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的粒子互補原理

《道德經》很多人都讀過,但是說起粒子互補原理,就是屬於比較艱澀難懂的物理學範疇了。

與海森伯提出不確定關係同時,丹麥諾貝爾獎獲得者尼爾斯·亨利克·大衛·玻爾(1885.10.07~1962.11.18)於1927年提出互補原理。

玻爾的互補原理首先來自對波粒二象性的看法。

波和粒子在同一時刻是互斥的,但它們在更高層次上統一。

光和粒子都有波粒二象性,而波動性與粒子性又不會在同一次測量中出現,那麼,二者在描述微觀粒子時就是互斥的;另一方面,二者不同時出現就說明二者不會在實驗中直接衝突。同時二者在描述微觀現象,解釋實驗時又是缺一不可的。因此二者是「互補的」,或者「並協的」。

互補原理與不確定關係是量子力學哥本哈根解釋的兩大支柱。

互補原理是玻爾在1928年提出的。

而玻爾在1937年訪問中國時發現了道家的太極圖,為互補原理找到了哲學上的基礎。

因為道家的太極圖中的陰陽,就是處在對立的統一的關係之中,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進一步探索更讓他震驚萬分,他煞費苦心對光到底是什麼所作的闡述,老子早在2500年前就提出了「萬物負陰而抱陽」(即陰陽互補),「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概念的相對性)、「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有無相生)等互補思想。

從此,玻爾就與道家結下不解之緣,他說:「我們在這裡面臨著人類地位所固有的和令人難忘的表現在中國古代哲學中的一些互補關係。」1947年,玻爾設計了他的哥本哈根學派研究所圖徽,其中心是伏羲黃老的「太極圖」,同時還加上了「對立即互補」的銘文。1949年,當他被丹麥王室授以勳章時,他說:「我不是理論的創立者,我只是個得道者」,而且要求把太極圖作為榮譽證書的背景圖。

這些表述,把道德經和粒子互補原理聯繫起來,在我們現在看來,也是比較抽象的。

那麼我就具體的來分析一下吧,看《道德經》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關於這段話的最直接的翻譯,如下: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說明的,它並非普通的「名」)。「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從「有名」的奧妙到達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

如果有了相對性的概念之後,超越道本身,名本身,我們看到了更深層的宇宙真相:

自然的法則是能夠被人歸納總結成規律的,但被人們歸納出來的規律是含有相對性的,所以不是常久不變的、全面適用的規律。

世上的萬物萬類是能夠被人們分門別類的,但被人們劃分的類別是含有相對性的,所以不是常久不變的、全面適用的類別。

宇宙最初的時候是混沌一體的,沒有類別,沒有相對性的。當宇宙出現相對性後,萬物就因此而生。

所以人要經常從無相對性的角度,去觀察自然法則的原理。從有相對性的角度,去觀察自然法則的展現。

無相對性和有相對性,本來都是同一個東西,只是在相對性變幻後而表現的不同形式。

相對性的【變幻】之中又再【變幻】,就是一切法則和事物的出處。

繼續深扒一下,用互補性的思維:

道和名是一對互補關係,

可道,不可道,也是一對互補關係,

可名,不可名,也是一對互補關係,

有,無,也是一對互補關係,

非常玄妙,環環相扣。

量子力學,繞不開道德經,繞不開陰陽。


推薦閱讀:

粒子物理簡史
論粒子能量、質量、電荷的本質聯繫及其引申意義——萬物之理初探

TAG:道德經 | 粒子物理學 | 高等量子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