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經歷可以告訴我們什麼?
做過諮詢的同學還會記得被詢師詢問0-6歲時的你是誰照顧的、是否與母親分離過、最親密的照顧者是誰、甚至還要問母親的孕期情緒、生產方式等等時的困惑嗎?
原因是什麼,先做二道選擇題。
引用Nancy McWillams的例子:假如他有不正當的婚外情,他非常痛苦前來求助。請問他的痛苦會是哪個原因:
A. 因為有了新歡而激起了強烈的本能衝動(失去自我);
B. 潛意識知覺到出軌事件將嚴重威脅我的安全、名譽和家庭;
C.因為出軌,我正經受自己的道德觀懲罰。
再如,當一個人抑鬱的時候,感受到什麼的痛苦:
A. 認為自己罪大惡極,已無藥可救;
B. 感到絕望和空虛、被遺棄;
C. 相信追求過多的快樂是危險的。
1.共生期——毀滅焦慮
如果他感覺的到更多是A[因為有了新歡而激起了強烈的本能衝動(失去自我);認為自己罪大惡極,已無藥可救],那麼諮詢師可能會尋找:
0~1.5歲處於共生期的嬰兒。弗洛伊德把這個階段稱為口欲期,用嘴表達、探索、享樂,不能區分母親與自己。還有艾里克森的「基本信任與不信任」的衝突、沙利文的「我與非我」的紊亂、萊恩的「本體非安全感」等形容嬰兒尋求存在感的術語。
而安娜弗洛伊德(對,弗洛伊德的女兒)將之稱為本我焦慮:對本能力量的恐懼(在心理發育早期的共生期,可能會感覺到自己無所不能,存在著自己即世界、自己即上帝的錯覺和假象,當無限的幻想過於強烈時而產生的自然恐懼),感到自己處於絕望的境地。
Nancy McWillams認為在這個階段存在毀滅焦慮:他們會害怕自我會被另一個自我壓制和吞沒並感到自已不再存在而生產恐懼,這種情況往往是心理防禦機制失效的時候,如害怕建立親密關係如不怕戀愛、結婚,或者急性精神分裂狀態。——害怕失控的狀態。
如果在這個階段發生固著,求助者常常對自己的思維是來自內部自我還是外部環境混淆不清,現實檢驗容易出現問題,情緒調節非常困難。他們會用一種含糊或概括的方式去描述生活中的主要人物,對自身的基本特徵會困惑,如自己是男還是女性、同性戀還是異性戀、善良還是險惡。Nancy McWillams稱之為精神病理性人格階段,更適合支持式的諮詢形式,如表達同情理解,給予希望與改變困境的建議。
例子:一個女孩描述自己被上司批評後感到如何難過,諮詢師支持式的表達「我能理解那是多麼令人煩惱的事,你一定感到自己難以忍受這樣的憤怒和傷害,我希望你能設法控制自己的工作情緒,那樣你的上司就不會變本加厲地批評你。」更能共情到求助者真正的感受。
2.分離個體化期——分離焦慮
如果他感覺的到更多是B(潛意識知覺到出軌事件將嚴重威脅我的安全、名譽和家庭;感到絕望和空虛、被遺棄),那麼諮詢師可能會尋找:
1.5~3歲處於分離個體化期的幼兒。弗洛伊德把這個階段稱為肛欲期,如廁訓練經常象徵著幼兒自然天性與社會規範要求之間的第一個衝突,即幼兒自主意願與父母意願的強烈對抗的兩難期。諸如瑪勒說的患者將體驗到雙重衝突「親近與迴避」、艾里克森的「自主與羞恥」、沙利文的「好我對壞我」、瑪斯特森的「陷入抑鬱與放棄抑鬱」、肯伯格的「變化的自我狀態」。
安娜弗洛伊德稱之為「自我焦慮」:即信號焦慮,當身處於過去情景相似的當前情形時油然而生的恐懼感,來自於兒童曾經歷分離並且擁有記憶能力時的焦慮體驗。
Nancy McWillams認為在這個階段存在分離焦慮:分離時激起強烈的嬰兒期分離恐懼的潛意識記憶痕迹,感到部分地喪失自我,當缺乏依附對象時會感到空虛與不真實。分離焦慮會導致嚴重退行及敵對情緒,甚至出現衝動性自殺。
