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車展:看改革開放40周年,第一屆北京車展
[愛卡汽車 汽車文化 原創]
很快,第十五屆北京國際車展就將在國際展覽中心新址開幕了,雖說叫做「新址」,但其也運營了足足十年,並承辦了自2008年以來五屆北京國際車展。縱觀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的這40年,單單在汽車工業的發展上,我們就飛速趕超。1990年,正值北京舉辦亞運會之際,中國的汽車產業也因北京舉辦的第一屆車展而扭轉局勢,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對於每個80後、90後來說,我們見證了祖國整個90年代的穩步發展,而作為90年代的「龍頭」,每一位中國人都在那年倍感驕傲與自豪。
北京亞運會是歷史上第十一屆亞運會,也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承辦綜合性的國際體育大賽。來自37個國家及地區的體育代表團,共計6500餘人參加了當年的賽事,同時他們也見證了中國的風采。
當年,來自長春電影製片廠的美術大師劉忠仁設計的熊貓「盼盼」成為了那屆亞運會的吉祥物造型,一時間各國間掀起了一陣「熊貓熱」。
亞運會的聖火從我國的最東、最南、最西、最北向北京彙集。圖為當時傳遞到天安門廣場的情景,火種運送車輛選取了最具民族色彩的紅旗轎車,說明當年人們早已有了「汽車標識」的概念。
其實從改革開放初期以來,中國群眾對於汽車就有了新的認知。它散發的溫度不再像是機器一樣冰冷,人們第一次對汽車有了渴望。雖然那還是自行車當道的時代,但屬於汽車的新氣息已經開始慢慢影響到了每位中國人。
80年代末、90年代初,北京街頭汽車的「能見度」還不是很高,很難見到私家車的身影。
在這其中,上海大眾桑塔納是最被人們熟知的。其實早在改革開放初期,就確立在上海實施汽車項目,桑塔納也是第一款大規模生產的合資車型。
80年代中期,上海已經舉辦過一次車展,這拉動了中國汽車的經濟,也讓更多的外國汽車企業看到了可持續投放的商機。因此,在1990年的北京,這種新奇的汽車展覽也如約而至地來到了首都,接下來的篇幅就讓我們簡單回顧一下這場可看待成中國汽車產業轉折點的盛會。
說到第一屆北京車展,就必須要講一講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這座建築竣工於1985年,是北京在80年代最主要的幾大標誌性建築之一。可以說它在1990至1999這十年間累積了大量國際資源。
80年代末期,改革開放10年的功效在汽車產業的身上得以穩步體現。隨著上海車展的成功,人們也堅信國人已經有實力在首都舉辦一次大規模的、能夠吸引外資關注的車展。
1990年7月初的一周,第一屆北京車展如約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行。在這個不曾有過類似展出的大城市,人們對其的態度就像7月份那火熱的天氣一般,熱情高漲。
作為當時國內汽車工業的縮影,汽車第一次在北京以商品、文化的角度面向了群眾,這樣的思想在當年很新潮,畢竟當時絕大多數人對於汽車的定位還是比較模糊。
反響熱烈、影響深遠
我不敢說第一屆北京車展究竟是不是成功的,但從各項數據來看,它確實將群眾對汽車的思考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層面。它是一屆值得人們深思的展覽,也是一座打通了中國汽車市場和國際汽車接軌的重要橋樑。
這是舉辦第一屆北京車展的場景,當時位於北京東北三環的國際展覽中心所處的地方還算比較偏遠,但卻由於車展的緣故聚集了大量的觀眾和車輛。
在展出規模上,有來自17個國家及地區、共計372家與汽車相關的廠商前來參展,包括70餘家國外企業。展出車輛達173台。
在當年,國外品牌帶來的展車來源比較雜,從圖片來看車型本身的保養狀態也不是很好,不過這卻讓不少民眾第一次接觸到了國外汽車的性能和造型設計,開拓了思路。
而在剩餘300家的國產品牌參展商當中,有很大一部分為小眾的汽車廠商,這也證明了在改革開放初期,確實有很多企業在試圖進軍汽車行業,利用現有的技術去製造汽車還是件很難的事情。
在展會現場,很多當時人們無比熟悉的車型也出現在了其中。比如當年滿大街常見的天津夏利(圖片並非來自第一屆北京車展)。
80年代中期,合資品牌廣州標緻早已形成了氣候,自然在那屆北京車展上也少不了它們的身影。
在國際展覽中心不足2萬平方米的展區內,僅僅6天的時間就接納超過10萬人次。
從7月3日到7月8日這6天的時間內,國際展覽中心第一屆北京車展上共接待超過10萬人次。這樣的數據足以證明,當年群眾對於汽車作為未來新鮮出行方式的一種認可,也加大了中國汽車產業投資的力度。展後,主辦方也確立了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制度,一直沿襲至今。
可以說,第一屆北京車展的舉辦如同上海在1985年的那次一樣,加大了北方城市汽車市場的需求,從而拉動了國內一部分企業去著手汽車行業的投資,以合資或自主的方式研發及生產。
隨後的日子裡,北京車展帶來的影響持續發散著「威力」。90年代初期,人們熟知的「老三樣」之中的捷達在1992年第二屆北京車展上首次出現在國人眼前,年底正式完成下線。
同年,神龍富康也在東風汽車襄樊基地下線,這也證明著中國汽車市場正式步入了全新、快速發展的時代。
編輯點評:合資品牌的快速誕生,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給國內汽車市場帶來的一針催化劑。雖然國內車展相比於國際車展起步晚了太多,但得以迅速發展,為國內汽車產業注入新鮮力量帶來了「後勤保障」。每屆北京車展都在展出規模以及參展商數量方面穩步提升,國際影響力也是越來越大,本屆北京車展,你期待什麼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