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伏5年,三七互娛「類借殼」陽謀正徐徐揭開

斑馬消費 任建新

近日,三七互娛的一份控股股東減持計劃,令公司籌劃多年的「類借殼」陽謀,再度浮出水面。

三七互娛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吳緒順家族,將在5月1日開始的半年內,減持不超過6%的公司股份。

順榮股份,安徽蕪湖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油箱生產企業,在2014年底和2015年底分兩次收購遊戲公司三七互娛的全部股權,成功規避借殼上市審查,公司搖身一變成為遊戲概念股三七互娛,業績成倍增長,股價一飛衝天。

斑馬消費注意到,這個經典的「類借殼」案例,曾一度讓吳緒順家族登頂安徽首富,更讓三七互娛這個原來的頁游小廠商,成為中國僅次於騰訊和網易的遊戲小巨頭。

4月21日,三七互娛回復交易所問詢表示,李衛偉、曾開天(三七互娛「類借殼」前的實際控制人)將視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增持,也正在考慮出售油箱資產。

如果是這樣,一邊金蟬脫殼,一邊正式入主,那才叫全套啊。

一場資本運作一個家族「升天」

吳緒順家族選擇減持三七互娛(002555.SZ)不超過6%的股份,是大有講究的。

分批收購三七互娛股份時,吳緒順家族做出的承諾,除了所持股份鎖定3年,還包括解禁後每年減持不超過25%,以及維持實際控制人地位。

吳緒順家族目前持有三七互娛23.69%的股份,6%正好在減持上限以內。但是,即便只減持4.9%,就可能導致公司控制權生變。

不知到時,吳緒順家族要怎麼向證監會解釋。畢竟,吳家現在能隨手套現十幾億,當時也是使用了「類借殼」這樣的手段,在證監會那裡驚險過關。

安徽蕪湖,因為有中國第一家自主車企奇瑞,而聚集了200多家汽配企業,彼時還叫順榮股份的三七互娛,正是其中之一。

油箱業務本身並不好做,2011年上市的順榮股份,沒幾年就成了「殼資源」。其2011年-2013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38億元、3.09億元、2.5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069.2萬元、1287.05萬元、368.12萬元。

轉機很快到來。

2014年12月和2015年12月,完成定增後的順榮股份分別收購了三七互娛60%和40%的股份,收購總價近50億元。

三七互娛成為順榮股份的全資子公司,隨後上市公司陸續更名為「順榮三七」、「三七互娛」。

精巧的安排,讓公司規避了借殼上市。

借殼上市需要滿足兩個條件:標的資產總額大於殼公司,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

三七互娛當時的資產總額,遠超油箱生產商順榮股份。

完成收購後,上市公司原實際控制人吳緒順家族的吳緒順、吳衛紅、吳衛東分別持股11.64%、9.55%、9.50%,三七互娛原實際控制人李衛偉、曾開天分別持股23.01%、21.05%。

但是,吳緒順家族三人結成了一致行動人,而李衛偉、曾開天並無一致行動人關係,所以吳緒順家族繼續當家三七互娛。

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並沒有變更,故不構成借殼上市,但可稱之為「類借殼」範本,讓人不得不服。

油箱業務怎麼也比不上大熱的遊戲概念,三七互娛股價飆升,2015年5月甚至連續拉起8個漲停板,吳緒順家族一度成為安徽首富。

即使在後來的平穩期,吳緒順家族的身家也能達到百億規模。對於做油箱的順榮股份來說,這筆財富難以想像。

要知道,在收購三七互娛之前的2013年,順榮股份的營業收入2.57億元,凈利潤368.12萬元,截至當年年底的凈資產為7.38億元。

中國股市的造富運動,從來都那麼令人吃驚。

抓住窗口一家頁游小廠商躋身巨頭

如果說三七互娛「類借殼」讓吳緒順家族實現了財務自由,那麼,李衛偉和曾開天更看中的應該是,公司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從一家頁游小廠商,躍升為中國僅次於騰訊和網易的遊戲小巨頭。

斑馬消費梳理髮現,這個過程中,資本的力量無處不在。

2015年,三七互娛通過海外子公司無極娛樂參股韓國軟體公司EST,控股日本遊戲公司Braeve;2015年6月,通過無極娛樂收購韓國遊戲公司AZA;2015年8月,公司聯合東方星暉併購基金收購日本遊戲公司SNK,並獲得《拳皇》、《侍魂》、《合金彈頭》等經典遊戲IP。

2016年,通過子公司尚趣玩收購冠進環球。

2017年5月,完成對遊戲公司上海墨鵾和江蘇智銘公司的整體收購。

上述資本運作,多以定增為籌資方式。

這幾年中,三七互娛新設立的分子公司達數十家,公司業務已經不僅限於遊戲和油箱,還拓展到影視、動漫、音樂等領域。

2012年,被收購前的三七互娛的營業收入為5.87億元,5年時間增長了10倍。

不可想像的是,如果三七互娛沒有抓住2013-2015年的窗口上市,現在會怎樣?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就在三七互娛完成上市的半年後,證監會收緊了互聯網金融、遊戲、影視、VR四個行業的跨界定增。

遊戲行業的上市之路,被關上了半扇門。

這之後的2016-2017年,遊戲企業借道上市之路白骨累累,甚至有上市公司為了搭上遊戲概念「四戰四敗」,最終賣身,它就是同在安徽的德力股份(002571.SZ)。

遊戲企業IPO,僅有2016年5月過會的電魂網路(603258.SH)和吉比特(603444.SH),此後再無成功過會者。擬上市的遊戲企業排起了長隊,樂元素、檸檬維趣、華清飛揚等等,有些不得不轉戰港股和美股。

2018年以來,在風口上逍遙幾年的遊戲行業迎來了調整,監管趨嚴、對刷榜的整治、流量成本的上升、對精品爆款的極度渴求等,加快了行業的洗牌速度。

不過,被洗掉的已經不可能是三七互娛了。反而,隨著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優勢資源向頭部選手集中,三七互娛在中國遊戲行業二線梯隊中的位置,越來越重量級。

2014年前後那個「類借殼」的創意形成之時,三七互娛就已經坐上了火箭,其他東西,無論IP、創意還是渠道整合,其實都只是助推劑。


推薦閱讀:

「開局一隻鯤,進化全靠吞」,奇葩怪獸成了遊戲買量的新寵?
「托」的研究
從經典端游到爆款手游,《龍之谷手游》團隊到底做了什麼?
商女不知亡國恨,只是當時已茫茫
從2017年業績報告看「頁轉手」遊戲公司如何在頁游冷靜期尋找出路?

TAG:遊戲產業 | 手游運營 | 網頁遊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