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ISP之AE篇

一直以來都是知乎的索取者,感謝知乎凝聚了這麼多性感的大腦,讓我見識了更大的世界,從今天開始我會陸陸續續更新一下3A+ISP方面的文章,一方面梳理梳理知識,一方面回饋知乎,同時希望能幫助到一些人。

關於AE(Auto Exposure)

AE演算法思想和曝光量公式:

(1)AE的基本概念:Auto Exposure即自動曝光,是相機根據外界光線的強弱自動調整曝光量和增益,防止曝光過度或者不足的一種機制。

可見,AE的輸入為當前影像的亮度值Y,輸出為sensor的曝光時間和增益,isp增益和鏡頭光圈(如果鏡頭光圈可調)。當AE algorithm得到當前幀的亮度後,便會與target Y做比較,然後計算出下一次需要調整的參數,以便讓影像的亮度越來越接近target Y,如下所示。

PS:target並非一個固定值,而是一個range,

(2)影響曝光的因素:

AE演算法的要求是「快,准,穩」。即要很快的能收斂到target附近,而且亮度要準確,收斂過程要平滑,收斂完成後要穩定。

影響AE演算法的因素圖片亮度的統計,AE target,AE table,收斂速度控制。

實際操作中調節的因素有:

  1. 調節曝光時間;
  2. 調節光圈大小;
  3. 調節Sensor的ISO感光度

(3)AE控制模塊:

(4)調節曝光的方法步驟和演算法:

A.讀入現在設定值所得到的亮度值;

B.經過AE weight table後得到我們想要計算的亮度;

C.將得到的計算值,趨近我們的期望值(如:135);

D.計算出一組新的設定值;

E.重複以上動作,直到亮度值在我們的期望值收斂範圍內(Example : 131~139)。

(5)曝光時間的控制:

因為Sensor本身並沒有時間的概念,它是通過pixel clock數和pixel clock的頻率來表示sensor曝光時間的。為了得到簡便的表達方式,就用曝光行數表示曝光時間了。曝光行數=pixel clock數/每條line的pixel數。 只需要知道sensor的pixel clock頻率和每行的pixel數(有效pixel+dummy pixel),便可以計算出任何曝光時間,sensor需要曝光多少行。

(6)sensor曝光過程:

如下圖過程可見,曝光是逐個像素從上往下進行的,當讀到圖中紅色塊時就說上面的五行已經曝光完成了,也說明sensor的曝光時間是5條lines。

(7)曝光量計算相關的名詞解釋和公式:

①AV是孔徑值:

AV = 2 * log2 (F number) ,F number是鏡頭的光圈F值,如F5.6,F值就是5.6。

②TV是時間值:

TV = - log2 (exposure time) ,exposure time是曝光時間單位是秒sec。

③BV是被攝景物的亮度:

BV =log2(B/0.3K) , B是景物亮度單位是Cd/cm2。

LV=BV+5。

④SV是感光材料的感光度值:

SV = log2(0.3S), ISO100的S值就是100.

⑤EV是曝光量:

則曝光公式為:

⑥AE table:

不同的曝光時間和ISO組合方式,表和圖示如下:

⑦AE收斂:

et是曝光時間;agc指sensor的感光度sensorgain即sensor的ISO值;iris是光圈值的大小。

收斂的概念就是無限趨近。

(8)AE中的問題:flicker,過曝、曝光不足、Flicher、AE peak、AE震蕩等。

Flicker:

現象:圖像因為sensor曝光時間不是光源頻率的整數倍導致圖像上出現Banding即明暗相間的條紋。

產生原因:

  • 曝光時間小於1/100秒,且曝光時間處于波峰時,圖片亮度比較亮
  • 曝光時間小於1/100秒,且曝光時間處于波谷時,圖片亮度比較暗

從能量的角度看,就是當sensor逐像素吸收外界能量成像時,外界能量有時大有時小,像素就有的亮有的暗。因此產生flicker現象。

解決辦法:

  • 所以只有曝光時間=光源周期的整數倍的時候,保證每個像素吸收的光能是穩定的。

才可以避免flicker。

國內市電,50HZ,

AE Peaking:AE的峰值,圖像亮度平穩時,突然出現亮度高的畫面。

AE震蕩:圖像亮度忽明忽暗。

測光模式:

