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國人攝影講述霸權動畫製作中的所見所聞

作者:LIAR

封面:《POP TEAM EPIC》

2018年1月霸權動畫《POP TEAM EPIC》已於3月24日完結,動畫由KING RECORDS出品,神風動畫擔當元請(統包),Space Neko Company、UchuPeople、AC部等極具個性的動畫作家共聚一堂打造出了這部奇作,堪稱動畫界的豪華綜藝盛宴。在這豪華的製作陣容中,偶然發現了一位國人攝影,她就是邵雪晴,常用ID:軌跡(文中用「軌跡」名義,微博@軌跡_CAxis)。

百忙之中,軌跡也接受了Anitama的採訪,談及她的個人經歷、《POP TEAM EPIC》的製作幕後、對想從事這行業的人的一些建議等內容。

——先來說說個人經歷,軌跡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看動畫的?

軌跡 我小的時候跟著親戚家的表哥看了很多動畫、漫畫,電視上放的《名偵探柯南》《美少女戰士》《灌籃高手》等也會跟著看。第一次接觸到特別震撼的作品是小學跟著父母來到北京,那會兒暫時在亞運村附近租房,那邊很國際化,公寓裝的天線能收到一個叫「AXN」的外國電視台,天天播各種日本動畫。《浪客劍心》《逮捕令》《我的女神》《烈火之炎》《戀愛白皮書》……我馬上就沉迷了!!!之後開始自己去書報亭買雜誌、上網找資源。《我的女神》畫風實在太美了,就開始去了解了漫畫的原作者藤島康介,然後接觸了他擔當人設的《櫻花大戰》,自然地也開始玩起各種遊戲…

當時還在我媽的文曲星上寫日記,寫了句「我將來想要成為劍心那樣的人」好像還被笑話了!

——是什麼契機開始學動畫的呢?

軌跡 上初中的時候,我有一些關於生死、存在、靈魂的想法,為之苦惱…而且這些似乎不大適合和同學歡快地聊,就基本自己悶頭想想。

正好那時候看了《攻殼機動隊》95年的劇場版《GHOST IN THE SHELL/攻殼機動隊》,一下子醍醐灌頂,而且反覆看了很多遍,每次聽著片尾都淚流滿面,一方面是被作品本身的內容所震撼,另一方面是自己第一次認識到作品不僅可以娛樂觀眾,還可以傳達導演自己的想法。當時,我並不認識這個導演,也不知道他長什麼樣子,但就感覺他似乎是在對我說話,跟我分享他的思考。

那之後我就會經常關注作品是如何製作的,會注意視聽語言和配樂,看STAFF表。也開始想用創作同別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希望有一天可以用作品與他人產生共鳴。

我不是美術生,升了高中和父母商議後,才開始利用寒暑假參加美術班,準備考動畫專業的大學。

——聽說您當時還是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了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動畫藝術方向,好厲害。在進入大學之前,就已經開始自己做動畫了嗎?

軌跡 進入大學前,我經常找些關於動畫製作的資源來學習。節衣縮食,每周必買《動感新勢力》《24格》《漫友》這些雜誌。因為很多劇場版圓盤的初回限定版都帶一大厚本分鏡和一些原畫,就拜託日本那兒代購買來學習。但自己沒有創作過完整的動畫。最貼近動畫的是在野武畫室備考的時候畫的多格練習吧。

上大學之前主要和在網上認識的二次元的朋友們一起畫些同人來著(羞澀)。小時候在一個叫「幻水星雲」的論壇認識了很多二次元朋友,現在一想竟然過了15年左右了!?當時論壇上的一些朋友現在已經是特別厲害的畫手、漫畫家、編輯…甚至大學同班同學也有幻水論壇人,覺得很神奇。另外在百度博客也認識了許多畫畫的朋友。

專業第一名考上電影學院這事兒我覺得挺幸運的,比起覺得自己很厲害更感謝老師的認同吧。我是09年入學的,現在回頭看看覺得比起考試考了第幾名,每天向著自己喜歡的事情積累一點點努力對人生的影響更大。

第一次自己製作的比較完整的作品是大二暑假為日本唱見朋友做的初音MIKU《リンネ》翻唱用PV(原曲作者:ハチ)。唱見朋友很希望再加入一個原創角色,我也才只會畫走路和跑步兩種動畫,所以原曲解釋的不太好特希望原作者不要看到…

《リンネ》- 觀看地址(【初音ミク】リンネ【PV作ってみた】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這個PV發到NICONICO動畫之後上了排行榜的第1位,以此為契機我認識了很多喜歡或製作VOCALOID的朋友,日語變好了很多,還得到了很多工作機會,V家改變我人生!

