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道工序做出的紅茶

懂茶帝,邀請專業人士為茶友答疑解惑。我們的原則是:不忽悠,不賣弄,不惡意攻擊,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觀、中立地回答您的問題。即使是一些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我們也會盡量做到客觀。

今天小懂隨茶山遊學班,來到「閩紅」三大工夫之一的坦洋工夫原產地——坦洋村。另外兩大閩紅工夫是:政和工夫和白琳工夫。

▲懂茶帝茶山遊學走進坦洋

如果不是親自來這一次,不會得知「工夫者,精心極致也」這句話真實的意義。

名副其實工夫茶

坦洋工夫紅茶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李宗雄老師,很自豪地向我們介紹,坦洋工夫之所以謂之「工夫茶」的製作過程。

▲李宗雄老師為大家講述坦洋工夫的製作工藝

坦洋工夫傳統製作工序從「分青」開始,要經過萎凋、揉捻、發酵、初焙、上拼配、篩分、撿剔、復火、下拼配、勻堆,共十一道工序。

其中萎凋、揉捻、發酵、烘乾最為重要。

1、萎凋

萎凋就是茶青脫水的工序,俗稱晾青。這是為了初步去除水分,使茶葉變柔軟,以便揉制茶葉條形。萎凋的時間一般在18~26個小時左右。

▲日晒萎凋

李宗雄老師詳細地向我們描述,萎凋之初,進入萎凋室,聞到的只是青味;等到6個小時後,會聞到蘭花香、蘋果香;18小時後,會有濃郁的蘭花香。

怎麼判斷萎凋的恰到好處,李老師也教大家一個小訣竅:揉成後不散開。

2、揉捻

揉捻是初步製作茶葉條形的工序

古人最早用腳踩的方式揉制條形,後來木製揉捻機發明後,就改由這種機器製作條形。

▲木製揉捻機

揉捻時間一般掌握在1~1.5小時,濕度控制在90~95%之間,溫度以25℃為宜。

3、發酵

發酵是為了使茶性發生變化,以達到祛除茶葉苦味、產生茶葉香氣的目的

發酵的環境要通風、乾淨;發酵時,茶葉鋪陳的厚度不能超過10公分;發酵溫度應控制在20~30℃之間,濕度應在90%以上。

發酵時間則要根據溫度而定,氣溫高,一般3個小時左右;氣溫低,在4~5小時之間。

▲坦洋工夫茶湯

李老師特意強調,在發酵的過程中「寧可不足,不可過度」,因為可以通過紅茶後期的發酵進行彌補。所以做出的新茶,往往有一種青草味,這也是坦洋工夫的特質之一。

坦洋工夫最好的標準是:三成茶黃素,七成茶紅素,茶湯中紅中帶黃。

4、烘乾

烘乾分兩次,第一次是毛火初焙,這是為了進一步控制祛除茶葉中的水分,用高溫阻止茶葉中的酶活性,穩定茶葉香氣。

然後進行20多分鐘的攤晾,發酵有些淺的可以多攤晾。

第二次稱為復焙,用足火,將茶葉水分進行再一次烘乾,茶葉水分標準是6%左右。

並且這也是一道提香工序,技藝高超的制師,往往能通過這道工序彌補前面加工過程的某些不足,照樣能讓茶葉呈現出迷人的香氣來。

全部的工藝總共36~40小時。

小懂今天和童靴們一起體驗了篩分、撿剔的步驟,看老師操作的很簡單,自己動手做起來太難了……

▲挑梗

▲篩分

坦洋工夫也有新工藝

李老師講完坦洋工夫的制茶工藝後,拿出五款坦洋工夫茶,讓同學們進行審評。當時小懂對其中一款的香氣印象很深,因為火味很重。後經李老師的告知,這是採用傳統工藝製作而成的。

▲坦洋工夫審評

他也說到,現在為了迎合更多人的口味,會採用新工藝制茶。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萎凋過程中採用烏龍茶的做青工藝,來提香;在發酵時,以空調控溫和採用輕發酵或變溫發酵,使紅茶香高味醇。

其實,坦洋工夫的經歷和九曲紅梅很相似,它也曾在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獲得金獎,也經歷過「紅改綠」,但通過有關部門的重視、愛茶人士的努力,瀰漫百餘年的芬香我們依舊可以品嘗到。

原創聲明:本文由「懂茶帝」獨家原創。如需轉載,不得刪減,並請註明出處。

懂茶帝,邀請專業人士為您答疑,可添加懂茶帝公眾號(hcyd321),或小懂個人號(hyn361),隨時隨地提問哦!


推薦閱讀:

品茶時,你想過什麼,想透過什麼?
川寧的哪種紅茶比較好喝?
茶葉界的2個大坑
懂茶帝怎麼樣?
當我們喝茶的時候,我們喝下的其實是些什麼?

TAG: | 紅茶 | 茶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