①平均測光,取畫面亮度均值作為曝光依據,畫面主體、背景亮度差異大時,容易造成曝光過度或者曝光不足的現象。

②中央點測光(Spot Metering),僅測量中央很小範圍內景物的亮度作為自動曝光依據,

③多點測光(Multi-Spot Metering):簡單理解為點測光+記憶裝置,拍攝時使被攝體中不同的部位,先後位於取景視場中心進行點測光,照相機內的電子線路將每次的結果記憶下來,並按各點的平均值進行曝光。可兼顧畫面不同部分的亮度,精度高,操作麻煩。多點測光適合於拍攝風景、人像等靜止不動的物體,不適合拍攝動體

④中央重點測光,是平均測光與點測光方式的折衷形式,中央部分亮度權重較高,邊緣權重較低 能同時兼顧被攝主體和四周景物的亮度,因此對被攝主體的測光精度較高,尤其適合於拍攝帶風景的人物照片。但對於亮度不均勻或反差太大的場合,容易造成曝光過度或者曝光不足的現象。

⑤局部測光:佳能首創,中央重點加權平均測光和點測光方式的折中,測光區域較點測光大。

⑥分區式測光(Multi-Pattern Metering),又稱多幅面測光、多模式測光或區域分割式測光,主要原理是將畫面分成幾個區,先測取每個區的亮度,然後經過綜合計算,從而決定每個區域的測光加權比重,給出一個能兼顧各區的曝光值。從理論上講,分區式測光方式都具有自動逆光補償能力。

曝光相關名詞解釋:

①光通量(Φ)──單位時間通過某面積的輻射能量對人眼所引起的視覺強度。單位:流明。

亮度(B)──發光物體表面或被光源照明的景物反光表面,在人眼觀察方向所看到的亮暗程度。單位:熙提(坎德拉/平方厘米)。

②照度(E)──不發光物體被光源照明的程度,用單位面積上接收的光通量表示。單位:勒克司(Lux),即流明/平方米。

③曝光量(H)──底片單位面積所獲得的光能量,是底片面某點的照度E和有效曝光時間T的乘積。單位:Lux.sec。

④不同感光度的底片(膠捲),需要的曝光量也不同。合適曝光量的經驗公式是:

曝光量=n/S

其中S為底片的感光度(ISO單位),n為經驗常數(對彩色底片n=10,黑白底片n=8),對於ISO100的底片,合適的曝光量約為0.08~0.1 Lux.sec。

⑤Dummy line:是在幀間傳輸的時候,為了幀同步在一幀結束後增加的無信號時間,也是用pixel clock表示的,表示的是時間的概念。1幀應該是包含dummy line的,對於同樣的曝光時間,增加dummy line等於減少了曝光量,所以畫面整體亮度都會被拉下來。

⑥Dummy Pixel= Blanking pixel:啞元像素。是在把行傳輸出來的時候,行與行之間的一個時間間隙,用pixel clock表示的時間。

⑦Ev = et * agc * iris:agc和Iris指的是什麼?et是曝光時間;agc指sensor的感光度sensorgain即sensor的ISO值;iris是光圈值的大小。

⑧B=250Cd/cm2,Cd/cm2這個是什麼單位:亮度是指發光物體表面發光強弱的物理量稱為亮度(luminace),物理學上用L表示,單位為坎德拉每平方米或稱平方燭光cd/m2。

Cd/cm2和lux的換算:L=R×E;中L為亮度,R為反射係數,E為照度;光強度I坎德拉Candela(cd),光照度E勒克斯Lux(lx),光亮度L尼特Nit,光通量φ流明Lumen(lm)。

推薦閱讀:

Android 上最好的拍照軟體是什麼?系統自帶?Camera Fun Pro?Camera360?Vignette 還是其他?
isp和3a的聯繫與區別是什麼?
舜宇光學:相機模組龍頭
Android Camera 驅動開發入門必備知識有哪些?

TAG:AdobeAfterEffects | 攝影 | Came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