——大學畢業之後是直接選擇了考研到日本去學動畫嗎?

軌跡 是的,高中升大學的時候想去日本上動畫專門學校,但父母重視學歷,而且擔心我在海外的生活,沒有同意。大學畢業時也是家裡人先建議我考慮留學考研。當時沒聽說過日本有動畫的修士,自己對歐美動畫了解也不多,一開始留學願望不是很強烈。查詢留學信息時候看到一位叫胡嫄嫄的國人在日本東京動畫節獲獎的信息,

▲ 軌跡當時看到的就是胡嫄嫄的這部個人作品《斑斑點點》- 觀看地址(youtube.com/watch?

監督:胡 嫄嫄

音樂:飯田能理子

音響監督:鈴木勝貴

製片人:山村 浩二

? 2011 Yuanyuan HU & Tokyo University of the Arts

介紹里寫著她是東京藝術大學動畫修士的在校生,我兩眼一亮趕緊搜索,發現藝大有我很喜歡的山村浩二老師授課,就決定去考這個學校了。沒看到前輩的報道可能就沒出國(驚)。她也參加了POP子和PIPI美的製作,而且是用自己的風格擔任了一整段,啊,不愧是前輩!

※ 胡嫄嫄在《POP TEAM EPIC》中負責的就是《培根大口吃君》這個環節的監督,原畫、背景美術、攝影均由胡嫄嫄一人完成,另外也負責了第1話《POP TEAM STORY 邂逅》的特效。

——軌跡拿到修士學位後,去的是遊戲公司GREE對吧,在那做的主要是哪方面的工作?

軌跡 修士在學的時候,對實驗影像和新媒體類的很感興趣,做過一個二維手繪轉立體視的作品,參加了一些VR的Workshop之後,發現一些用平面動畫很難傳達出的感受在VR里可以很好的表現,就開始想要嘗試VR。

我對三維基本是零基礎,找工作的時候,跟公司說我來應聘Animator的工作,但有可能的話很想接觸VR項目,比如通過製作劇情部分的演出來探索VR的視聽語言。入社之後公司真的給我分到了三維組!其他新畢業的也基本上都去了自己想去的項目。GREE是個很重視培養新卒的好公司!

——之後又是什麼原因讓你選擇了辭職,又回到動畫相關的工作中呢?

軌跡 學習了半年三維之後開始擔任手游角色建模、畫貼圖、綁骨骼權重,工作要求和評判基準是「跟二維組畫好的設計圖一模一樣」,做了一年也沒有什麼創作的機會。

自己只有比較基礎的三維能力,得不到想做的工作特別焦慮,想要快點證明自己。於是下班之後也在學習三維,周末和同期的朋友一起做VR的企劃,完全沒有娛樂和休息。但這些進展也不順利,甚至和同期朋友的人際關係都處不好。第一次有豁出命去努力也沒用的感受。

持續很長一段時間,而且這種狀態開始惡化,每天晚上失眠白天頭疼,好不容易去了公司拿起筆來就忍不住開始哭。我本身性格就偏向悲觀消極,後來去看了心理醫生,確診了抑鬱症。拿著診斷書請了一個月的病假。

病假中好好考慮了一下,公司有關照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自己也努力學習,可我三維基礎薄弱,的確無法承擔想做的工作。於是決定辭職,回去做自己一直以來學習的二維動畫。

現在經同學引薦,在一家製作衍生品的跨國企業Azure(旗下有一個國內的手辦品牌叫做Myethos)兼職。公司支持我個人創作,幫我解決了很多困難。平時業務就類似自由職業,可以接公司的影像類工作也可以自己在外面接活。在此感謝我的貴人同學!

——嗶哩嗶哩2018拜年祭節目也有你的參與吧?

軌跡 是的!我和BanySun、安子申、還有Azure的小夥伴們等成員一起製作的PV《palette》(原曲作者:ゆよゆっぺ、meola;英文作詞及翻唱:Mes)參加了嗶哩嗶哩2018拜年祭。

這個PV里加入了自己很想嘗試的水彩手繪動畫、以及手繪質感和三維的結合。一起製作的朋友們都是很有實力的大大!請大家一定要來賞光看一下呀~

《Palette》- 觀看地址(【2018拜年祭單品】Palette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拜年祭的「平安夜的噩夢」導演在跟我討論《palette》的時候,我有幾次感受到,放手讓我用自己的決定去做一個PV作為拜年祭節目對他來說是一個冒風險的決定。真的很感謝他能給我這次機會。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POP TEAM EPIC》,首先是什麼契機接到的這份工作?

