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成為終身學習者,從閱讀開始

4 月23 日是「世界讀書日」,是著名作家塞萬提斯、莎士比亞、維加3位著名文學大師的辭世紀念日,又是美國作家納博科夫、法國作家莫里斯·德魯昂、冰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拉克斯內斯等多位文學家的生日。

巧合之外,是人們對書籍的熱愛和對閱讀重要性的深層認識。

無論是年老還是年輕,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是患病還是健康,都能享受閱讀的樂趣,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作出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

未來世界需要終身學習者

終身學習(lifelong learning)即「一輩子的學習」,是一個在近幾年經常被提及的概念。

由於知識和科技飛速發展,經濟結構不斷轉型,知識的更替也更加迅速。

很多人發現,僅僅依靠一門技能度過一生已經變得越來越難,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更新技能,才能不被時代拋下。

互聯網和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正在將我們帶入一個前所未有的巨變時代。

科技發展曲線並不是線性形式,而是隨著成果不斷積累呈現出類似指數增長的狀態(exponentialgrowth)。

因此,未來三十年科技帶來的變化可能會遠遠大於過去三十年的總和。即使今天想像力再狂野的人也難以預測幾十年後的生活。

這就是我們要面對的未來,一個高速發展同時又難以預測的世界。

在這個過程中,無數的知識會過時,大量的工作崗位會消失,但同時可能會有更多新的職業機會出現。

《經濟學人》在最近推出的關於終身學習的特別報道裡面提到了技術發展對未來工作造成的衝擊。

隨著人工智慧以及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創造性較低的重複工作將會逐漸被機器取代(例如司機,銀行櫃員,各類中介,甚至包括初級翻譯),而創造性較高的崗位將會大量出現,例如設計師,程序員,經管類人才等。

面向未來的教育,需要培養的是具有「終身學習」能力的人才。

「終身學習」始於讀書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莎士比亞

我想像的天堂就是一座圖書館。

——博爾赫斯

「為學之道,莫先於窮理; 窮理之要,必在於讀書」。

——朱熹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無不強調讀書的重要性。

書籍是貯存人類代代相傳的智慧的寶庫,後一代的人必須讀書,才能繼承和發揚前人的智慧。

人類之所以能夠進步,永遠不停地向前邁進,靠的就是能讀書又能寫書的本領。這樣智慧的傳承也永無窮盡。讀書是事關人類智慧傳承的大事。

讀書分為兩種,一種是用來給孩子打精神底子的,一種是打完精神底子之後再讀的。

老師和家長們應該鼓勵孩子先讀那些打精神底子的書,那些書,是真正幫助孩子們奠定世界觀與人生觀的,是幫助孩子打好人生基礎的。

孩子良好閱讀習慣養成從出生開始

幾乎沒有兒童是自己學會熱愛書籍的。必須有人去引導他們走進這個美妙的文字世界,必須有人將他們領進門。

——奧維爾·普雷斯科特

你也許有說不盡的財富:

一盒盒的珠寶和滿柜子的金子。

但你永遠都沒有我富裕——

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母親。

——斯特里克蘭·吉利恩《讀書的母親》

猶太人非常重視孩子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已將閱讀神聖化。

他們不會把書櫃放在床的尾部,不能讓腳對著它,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是褻瀆,書櫃只能放在床頭的位置。

