本,讓人們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為中華民族造福。

推薦閱讀:

義大利醫生要在中國做首例「人類換頭術」,科學進步還是有悖倫理?大家怎麼看?
白衣天使的煩惱
治癒乙肝戰役的號角已經吹響
心肌炎有什麼最佳的治療方法?
一句話翻譯分享(醫學類)(10)

TAG: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