軌跡 我沒有在業界從事過關於日本電視動畫的工作,在日本比較熟悉的朋友基本是東京藝術大學動畫專業的校友。我藝大的同班同學梁佳緒里(雖然姓梁但是日本同學)先在Space Neko Company開始參與《POP TEAM EPIC》的動畫與背景繪製工作。可能因為我辭職之後在班級群里說了一聲「拜託大家以後可不可以給我介紹一點工作」,梁就問了我要不要來參與《POP TEAM EPIC》的製作,並把我引薦給了青木(純)導演。和青木導演見面之後,對方說攝影更缺人手,我也比較擅長AE,就決定參加攝影工作啦。

※ 梁佳緒里在《POP TEAM EPIC》中擔當動畫、上色、背景美術的工作。

——在接到這份工作之前,知道這部作品嗎?

軌跡 知道但沒有全部看過。平常逛書店、周邊店的時候就經常會看到相關的圖。刷SNS的時候,首頁上都經常會看到她們的表情包。畫風實在太有特色了,在日本的年輕人就算不知道這部作品也會看到幾次吧。

——可不是嗎,LINE表情包剛出的那會兒,推特上基本就沸騰了,首頁全是她倆。那接到這份工作的時候,心境如何?

軌跡 特別高興!從小看日本動畫長大對商業動畫業界很有憧憬,但是自己的風格不太適合所以沒有在業界工作。《POP TEAM EPIC》的企劃是走重視個人作家個性的方向,連攝影也可以自由發揮,我這樣行業外的人才能夠加入。接到聯絡的時候秒回「請讓我參加」。

——能簡單介紹下這部作品中「攝影」的流程嗎?

※ 先簡單介紹下,軌跡擔當的是第1、2、3、5、7話中這些短篇部分,相信看過動畫的朋友對這些畫面印象都很深。

▲ 第1話的擔當部分,閃電效果除了背景雲加了個亮面是畫的,其他都是從沒打閃電的畫面調出來的,閃電本身也是畫的,但就一張靜態圖,閃電打下來的效果用的是AE里的蒙版。軌跡在調的時候非常注意閃電打下來的那幾幀,該是什麼時候白屏,什麼時候出強光,用多快的速度亮起來,多快的速度暗下去。

▲ 第2話的擔當部分,軌跡也特別喜歡這對話框的部分,還特地把這對話框處理得看起來廉價一點的感覺。

▲ 第3話的擔當部分,給素材的時候沒有背景,所以背景也是軌跡負責的。另外,將原素材錯開位置豐富陰影或者用高光處理邊緣也是軌跡非常喜歡用的效果。

▲ 第5話的擔當部分,不過沒有做之後米○的部分,但是素材是給到了。

▲ 第7話的擔當部分。

軌跡 國內對「攝影」的叫法是不是不太一樣?這部片里的「攝影」可以說是狹義上的後期合成吧。

動畫序列幀、背景、素材、監督的指示,有時包括提前配好的聲音,這些部分完成後進到後期軟體里調整節奏、色彩、畫面效果、添加特效、合成到一起,導出完成影像(聲音部分只用來對照節奏,最終成品不會在這個工序中和零碎的影像段落一起導出)。

——和一般商業動畫的攝影程序基本相同吧。

軌跡 大部分相同,有幾處不同。我參加的是Space Neko Company擔當的原作四格改編動畫部分。在這部分我遇到3處與一般商業動畫攝影程序不同的地方:

1、沒有攝影表

在一般的商業動畫製作流程中,攝影表是在原動畫階段就一起被決定好的。攝影STAFF拿到攝影表之後要按照攝影表的標註來調整動畫序列幀的節奏,比如有的幀停1格,有的幀停2格,有的幀停好幾秒等等。

製作《POP TEAM EPIC》的時候,青木監督直接給我講了一下這裡大概是什麼氣氛,素材發給我之後:「你就用自己的判斷調整吧,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風格。」(開心)

2、沒有色彩指定

不僅動畫的節奏,四格部分的色彩設計也基本是交給STAFF們自己決定的。我們拿到的素材的顏色是「仮色」,就是畫完之後每一塊都隨便填一個不同的顏色,攝影拿到後在AE里自己選顏色替換掉即可。其他商業動畫也有「仮色著色」的步驟,但替換成什麼顏色是根據色指定來的。

有些鏡頭直接沒有背景。青木監督講解完內容後:「背景顏色你自己設計完了替換掉顏色就好啦」「氣氛和特效你來設計就好」「我們這次追求的就是每個部分都有不同的個性」…就是這麼自由!