小孩剛懂事時,父母就將《聖經》塗蜂蜜讓小孩去舔,讓孩子意識到書本是「甜」的,從出生起培養對書的親近感。

其實,最新的腦科學研究表明,孩子的閱讀活動開始的越早越好,有些家庭會在待產包里放上第一本送給孩子的故事書。

孩子出生時,擁有1000億個神經元。這是大腦所擁有的所有神經元或腦細胞。

神經元必須發生大腦聯繫,以便學習發生,那些被重複和使用的聯繫成為永久性的;當聯繫不被使用時,它們分裂而後消失。這被稱為「神經性缺失」,即腦細胞的損失。

出生時,嬰兒的數十億個神經元或腦細胞已經形成了50萬億個聯繫或突觸。1歲時,嬰兒已形成1000萬億個腦細胞聯繫,這被稱為「突觸發生」,或神經聯繫快速發展。

當孩子擁有經歷時,大腦聯繫就形成了;當這些經歷被重複時,聯繫就成為永久性的。永久聯繫意味著學習發生了。

發生正確的經歷,才能促進語言和讀寫能力發展,而這些經歷需要從出生就開始。

家庭中父母、祖父母、年長些的哥哥姐姐都應盡量保證每天讀書給年幼的孩子聽。

0~3個月

出生時,兒童的神經元就為世界上每一種語言做好了聯繫準備。

這時孩子對閱讀的注意力是不穩定的。盯著圖畫看,顯得滿足而安靜的嬰兒可以視為在接受。如果嬰兒扭動身體,顯得不舒服或者哭,那麼成人可能應該停下來,下次再讀。

3~6個月

應該每天都有人讀書給孩子聽,孩子可以坐在大人腿上或者和大人坐在同一把椅子上,讓他們有機會看著書。

大人會談論書里的圖片,讀故事給他們聽。孩子眼睛會不時地盯著書中鮮艷的圖畫,或者伸出手拍書,或者把書放進嘴裡。偶爾會發出好聽的聲音,聽起來就像在試著模仿成人讀書的聲音。

分享閱讀是兒童期待的事,它給人以放鬆、溫暖和愉悅的感覺。

6~9個月

6個月時,神經性缺失就有可能發生,這時嬰兒不再能識別沒聽過的語音。

孩子可以有目的地參與到讀書中來,他們可以想要翻頁,有時開始表現出對以前聽過的那些書的偏好。

可以讓他們在小床和玩耍的地方接觸到書,還可以在浴缸里放一些防水的書。

9~12個月

1歲是學習語言最關鍵的時間。

在這段時間裡,語言耳道發展起來。嬰兒會傾聽和學習他們已經聽到的語言,不再感興趣他們從未聽過的語言,這些神經元也就不復存在了。

在孩子1歲時發展語言的敏感期,小寶寶需要聽到「書本語言」的聲音,這與通常的對話在語調、聲調、重音、連音,甚至是句法上都不一樣。

1歲的孩子在成人給他們讀書的時候,會表現出很強烈的參與,他們會搶著翻頁,或者含糊不清地說話,積極地在書里尋找在別處看過的熟悉的東西。

12~15個月

嬰兒開始自己坐在地板上讀書,經常聽人讀書的孩子能分得清書的正面、反面以及書有沒有拿倒。

把書和玩具放在一起,方便孩子自己拿書閱讀。

15~24個月

為孩子選擇他們能理解的歌曲、童謠、故事書,以促進其語言發展。

把書籍放到孩子經常活動的區域,廚房、卧室、衛生間、客廳等。

對18個月以下的嬰兒,硬紙板、塑料或者布做的顏色鮮艷的概念書比較合適。它們必須安全,邊緣是圓滑的,而且牢固得經得住咬和其他粗暴行為。

24~36個月

0~3歲,促使有關語言和讀寫能力的神經元建立聯繫並成為永久性的。

到3歲為止,因為缺乏語言經歷或語言環境而沒能適當發展的兒童已經有了風險。

在對較早開始閱讀的兒童進行的研究中,閱讀和語言的關係是非常明顯的。

比如,人們發現,相比較晚開始閱讀的兒童,較早開始閱讀的兒童在語言評估測試中的得分高。

那些較早開始閱讀的兒童更傾向於使用描述性語言和複雜的語言結構。

一位從出生後很早就開始閱讀的小朋友,在3歲看見第一場雪時,會說:「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在地上,彷彿蓬鬆的棉花糖。」在春天看見蝴蝶的時候,這個孩子說道:「瞧!蝴蝶在扇動翅膀。它們好像在與花朵共舞。」

研究表明,那些經常聽故事的兒童頻繁地發展更為複雜的語言結構,並能擴大辭彙量。

當孩子開始自己讀書時,仍然要堅持讀書給他們聽。給孩子讀故事書的傳統可以改為由孩子讀給家長聽。

除了讀書給孩子聽和讓孩子自己讀書,家庭還應該注意騰出時間來全家一起閱讀。圍坐在餐桌旁或客廳里,每個家庭成員讀著自己的書,這是一種愉快的讀寫活動。家長之間談論正在讀的書也是很重要的體驗。

美國幼教學會建議,在兒童幼兒園階段,要給孩子讀約1000本書,以幫助兒童掌握書籍概念,為後續正式讀寫做好準備。

推薦閱讀:

一個小故事
【正經的說點現實生活】畢竟是個正經沙發
所謂惡
CTB大事件|康復實驗學校實驗性教育

TAG:繪本 | 教育 | 兒童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