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希臘藝術覺醒

上一篇我們談到在非洲大陸上,埃及人依然堅守著千年傳統,從萬物「最有特色」的視角出發,整齊碼放著生硬的線條。北面,地中海的克里特島上,藝術更為風格活潑具有動態。當時,克里特島佔據著地中海千島中的中心位置,希臘本土的匠人也要仿製那裡的作品。

公元前1000年左右,一些來自歐洲的好戰部落崛起,征服了希臘地區。這一歷史進程不僅催生了《荷馬史詩》這樣的文學名著,也毀掉了大量寶貴的藝術品,並使希臘地區的藝術大幅倒退,其生硬粗糙程度更甚於埃及。

哀悼死者,幾何風格的希臘花瓶,約公元前700年:整齊的幾何圖案讓人想起埃及傳統;人物身體呈三角形,雙手抱頭象徵悲傷

但希臘的新主人沒有像埃及人一樣因循守舊,藝術的創新不斷湧現,至公元前500年左右,人們發現了「短縮法",開始在繪畫中應用,傳統埃及」最具特色「的視角逐漸被打破。

阿克琉斯與埃阿斯對弈,約公元前540年:當時繪製花瓶已經成為雅典重要行業;畫中荷馬史詩的兩位英雄正在對弈;人物姿勢較為自然,阿克琉斯只畫出了一隻手,埃及傳統「所想即所畫」的風格正在淡化;人物依然是側面像,眼睛依然是正面看去的樣子

辭行出征的戰士,約公元前510-500年:出征的戰士左腿正面面朝外,腳趾變成了五個圈,這是短縮法首次應用;地上的盾牌以側面而非經典的正面展示

創新的希臘人在該時期也率先用石頭建起神廟,為現代歐洲的建築風格奠定了基礎。希臘人模仿木質建築的搭建結構,以巨大的石柱圍起一片規則的矩形區域,在石柱上搭起大梁,又在大梁間橫過小梁,最後在其上建起坡狀屋頂。這種早期神廟的風格稱為「多利安(Doric Order)」,來自一支部落的名字。

雅典衛城帕特農神廟,約公元前447-432年:柱子從上至下逐漸變粗,好像被大梁壓扁,體現出屋頂的視覺份量;柱廊與三角楣飾的組合莊嚴而精緻,其後幾千年的歐洲建築史中,對於這種風格的效仿和改進無處不在

在雕塑上,從公元前700到前500年間,希臘人同樣取得了開創性的成就。

結構造型簡譜的神廟需要大量雕塑和浮雕裝飾,包括神廟四面的冠軍運動員,高高地環繞在建築內部的飾帶,當然還有祭祀的神明。不幸的是,雅典大部分雕塑已經被毀,留存至今的多是羅馬時代的仿品。

克利俄比斯和拜吞兄弟,約公元前615-前590年:姿勢依然僵硬,形似埃及風格;但下肢並非立正動作,膝蓋也出現了一些細節,藝術家已經在思考如何使雕塑更加接近眼睛裡的景象

帕特農神廟的雅典娜雕像,約前447-前432年,羅馬複製品:原雕像應為帕特農神廟內最重要的一尊雕像;據記載,負責神廟裝飾和雕塑的藝術家名為菲迪亞斯,雕像高約11米,木質身體,象牙皮膚,黃金裝飾,女神眼睛是彩色寶石,盾牌上的巨蟒眼睛裡也嵌著寶石

對比這尊仿品和上幅圖,短短的兩百年內希臘的雕塑藝術出現驚人的突破,同樣的變革埃及千年也未能完成。在真實性以外,希臘雕塑也開始以人物動作表達情感。對比下圖與前篇埃及「圖坦卡門與妻子」,希臘的藝術家已經逐漸掌握了這種技巧。

赫格索墓碑,約公元前400年:在赫格索的墓碑上,她坐在弧形支腳的椅子上,與侍女正在挑選收拾。二人衣衫垂墜,兩隻手臂也彎成一道弧線映襯著赫格索的同樣彎曲的右手,一副閑適的景象。

以視覺指引藝術,以藝術製造情緒,這就是希臘藝術的覺醒。

推薦閱讀:

古人見過鯨魚嗎,古籍里如何記載?
特異功能、法功滅火、鋁鍋傳功……80年代的氣功熱究竟有多瘋狂?
為什麼相當一部分中國網民素質這麼的差,應該歸咎於教育嗎?
為什麼中國的山海經和西方的希臘神話中,都出現了有關「人魚」形象的傳說?
如何取一個「民國風」的名字?

TAG:文化 | 歷史 | 藝術的故事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