POP子和PIPI美的動畫序列幀都上了已經指定好的固有色,但攝影時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調整她們的顏色。

3、考慮聲優表演進行調整

《POP TEAM EPIC》每一話都分女性聲優配音版和男性聲優配音版,台詞也有許多聲優即興發揮的成分。在《POP TEAM EPIC》的製作過程中,有先完成影像再由聲優配音的部分,有聲優先看著動態分鏡配音後再進入正式攝影的部分,也有完成影像、聲優配音後還需再次對影像進行調整的部分(※ 比如第5話中村悠一和杉田智和的B Part中提到了《古畑任三郎》片頭的那段)。這時就有要不要根據聲音來製作「口パク」(對口型)以及口型的節奏要在男女配音版本中都能通用的問題。好幾段我都是左右聲道一個放男聲版一個放女聲版製作的(笑)。

這三點不同是因為《POP TEAM EPIC》比起效率和量產,更重視發揮個人能力與個性才出現的、保證STAFF自由度的做法。屬於特例吧,在其他出發點不同的流水線中並不能通用。

——因為負責的是Space Neko Company製作的短篇部分,所以鏡頭上並不會很多吧?

軌跡 是的。加入的時候已經有開始製作B站2018拜年祭的節目,一開始就和青木監督商量好只參與一部分話數的製作。因為自己時間有限,我還給他介紹了兩位很擅長攝影的朋友中山香(參加過《JOJO的奇妙冒險》動畫的製作)和村上慎彌(他個人也開了微博@murasin)雖然他還不會中文,但有在接國內的工作哦),朋友成為了重要的戰鬥力!

※ 村上慎彌除了擔當攝影之外,還單獨負責了第9話心臟和手的環節,那隻手就是村上的手,這他在微博上也發過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下,雖然現在不怎麼用。

——大概要處理多長的時間?

軌跡 我擔任的是原作四格改編部分的攝影,一個四格故事的攝影基本上一個工作日就可以完成。稍微複雜一點或是需要返工調整一下的就再加幾小時。基本一到一天半吧。

實際去Space Neko Company參加製作的時間雖然比較短,但這是第一次接觸專業的電視動畫製作,並且青木監督很擅長攝影,受他指導學習到非常多的東西。比如在商業動畫里很基礎的F』s Plugins我就是第一次使用,回家馬上下載了…

——每個環節幾乎是由一位動畫作家來完成的。在做之前大家會聚在一起開會商量嗎?

軌跡 我是只有製作的時間才會去工作室幹活,所以不太清楚其他人的部分。我猜測青木監督找到的個人作家應該會單獨來Space Neko Company,然後由青木監督講解吧。

——青木監督也是第一次擔當TV動畫的系列導演,過去主要也是負責一些音樂錄像帶、宣傳影片和廣告之類吧,軌跡在這之前接的也都是類似的工作吧?

軌跡 是的,青木監督以前更類似於個人作家,畢業之後就一直運營自己的公司,就是Space Neko Company,他的活動時間長,作品多,在業界也有聲望。我在Facebook上看到是神風動畫的水崎淳平社長邀請他擔當《POP TEAM EPIC》的系列構成與監督。

我的話,之前主要接動畫MV、廣告、電視節目裡面的動畫等等。這些工作風格、製作工藝工序不同,每次都有新的體會。

——能否介紹下青木純監督,他平常和在製作現場是個怎樣的人?

