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Day of Silence - 關於校園欺凌你應該知道的那些事
明天是4月27日,正是美國的National Day of Silence (全國沉默日)。
顧名思義,在這一天,學生和老師們不會再樓道里聊天,不會再課堂中討論。他們集體用保持沉默的方式象徵LGBT+群體因為身份特殊,在學校里只能用沉默面對大多數霸陵和歧視的現狀。
1996年,National Day of Silence在弗吉尼亞大學第一次舉行。1997年就已經引來了100多所學校的參與。直至今日,每年已經有超過10,000個學生參與。
創始人Maria說,「我知道舉辦講座或者是座談都只能吸引來對這個問題有一定關注和了解的人,所以我想通過一些能夠直接影響到大多數人的事情,來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I wanted to do something for BGLAD week that would impact many people at the school and that would be very visible...I knew that if we held panel discussions and events like that, the only people who would come would be the people who already were fairly aware
在美高的小夥伴們可以用以下辦法參與下:
- 提前徵得學校和任課老師的同意。
- 提前列印好解釋自己行為的小卡片。
- 鼓勵更多的人參與!
https://www.glsen.org/sites/default/files/GLSEN-Day-Of-Silence-Speaking%20Cards-8.5x11.pdf 也有小卡片模版啦
- 大家可以在 https://www.glsen.org/day-silence 上註冊,統計參與人數
接下來我們也藉此機會,一起來聊一聊LGBT青少年面臨的校園欺凌現象。
LGBT青少年面臨的校園欺凌佔據了此類現象的絕大部分。美國人權觀察組織在2001年曾採訪過140名LGBT青少年,這其中大比例的青少年都曾經在學校里遭受過別人的欺凌或排斥,甚至於有的學生因此被迫離開學校。
隨著科技的發展,欺凌從現實生活中擴展到了虛擬世界。網路欺凌也是很多LGBT青少年不得不面對的一大問題。據統計42%的LGBT青少年曾遭受過網路欺凌,而非LGBT群體則僅佔15%,更顯著的是27%的LGBT青少年曾通過簡訊被欺凌,而這個數字是非LGBT青少年的兩倍。這樣巨大的差距足以令人意識到,LGBT人群離真正平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如果面對校園欺凌,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 首先我們可以尋求老師和父母的幫助。事情發生的初步階段,與老師和父母的溝通是解決問題的首歩。發生校園欺凌時,一定要及時將這件事告訴父母,讓他們也參與進來,更好地幫助你。在校園內發生此類事情,老師有義務與責任為你排憂解難。告訴他們事情的原委和你的真實感受,不要羞於表達你對別人幫助的渴求。
- 我們還可以尋求身邊同學朋友的幫助。將你的遭遇告訴關心你,和你關係好的同學,用自己校園內的關係網路將自己幫助起來。
- 在事情發展到不可控或更嚴重的情況下,報警是最能為保護自身安全的選擇。對於傷害自己身心的人一定不要心軟,受傷的是你,心疼的是父母。在老師有處理不當,包庇或不願出面處理的情況下,警察的介入可以用法律的公正公平讓施暴者得到應有的懲戒。
- 可以尋求公益組織和心理醫生的幫助。在青少年階段,心理健康尤其重要,隨之產生的反面效應會影響你的一生。尤其在上學的這個階段,精神的高度緊繃,這類事情的遭遇往往會加劇反面情緒,心理疏導則變得更加重要。早日擺脫此類事情,重新燃起對生活的熱情。
- 參加散打,跆拳道這類的運動,提高自身身體素質和防禦能力,在被傷害的時候能夠保護自己不受到過多傷害。
作為事件之外的人,我們能為他們做什麼呢?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當有人陷入危險境地時,旁觀者的數量越多,願意伸出援手的就越少。在這裡我想舉一個二十世紀在美國紐約發生並在紐約時報報道過的案件作為例子。根據1964年紐約時報的報道,Kitty Genovese在她的公寓附近遇刺,圍觀的人群逐步增加,到最後増至30名之多,然而沒有任何一人採取任何形式的援救行動,事件末Genovese在眾人的關注下喪失了她的生命。即使這篇報道後來有些爭議,然而這樣的事件還是非常發人深省。對於我們這些時間之外的要做的就是別做「旁觀者」的一員。我們一生中不難遇到需要向別人伸出援手的時刻,也許不是兇殺案;也許不是車禍;也許你要做的只是對人友好一些;也許你只需要不去歧視別人,不去因為別人和你不同而欺凌別人;也許你需要做的只是,去幫助,讓他們知道他們也是被尊重和愛著的。
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夠保護好自己,並且在遇到校園欺凌時,積極尋求他人的幫助。在最好的年華里遠離校園暴力,活出最精彩的人生!
推薦閱讀:
※扇耳光辱罵逼成抑鬱, 被欺凌長達10年, 她親手將帶頭者送去監獄
※湖北學生遭掌摑,教育局「好玩論」是下崗的節奏
※十三個原因
※《最強大腦》主持人神童遭校園欺凌移民,國內外教育環境有什麼不一樣?
※校園才是人生路上最現實的叢林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