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大師年度力作,這部燒腦英劇懸疑上線
阿加莎·克里斯蒂
近現代的三大推理文學宗師之一
是最為我們熟知的著名女作家
根據吉尼斯世界紀錄的統計
她是人類史上最暢銷的著書作家
只有《聖經》和莎士比亞作品銷售量在她之上
從26歲到85歲
她一共創作了110部作品
這些作品幾乎全部都被改編過
有電影、電視劇、廣播劇、舞台劇、動畫,甚至遊戲
▲根據阿加莎著作《捕鼠器》改編的經典話劇在中國上演
▲1988年根據阿加莎和別人合著的偵探故事製作的電子遊戲
改編的影視類作品
更是多得數不清
這個跨越了一個世紀的超級大IP
不知道養活了多少編劇,演員和製片人
▼
▲阿加莎的經典作品總是被翻拍翻拍再翻拍
阿加莎的第一部電影改編是1928年的[奎恩先生的到來]
這部電影是根據小說《神秘的奎恩先生(The Mysterious Mr. Quin)》改編的黑白片,在此之後,電影改編就幾乎保持著一年一部改編的速度持續增長。電影改編最有名的,當屬1957年美國拍攝的[控方證人],一口氣拿下了六項奧斯卡提名。
電視劇改編比電影稍晚,第一部是1937年的[蛛網]。
▲圖為1960年英國拍攝的電影版
由於各方面條件的限制,電視劇製作一直到80年代才開始井噴,其中拍得最出彩的,當屬阿加莎的老家——英國的各大電視台拍攝的劇集。電視劇時間長,集數多的特點剛好為阿加莎的長篇小說改編提供了用武之地,於是小說里三位堪比「福爾摩斯」的偵探登上熒屏,成了家喻戶曉的電視明星。
[大偵探波洛]是最廣為人知的電視劇集之一,這部劇1989年首播,2013年完結,共十三季,絕對的長壽劇。波洛在阿加莎的第一部小說中出場,一直到她二十多年後創作的小說[帷幕]中才「死去」,是她最喜歡的角色之一。
波洛之後,就是我們的名偵探馬普爾小姐。BBC拍攝的[馬普爾小姐]從1984年開始播出,到1991年一共播出了三季,將馬普爾系列中的12部長篇小說全部改編。這一版的[馬普爾小姐]90%以上的劇情都是直接遵循小說情節改編的,在小細節方面也全面體現原著風格,比如緩慢的英倫鄉村節奏,主角和配角裝帽子,擦拭碗碟的動作,音樂和插圖等等。這種完全古典的創作手法和還原原著的精神,在當時廣受讚譽。
後來,和BBC長期競爭的ITV在2004年又推出了新版[馬普爾小姐]。
▲歷年馬普爾小姐的扮演者
最後一位偵探其實是一對夫婦:湯米和塔彭絲。這次是ITV率先在1983年拍攝了[湯米夫婦探案記],一共10集,走喜劇路線。後來跟上的BBC在2015年拍攝了全新的[湯米夫婦探案集],把二戰背景改成了冷戰抗蘇大冒險,倒也顯得有趣。
▼
阿加莎的小說題材雖然極其適合進行影視化改編,但要改好她的作品可不容易。阿加莎的作品故事線都做的非常圓滿,再加上「看不到結尾就不知道兇手"的情節排布,如何把一個好故事「拍」出懸疑感是很重要的。有的導演想要展示新意或者秀技術,脫離了原作氣質,就很容易砸鍋,比如2017年的[東方快車謀殺案]。
近兩年能把阿加莎的小說拍好看的,還要看BBC。從[神探夏洛克]開始,BBC就在燒腦、反轉、懸疑的路上一去不復返了,[黑鏡][9號秘事][誰是兇手]這些迷你劇帶領著英劇一騎絕塵向前沖,把這兩年略顯沉滯的美劇甩在後面。
2015年,在阿加莎·克里斯蒂誕辰125年之際,BBC為觀眾獻上了迷你劇[無人生還]。瞬間火遍網路,還獲得了一水的好評。
BBC沒有拍以往大家都熟知的波洛先生、馬普爾小姐,而是選擇了」非系列「的偵探故事,單純地講某一個特定的離奇案件。我們都知道阿加莎在偵探小說領域創作出了」鄉間別墅派「,即若干人,通常為5-15人,在一個較為封閉的壞境中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發生了命案,兇手常常是特定關係人中的一個或幾個。
[無人生還]繼承了早年BBC拍攝[馬普爾小姐]時「尊重原著,追求細節」的創作態度,再加上現代的細膩的拍攝技巧,全方位的展現了「鄉間別墅派」的純正英倫風,保證了英式懸疑劇的高質量。
