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溯源

近年來,青少年犯罪的比率逐漸增加,並有多元性、集體性、暴力性、享樂性、墮落性與低齡化的趨勢與特性,此一現象著實令家庭、學校、社會憂心。

影響青少年犯罪行為因素很多,其中最常被提出的有: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及同儕因素。根據73-77年【台灣地區各地方法院少年刑事案件即管訓事件犯罪原因】資料顯示,以家庭因素為歷年之冠。

台灣高等法院統計室亦指出,青少年犯罪的因素中以家庭因素占首位,其次為社會因素(以交友不慎及環境不良為主因)、青少年生、心理因素與其他。

由上圖可明顯發現,家庭因素為影響青少年犯罪的首要原因。據研究,青少年犯錯可能性與父親管教子女方法過分嚴格或不規律、督導不當、冷落或仇恨以及家庭氣氛疏離有關。

而在少年犯的社會背景調查上,父親行為違法不道德、酗酒、情緒困擾、工作不定、人格行為不足為典範等因素對少年犯影響重大。

在品川不二郎所編的《青少年犯罪研究整合分析》中,對於青少年犯罪的父母管教態度上的研究有如下結果:

◆ 犯罪青少年的父母比較容易出現拒絕、嚴格、矛盾與分歧的態度,其中尤以拒絕的態度最明顯。

◆ 【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使許多父親將管教子女的責任推給母親。但研究結果顯示,不願意管孩子也是一種管教態度,是一種【疏離、拒絕】的管教態度,此一態度反而對孩子產生最大的負面影響。

對男性青少年而言,父親的影響力尤大於母親。因此,天下的父母只能思考【如何管教比較好?】而不能不管。

◆ 父母親在【控制】程度上的差距,對青少年偏差行相當重要,此差距愈大,一般違規犯過行為、攻擊行為、間接異性行為、及不當財務行為愈多。

◆ 犯罪少年的父親比較常處罰少年。

◆ 犯罪少年的父親比較嚴格。

◆ 犯罪少年的母親比較寬鬆。

◆ 犯罪少年的父親比較常以處罰威脅孩子,最後卻又沒有做到。

◆ 當孩子做錯事時,犯罪少年的父母親皆較少震怒或發脾氣,但卻又皆不能原諒孩子。

◆ 犯罪少年的母親比較少誇讚孩子。

◆犯罪少年的父母大都有很強的無力感。

整合以上分析,下列幾種態度值得注意:

1、【拒絕、疏離、忽視、冷漠】方面的態度可能最容易造成青少年偏差或犯罪行為。

2、【過度嚴格、專制權威、好用處罰】方面的態度也很容易造成青少年偏差或犯罪行為。

3、【前後矛盾、父母分歧、缺乏原則】方面的態度也對青少年偏差或犯罪行為有重要的影響。

換言之,什麼樣的父母管教態度比較能避免青少年產生偏差或犯罪行為呢?

心中有愛且勇於表達,

民主尊重但謹守原則,

原則前後一致且父母態度一致,

孩子正面行為多給於鼓勵,

製造親子相處時的正面氣氛。

在家庭關係的研究方面,家庭氣氛、家庭團結與認同愈佳或家庭穩定度愈高,則青少年犯罪行為愈少。亦即家庭關係品質差,偏差或犯罪行為就愈多愈嚴重,父母若虐待兒童,則更是製造孩子偏差及犯罪行為的一個極危險因子。

其次,在研究中亦發現,就影響偏差及犯罪行為而言,親子關係較同胞手足關係來的重要,父子關係至少與母子關係同等重要或甚至更重要。

因此加強親職教育,尤其是父職教育,是減少青少年犯罪極重要的課題。讓父母對子女能充分發揮正面的影響力,共同塑造良好的家庭氣氛。


推薦閱讀:

孩子的人生起跑線是什麼
想了解孩子的繪畫作品是什麼?不懂提問也許就扼殺了孩子的創造力
「思塾講壇」說說減負那些事 之三 三點半難題難在哪兒?
夫妻不和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孩子偷拿外面的東西?你的管教方法影響他一生

TAG:家庭教育 | 情感 | 兒童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