如果個體在這個階段固著,如同嬰兒的無助感和嚮往自主之間的鬥爭不斷加劇,自我的存在不斷壯大一樣,諮詢師能感到來訪者非常強烈的反移情(敵對、詆毀、拯救幻想),並且以非好即壞的角色出現在求助者的想像世界裡。求助者的現實檢驗能力尚可,但較難產生認同,經常出現否認、分享、投射的解釋問題方式。Nancy McWillams稱之為邊緣型人格階段,適合採用表達式的諮詢方式,如表達諮詢師感受、來訪者感受、反移情的感受。
例子:一個女孩描述自己被上司批評後感到如何難過,諮詢師表達式的表達「當你感到我不能理解你的工作環境時,你非常生氣。當我同情你的時候,你又指責我對解決問題無能為力。當我建議你試著努力使事情好轉時,你又感到我在批評你而氣憤,我感覺,我無論我怎麼做都是錯的——這可能同樣反映出你在生活中也同樣感覺到怎麼做都是錯的。」更能共情到求助者真正的感受。
3.俄狄普斯期——超我焦慮
如果他感覺的到更多是C(因為出軌,我正經受自己的道德觀懲罰; 相信追求過多的快樂是危險的),那麼諮詢師可能會尋找:
3~6歲處於性別意識敏感期的幼兒。弗洛伊德把這個階段稱為俄狄普斯期,兒童漸漸理解父母間存在一種自己無法步入的關係,對父母的性生活充滿複雜的幻想與妒嫉體驗,行為與思想分離過程還未發育成熟的兒童可以通過認同父或母可以有效緩解焦慮。
安娜弗洛伊德稱之為「超我焦慮」:指害怕因渴求不可接受的事物而招致懲罰,某種程度上反映出俄狄普斯期認同方面的成功,而導致對戰勝認同對象的恐懼。
Nancy McWillams同樣認為在這個階段存在超我焦慮:包括對害怕因不能接受的性、攻擊、和依賴衝動而受到懲罰,即使沒有威脅到自我認同但也會嚴重損害自身的「完美感」,成功時會感覺到戰勝了父輩從而變得焦慮(常常會幻想到死亡與報應)或潛意識中期望自己的舉動將受到懲罰。
如果個體發展到此階段,能與客體對象建立穩定關係、感知自己與他人的複雜性、對困惑的容忍、觀察自身情感活動的能力、自我檢點及自我責任感。這類求助者對現實檢驗能力出色,能體諒他人,當談起生活中的主要人物時往往非常生動、全面。俄狄普斯期的個體具有強烈自我感,同時又能清楚意識到自己痛苦的人,諮詢師往往會對之產生正性的反移情。Nancy
McWillams稱之為神經症性人格階段,適合採用暴露式的諮詢方式,如自由聯想。 例子:一個女孩描述自己被上司批評後感到如何難過,諮詢師簡單地問「你上司的行為讓你聯想到了誰?」更能幫助到求助者尋找答案。重要術語解釋:
1.固著: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如果在性心理發展的某個階段得到過分的滿足或者受到挫折會導致固著,固著將導致無法正常地進入性心理發展的下一個階段。固著在心理學上,是指一種對刺激的保持程度,或不斷重複的一種心理模式和思維特徵。
2.俄狄浦斯情結:出自希臘神話中,王子俄狄浦斯違反意願,無意中殺死生父,娶母為妻。弗洛伊德以此來描述性器期出現的兒子依戀母親、害怕父親的情況。男孩女孩都可能有俄狄浦斯情結。
3.本我、自我與超我:1923年,弗洛伊德提出本我、自我與超我概念,以解釋意識和潛意識的形成和相互關係。「本我」(完全潛意識)代表慾望,受意識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識)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識)是良知或內在的道德判斷。
20180418
讀Nancy McWillams《心理發育評估:弗洛伊德理論及其臨床應用》小結
推薦閱讀:
※小時候很聰明、通靈,學什麼都快,為何不知不覺中,腦子變笨了,再也找不到哪種輕鬆、聰明的感覺了?
※《口袋妖怪:GO》怎麼就火的一塌糊塗?
※你容易自責的性格,你所受過的傷害,It』s not your fault。
※人只有在抑鬱的時候,才願意思考
※自己在家如何做灌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