▲精緻的鏡頭和對人物的打磨
BBC在拍攝[無人生還]時同時拿到了阿加莎作品的其他版權,列出了一個「七年計劃」:在每年聖誕節的時候播出一部阿加莎作品改編劇。於是在2016年,小說《控方證人》也被搬上了熒屏,該劇用現代化的視角講了戰爭和人心,同樣獲得高分好評。
然而17年的聖誕改編版卻遲遲沒有露面
由於主演艾德([緋聞女孩])的性侵醜聞
該劇被叫停進行重拍
直到2018年4月1日才開始在BBC播出
這次改編的
是阿加莎最喜歡的兩部作品之一
依然由[無人生還]和[控方證人]的團隊打造
這就是
[無妄之災]
▼
除了靠譜團隊,還有全明星陣容。有比爾·奈伊([真愛至上]和[加勒比海盜])、馬修·古迪([傲骨賢妻]和[唐頓莊園])、埃莉諾·湯姆林森([摯愛梵高])加持,各路明星一齊上陣打造的本劇,演技和質感絕對讓人毫無懷疑。
目前該劇只播了兩集,卻一路飆上8分,讓各位觀眾欲罷不能。連英國媒體都直稱阿加莎的作品在BBC的改編之下才是最安全的。
和BBC的一貫傳統相同,這部作品也是按照原著的情節展開的。
時鐘緩慢地走向九點,一位富有的女慈善家瑞秋在家被人謀殺,丈夫和僕人發現了她,她的小兒子傑克卻不知所蹤。
之後警察發現,犯罪現場的兇器上滿是傑克的指紋,於是傑克被帶走,卻在監獄內意外死亡。
18個月後,在丈夫和自己秘書的新婚之際,一位自稱博士的精神病人來到這棟豪宅,說自己要給傑克做無罪成名,洗刷冤屈。
於是這個大家族的人瞬間陷入恐慌之中,既然小兒子傑克作為替罪羊死去,那麼兇手一定另有其人,而且就隱藏在一家人中間,互相的猜忌和包庇瞬間蔓延開來,原本風景如畫的小鎮變成了不明真相的恐怖現場……
原來,看似相愛平和的一家人其實並不親近。被害的女主人因不能生育,領養了很多孩子。這些孩子外表不同,性格各異,卻都對母親有著足夠的恨意。
大女兒瑪麗憎恨母親沒有給自己完全的關照,二女兒蒂娜因為自己的膚色憎恨自己在家備受歧視,最小的女兒看似乖順卻一直對母親抱有謀殺的心思,大兒子有自殘的傾向,小兒子是一個不服管教的小混蛋。每一個都充滿殺氣。
連丈夫和他的秘書情人,瑪麗的丈夫,為官不正的警察,甚至默默無聞卻耳聽八方的女僕,都有謀殺的嫌疑,兇手究竟是誰?這個問題在這個家族中層層籠罩,在每個成員身上都留下印記。然而在眾人找尋兇手的過程中,離奇的死亡再次發生,成員之間開始自相殘殺,整個家族大廈將傾……
▼
本劇將在4.16號開放第三集,到時候犯罪元兇可見分曉,這些各懷鬼胎的人物心中所想也將見分曉。
阿加莎的所有作品,都在探討一個話題——人性之惡。所以她才會使用「鄉間別墅派」這樣的設定,讓所有人正面對抗,用美景襯人心,展露他們惡的本質。所以在這部劇里,BBC做得足夠精緻,「鄉間」和「別墅」美不勝收,讓人又不禁想到掩蓋在美麗表皮之下的罪惡。
毋庸置疑,這個故事裡每一個人都是有罪的。他們嫉妒,憎惡,仇恨,控制著別人,用無法滿足的慾望交織成一張巨大的犯罪網,他們每個人都很痛苦,於是也要糾纏他人和自己一起深陷痛苦不能自拔。
因此,劇中用了很多對稱的鏡頭,看起來莊嚴肅穆,彷彿在給諸有罪之人審判,又彷彿用一種極其工整的詭異,在表現美麗外表下的腐敗,傳達懸疑之感。
還有一些小的細節,每個鏡頭都彷彿再說,你猜誰是兇手,可能是他,可能是她,也可能是他們,每個人都講得通。真的是深得阿加莎真傳了。
甚至可以這麼說,在這部劇里,猜不猜得到兇手是誰並不重要,這本來就不是一部破案劇,阿加莎和影視語言帶著我們,觸摸到人性的最深層和潛意識。
阿加莎用她寫下的故事
帶給我們很多超越故事本身的東西
光靠偵探小說作家一詞根本描述不了她
明年新版[尼羅河上的慘案]上映
BBC也將[死亡終局]、[ABC謀殺案]提上日程
希望我們能串聯起這些看似獨立分散的故事
組成一個完整的阿加莎宇宙
再為我們描摹人類靈魂的形狀
推薦閱讀:
※看完七宗罪有何感想?
※芭比娃娃童話公主系列視頻一共有幾部?
※電影《天才捕手》:不見天才,但見瘋子
※電影《摔跤吧爸爸》票房如何?
※泰劇人生波動好看嗎?
TAG: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