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上萬份簡歷,混得好的都有這3種特質!
人生有1/3的時間是在工作中度過的,但99%的人都沒有認真的想過,該如何度過這1/3的人生。
- 我看到很多年輕人覺得自己的工作一眼就能看到頭,想跳槽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辦;
- 我遇到過有人因為工作努力,剛被提拔成了領導,卻因為感覺面對的問題更多,而覺得痛苦;
- 我也見證了身邊很多朋友加入了高管行列,也接觸了很多優秀的創業者。
在我個人職場和創業的過程中,我有一個深刻的體會,就是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最終決定了他的發展上限。
1
開放不設界
擁抱「不可能」,對不確定性保持樂觀的態度。
那些心態樂觀的人比抱怨悲觀的人,總能取得更高的成就。因為只有樂於接受各種未知可能,你才更願意嘗試去做做看。
記得2007年時,諾基亞還在憑藉N95號稱機皇。當時,iPhone全觸控的智能手機橫空出世,在搶佔知名報刊頭版頭條的同時,也招來了手機同行的冷嘲熱諷。
要知道,在07年以前,觸摸屏手機還是一個非常稀罕的概念,那時用的都是實體鍵盤的手機。所有人都認為,鍵盤是用戶習慣,是市場主流。
然而喬布斯卻堅信,觸摸屏才是更符合用戶使用行為的設計,所以他在第一代iPhone身上大膽加入了許多新潮又奇特的功能。這在當時的人看來,無疑是一種盲目的樂觀。結果市場證明這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在iPhone的帶動下,智能手機被重新定義。
我們生活中時常能看見這種「少數派的勝利」,總是對不確定性保持一個開放的態度,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遇到難題困境,不要總想著「這不行」、「不可能」,而是多走兩步,去「想個辦法」、「試試看」。
2目標精準
任務清單上最重要的內容只有一項很多人接下來遇到的問題是,興趣廣泛,目標繁多,什麼都想體驗嘗試,但往往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淺嘗輒止後,還是沒有任何長進,過不了多久又過回了老樣子。
而那些「混得好」的年輕人所具備的第二個特質是:
在屏蔽其他的信息和選擇的干擾後,會爆發強大的自我驅動力,
高效且迅速地擊破目標項,然後從容不迫地把注意力和精力快速轉移到下一個挑戰上。
世界最傑出的行為心理學家之一的羅伊·鮑邁斯特在他的經典著作《意志力》一書中,用大量實驗案例論證了設定目標過多時,人的決策力和意志力會被大量消耗,結果往往變得遙不可及。
當研究者讓人們列出自己的目標時,90%的人會輕鬆列出15個目標。
而持續監測這些同時執行15個目標的實驗對象時發現:
1.他們持續地陷入煩躁和焦慮中,痛苦指數升高;
2.同時,他們做得更少,思慮的時間佔據了行動的時間,忙著發愁,反而止步不前;
3.另外,這些人身體健康狀況明顯變差,各種負面的應激反應,一個接一個冒了出來。
所以你看,設定多重目標是反人性的。我們的心理機制決定了專註做一件事更有效。
像多線程作業、過於寬泛的學習、沒有重點地carry多個項目,對我們來說,最終都可能導向無效的付出。只有少部分才智與意志力超強者,才能勝任非人的任務設計。
所以,別盲目地做著多個美好的夢,再專一些,踏實些。只有把目標執行出來後,才算距離更好的自己邁近了一步。
3
真正決定你賺多賺少的
是這條隱形區分線什麼是價值區分線呢?簡單來說,對每一份你擁有的技能,都會有一個水平線,在這水平之上,人們願意為這項技能付費。在水平之下,就可能需要花錢請別人來做這件事。
職業說白了就是分工,你全心的打磨某種技能,當你的技能要遠遠的在價值線之上,這樣人們就會為你的這些技能付費。
例如,一個人的工作是做工程師。這工作需要熟練掌握多種技能:一些電腦編程能力,理解數據的能力,和一些其他的技能。當你的技能在價值區分線之上,才能成為這份工作最合適的候選者。
但事實是,在很多職業發展道路上,你超出價值區分線一點點並不可能賺到很多的錢。只有那些遠遠超越價值線的人,才可以賺到很多錢。
高手和普通人的差距就在於,高手會把自己磨練的更深,來獲取這個行業頂尖的薪酬。而普通人把自己的技能練到可以交差,就不再磨鍊,停滯不前了。
同樣,多學習不同的技能。這能讓你在不同的環境下都能賺到錢。而且當一個人掌握了很多技能,就能把這些技能疊加,為自己創造更大的可能性。
比如招聘網上,能招到很多代碼寫的好的工程師,但很難找到寫得好代碼,又同時能帶得好團隊、兼具領導力的人。這種人有一個比工程師更好聽的名字,叫CTO。一個好的工程師,現在市場的價格是每月2W,一個好的CTO,薪資大概是一個優秀工程師的5倍,還要送上一大堆公司股票。
你的思維決定你的薪水。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