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德恩到穆倫到迪斯 ,轉型中的大眾還能穩住中國市場嗎?
有句話叫那些殺不死我的終將使我變得強大。在安全度過了排放門危機之後,大眾對這句話的含義可能更深有體會。如今面對「2025」戰略留下的重重挑戰,大眾終於開始調整好姿態面對未來殊死一搏。只是對於一家剛剛拿到全球銷冠王座的超級汽車帝國來說,任何一個小小的決定都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憂患意識驅使他們不斷修正前進的路線。
在我們都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大眾迎來了集團新掌舵人迪斯,一場史上空前絕後的轉型大幕迅速拉起。
改革不需等待
沃爾夫斯堡當地時間4月12日,大眾集團管理董事會和監事會確定了集團管理架構調整。現任大眾品牌CEO迪斯已經確認將取代穆倫擔任大眾集團新任CEO,立即生效。
集團CEO改弦更張標誌著大眾集團正式進入迪斯的改革時代,大眾迎來了史上最大力度架構重組。
據悉,大眾集團將設立6大業務板塊以及專門針對中國市場的業務組合,原先旗下12大品牌將被重新分為三大品牌集團:普通(Volume)、豪華(Premium)和超豪華(Super Premium)。
根據大眾高層透露,普通品牌包括大眾、斯柯達、西雅特,豪華品牌包括奧迪、超豪華品牌包括保時捷、賓利、蘭博基尼和布加迪威龍。
除了迪斯接任管理董事會主席之外,還包括:由原大眾集團全球職工委員會秘書長Gunnar Kilian接替Karlheinz Blessing博士,出任人力資源和組織業務負責人;保時捷CEO奧博穆博士(Oliver Blume)被任命為集團管理董事會成員;原集團採購部門負責人Garcia Sanz博士個人申請辭任集團職務,大眾汽車品牌管理董事會成員、負責採購業務的Ralf Brandstatter將臨時兼任Garcia Sanz博士的職位。
大眾集團調整架構的直接原因是來自股東的壓力,股東要求大眾簡化運營流程,這樣的業務拆分有利於大眾集團變得更加靈活和高效,應對汽車行業快速變化,投入新能源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
為何迪斯上穆倫下
迪斯在履新之後給全體大眾員工的一份郵件中表示,「我們肩負的這項新職責中最重要的任務是與我們的品牌以及您-我們的員工一起,我們需要加快並明確,特別是在電動汽車,數字化和移動服務方面。這正是我們將要做的。」
有分析人士指出,從迪斯走馬上任的新聞發布會以及發給大眾員工郵件中透露的消息猜測,此次大眾大規模調整直指「2025」戰略,目前大眾已經感受到了來自新能源、無人駕駛、車聯網等潮流拋棄的焦慮。雖然在智能化和電動化宣布了不少動作,但大眾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步伐顯然落後,高層已經對穆倫冥頑不化的態度頗感厭倦。
然而穆倫的退出並非是是其能力不足所致。在短短兩年的任職期間內,穆倫基本完成了對排放門的危機公關,使得大眾以最小的代價成功擺脫了危機的陰影。另外,2017年大眾集團在全球市場交貨量達到了1070萬輛,再次成為全球第一,集團全年銷售收入上漲6.2%至2307億歐元,在排放門和罰款的巨大陰影下,營業利潤仍然上漲17%至170億元。
在筆者看來,穆倫作為救火隊長,基本上做到了他能做的全部。客觀因素決定了穆倫不可能十分順利的推行集團改革進程,因為在穆倫的任期內,如何解決排放門帶來的負面影響才是首先要面對的難題。
對此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穆倫的臨危受命其實已經決定了他過渡者的身份。按照大眾汽車集團的制度,CEO的任期一般是5年時間,穆倫的任期應該是到2020年結束,對於他的離開,很多人都覺得商場就是如此殘酷無情,面對拯救集團的英雄,他上台時擔子有多重,被替換時就有多無辜。
按理說穆倫當年是從保時捷CEO的位置上被提拔到整個集團CEO,應該算是保時捷家族的嫡系。有資料顯示保時捷控制著大眾汽車50%的股權,是大眾汽車的最大股東。穆倫此時下台肯定是得到了保時捷家族的直接授意,這麼看來,穆倫因為某些事情失去最大股東的信任,想想文德恩當年是如何被排擠出大眾的,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與穆倫不同的是,迪斯並不是「始終如一」的大眾人,現年59歲的迪斯曾供職於知名零部件供應商博世,以及德國寶馬汽車集團,尤其在寶馬期間,雖然因多方面原因與寶馬CEO失之交臂,隨後轉投了大眾汽車,但這並不能掩蓋他對前瞻技術的戰略眼光,以及對公司運營至關重要的成本控制能力。
迪斯在作為大眾品牌CEO期間一直致力於推動電動車發展並建立了純電動品牌I.D.,提出了自動駕駛和移動出行服務將成為集團發展重點。同時,迪斯與工會達成協議削減了3萬個工作崗位,為集團節約了46億美元的成本。