軌跡 青木監督十分的Nice!平易近人和藹可親!想和他商量的事情他都會很認真的聽,很會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事情。

有些作家可能自己製作水平很優秀,但不知道怎麼傳達給別人、也不擅長獲得別人的配合來完成自己的作品。青木監督就不一樣,他可以講得很清楚。在工作的時候也沒有「上司」的架子,但需求、修改點等等都言簡意賅地傳達、主次分明一步到位。感覺同時具備協調個人作家個性的能力和協調團隊的能力,很敬佩他!將來有機會的話還想在他那裡接工作多學習。

——軌跡還去觀摩了聲優的配音現場吧?挺好奇的,一般不會有負責攝影的會去配音現場。

軌跡 《POP TEAM EPIC》的聲優搭配都有梗嘛,我在青木監督那裡看到聲優搭配後就和喜歡聲優的同事聊了起來。青木監督發現我對參演的聲優都很熟,我說我喜歡聲優還常看聲優節目等等……

聊著聊著就說到自己做作品,在專業的工作室進行MA(Multi Audio)和校色等一系列工序都經歷過,可惜在日本做的作品都沒加台詞,沒見過配音現場。青木監督聽了,就跟我說:「有機會的話幫你問一下可不可以見學聲優收錄吧」…開始以為只是客套話沒想到竟然是真的ToT

——還記得去的是第幾話的配音現場嗎?感想如何?

軌跡 我是和另外一位前輩一起見學了最終話的男性PART。抱著學習的心態去的,特別關注了在那個場合需要注意的一些禮節,還有錄音時STAFF們是如何討論、用怎樣的描述把需要的演技反饋給聲優、錄音的時間管理等等。

比如聲優們進錄音棚之前會一起來製作人員的房間打招呼介紹自己的名字和經紀公司,STAFF們開始錄音之前也會一起去棚里向聲優們介紹自己,講解今天錄音中需要注意的部分。錄音時間有限,想要精益求精,也必須得注意錄音的時間分配,有所取捨。

——和作品中其他動畫作家的關係怎樣?能介紹一下嗎?

軌跡 我認識的動畫作家主要都是藝大的前輩們。負責沙畫部分的佐藤美代是高我一屆的學姐。

我做畢設之前跟她請教了多層攝影台的組裝方法熟起來的。她之前還製作過《靈能百分百》的片尾曲動畫,是用沙畫以及在玻璃板上用顏料繪製動畫的手法製作的。

Anitama過去曾介紹過佐藤美代製作的《靈能百分百》ED影像幕後《首次在日本動畫中使用的技術——職人佐藤美代詳解ED技法(anitama.cn/article/d9aa)》

(佐藤美代的個人網站:satomiyo.com/

負責《培根大口吃君》的胡嫄嫄剛才已經介紹過了,是讓我知道了藝大的大前輩!我入學的時候她已經畢業但是在藝大做教育助手,這樣認識的。

再推薦一部她的修士畢設《夕化妝》。

▲ 《夕化妝》

製作者:胡嫄嫄

獎項:2013年 首爾國際卡通動畫節學生作品 優秀獎;

2013年 東京國際動漫學生部門 優秀獎;

2013年 CG動畫競賽 佳作

(胡嫄嫄的個人網站:hu-yuanyuan.tumblr.com/)

負責兒童畫風格鯊魚的池亞佐美前輩,我認識的人里她最早開始在Space Neko Company活動。

她畢業之後還在繼續製作自己的短片,參加各種展覽,感覺工作很忙。和二次元比較相關的作品的話,GYAO!的聲優綜藝節目《僕聲》(gyao.yahoo.co.jp/specia)的主題曲影像是她主導製作的(監督:池亜佐美、製作輔助:渋谷絵理子、梁佳緒里、山中澪)。

還想給大家安利她藝大修士畢業作品《USALULLABY》!片子的配樂也是她自己創作的。

▲ 《USALULLABY》- 觀看地址(youtube.com/watch?

監督:池 亜佐美

音樂:池 亜佐美

製片人:山村 浩二

? 2013 Asami IKE & Tokyo University of the Arts

(池亜佐美的個人網站:liltasm.com/

負責羊毛氈動畫部分的的UchuPeople是高我兩屆的小野ハナ和當真一茂兩位前輩的組合。

當真前輩的羊毛氈動畫非常有名。

▲ 《PAMON》- 觀看地址(youtube.com/watch?