另外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的繼任候選者中,迪斯被認為是離排放門醜聞最遠的一位。時至今日,排放門的陰影並未完全散去,穆倫此前曾對媒體表示,做大眾集團CEO相當於一條腿已經進了監獄,幾乎沒有人能撇清與醜聞的聯繫。迪斯因為大眾「血統」並不純真,清白的身家反而能他在漩渦中置身事外。
而且,在大眾品牌重新調整的過程中,迪斯快速實現本質轉變的嚴謹性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這一成就使得他註定將成為大眾集團「2025」戰略接下來的執行者。
重組!全面發力中國市場
迪斯上任之後首先對集團進行了業務重組,大眾正式進入「6+C」時代。「6」代表六大業務領域,「C」代表中國。
把中國市場單獨拎出來說明了其對大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從大眾最近公布的企業一季度銷量數據來看,大眾集團在全球範圍內交付新車268萬輛,同比增長7.4%,其中,在中國市場的交付量超過百萬,增幅突破10%。單單一個中國市場就佔到了大眾所有銷量的37%,中國市場再次展現了驚人的潛力,稱作大眾的救命稻草絲毫不過分。未來十年中國市場在大眾帝國版圖中的地位絕對無可撼動。為此,今年大眾將推出多款全新車型並對部分車型完成換代。
3月23日,大眾發布了6款重磅SUV並表示2018年其在中國的SUV車型數量將從之前的4款增加至8款,到2020年,大眾汽車品牌將推出包含至少12款車型的SUV陣容,而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都將擁有更為豐富的SUV產品序列。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作為2017年國內乘用車銷量的第一和第三位,在此之前的產品序列中SUV佔比遠低於行業,其中一汽大眾更是尚無一款SUV車型。依託自身出色的產品競爭力和消費者對於品牌的極高認可度,大眾後續推出的SUV車型有著極強的銷售潛力。
另外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雙積分」政策,此前在新能源領域幾乎一片空白的大眾也將從今年開始逐漸完成對這一市場的產品布局。
此前大眾汽車的e-Mobility模型線負責人Christian Senger表示,「中國即將出台的規定將刺激整個全球新能源市場。現在只要在本地生產新能源汽車,企業就能得到補貼,市場能否成功取決於政府的信心。」
此後,大眾進口汽車新e-Golf正式上市,大眾汽車在中國的電動汽車戰略也再進一步。新e-Golf是繼e-Up之後,大眾進口汽車引入國內銷售的第二款純電動新能源車型,如果說e-Up是大眾對中國市場的投石問路,那新e-Golf將被寄予更大的希望。
而在新能源國產車型方面,大眾與江淮合資的首款純電動汽車已經出現在了工信部最新一批機動車企業及產品公告上。這款車將採用「思皓」品牌,英文名稱為「SOL」,車體帶有「江淮大眾」字樣。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江淮與大眾會利用各自的優勢,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進行全價值鏈的合作。
另外在針對產品配套方面,大眾中國總裁海茲曼博士在天津考察項目進展時表示,大眾計劃今年在天津投產新能源汽車電機,項目整體預計年產能達到12萬台,率先應用在大眾在中國投產的第一批電動車型上。從目前的規劃來看,首批實現國產的純電動車將包括一汽-大眾投產的高爾夫純電動版、上汽大眾朗逸純電動版以及一汽-大眾奧迪的首款純電動SUV——C-BEV。
根據大眾「2025」戰略,其2025年計劃推出至少30款純電動車型,年產量在150輛左右。今年年初,大眾與寧德時代達成合作,寧德時代成為接下來大眾純電動車項目的動力電池供應商,加上在大眾天津工廠投產的配套動力電池,未來大眾的國產電動車將實現超高的國產化率,同時也可完成即將實施的新能源積分政策。
英雄惜英雄
穆倫和迪斯被歷史的車輪先後推上前台,兩位強人都在不同場合表達了對對方的肯定。英雄難免惜英雄,只可惜造化弄人,時代賦予你重任之後又將你拋棄。筆者相信穆倫完全有能力在剩下的兩年多任期中帶領大眾走向另一個高度,只是沒人願意再給他時間豪賭。未來大眾將何去何從我們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中國市場繼續保持強勢增長,大眾就一定能續命。畢竟背靠這樣一座超級靠山,再黑的黑天鵝也能最終成功避險。慶幸的是,擅長搞內部派系鬥爭的大眾,還不敢忽略中國市場發生的變化。
推薦閱讀:
※大眾鐵心要做全球霸主!全新SUV不足30萬,配發光車標比賓士漂亮
※本以為途昂就夠帥,大眾這款更讓人無法抵抗
※大眾道歉 賓士失控 德系車的江河日下
※八一八大眾帝國的宮斗戲
※汽車史上最尷尬的召回,樓蘭的老底被揭開了怎麼辦呢?
TAG:大眾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