監督:當真 一茂

音樂:小鷲 翔太

效果音:橋本 優

製片人:伊藤 有壱

? 2014 Kazushige TOMA & Tokyo University of the Arts

(當真一茂的個人網站:tomakazushige.com/

小野ハナ前輩的個人作品我特別喜歡!還沒進入藝大的時候有幸經《杯子里的小牛》作者朱彥潼前輩引薦認識了小野ハナ前輩,結果一交流發現我們互相看過對方做的V家PV,以前她用「まつとり」名義製作了許多經典PV如《指切り》《トップシークレット》《ドミノ倒シ》等等。

▲ 《指切り》- 觀看地址(nicovideo.jp/watch/sm10

歌:初音 ミク

作詞·作曲:すこっぷ

動畫·繪:まつとり

題字:フジオ

我特別喜歡她的PV。後來「まつとり」的名義在網上宣布引退,當時覺得再看不到她的作品了好可惜,沒想到能在藝大遇到。想推薦她的兩個作品《Origami of landscape》和《澱みの騒ぎ》。

▲ 《Origami of landscape》- 觀看地址(銀杏に雨 | Onohana Website)

動畫:小野ハナ

音樂 : whoo 「Shiro-kuro」

? Onohana / gin_nan ni ame

▲ 《澱みの騒ぎ》- 觀看地址(銀杏に雨 | Onohana Website)

動畫:小野ハナ

音樂:對馬 樹

【聲音出演】

父親:清水 治智(劇団S.W.A.T!)

女兒:尾中 彩美

奶奶:高木たみ子

? 2014 Onohana / Tokyo University of the Arts

(小野ハナ的個人網站:onohana.com/

擔任了《POP TEAM 廚房》的關口和希同學比我低兩屆,我每年都會去看藝大新作品上映會,在那裡看到她的作品特別喜歡,但沒敢去搭話…

推薦她的《性格変更スクール》和《死ぬほどつまらない映畫》。

▲ 《性格変更スクール》的LINE表情包:

store.line.me/stickersh

※ 因為是年初完成的作品,暫時沒有在網上放出

▲ 《死ぬほどつまらない映畫》- 觀看地址(vimeo.com/201866869

監督·製作:関口和希

音樂:マーティ?ヒックス

音響監督:向笠揚一郎

聲優協力:劇団ひまわり、渋谷はるな、武藤夏悠子

(関口和希的個人網站:pikopon.net/

——POP子和PIPI美,你更喜歡哪位?

軌跡 她們倆就像是逗哏和捧哏,我更喜歡主動搞事情的逗哏!如果有POP子這樣可愛有活力有點無厘頭的朋友,生活中一定充滿了歡樂!

——在參與《POP TEAM EPIC》這部作品的過程中,有什麼給你留下印象非常深刻的事嗎?或者說有什麼幫助?

軌跡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去聲優收錄時體會到的錄音現場的速度感。我注意到2點:

第一,錄音的時間、聲優的檔期都是事前規定好的,外加有一些自由發揮的片段要邊錄邊討論。見學時感受到了新人和大前輩聲優在錄製時狀態的不同。新人聲優可能會念錯點台詞,一緊張就掌握不好表達的感情等等。大前輩就不會有這樣基礎的錯誤,基本都是在往如何把台詞變得更精彩的方向精益求精,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

第二,負責錄音的STAFF有兩位,一位是音響監督,另一位應該是助手吧。音響監督主要負責發出指示,助手在一旁疾風迅雷般操作編輯錄好的部分,有一些分開錄的音軌,才剛錄好他就已經把這些編輯到了一起,不論大家討論到什麼地方他馬上就可以編輯好放給動畫STAFF和聲優們聽,十分帥氣。

以前我對自主製作和業界水準區別的理解只停留在作品本身的不同(如完成度和風格)。有些事情一個人慢慢研究,做出來也可以達到業界水準。但看到這種速度感之後,我體會到要能夠被稱為【職業】還需要具備在團隊配合中隨時都穩定發揮,又快又好地完成自己任務的素養。

——今後還是往動畫製作方面的工作發展嗎?

軌跡 是的!嘗試過去遊戲公司,自己也畫過插畫外包、漫畫同人志等等,但是還是最享受做動畫的過程。比起把一張畫畫的很細,更喜歡畫連起來、富有張力的動作。

——如果有機會,想接什麼類型的作品?

軌跡 想做能夠把自己喜歡的小眾風格推廣給大眾的段落。比如長篇動畫/電影中的風格化段落;電視動畫搭配片尾曲的影像;還想做三次元歌手的MV。

——為什麼想走這個方向?

軌跡 因為自己的一個體會。很多人講到【動畫】腦子裡第一浮現的就是日本敘事動畫風格。可動畫的定義並不是賽璐珞風格,它不是一種流派,甚至不需要講一個故事。日本電視動畫的風格是動畫的一種流派。它的製作過程作為一個需要量產的工業化流程,參與者必須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自己的表現,和其他人的部分統一,適應流水線生產。這樣才能保證最終觀眾流暢的體驗。賽璐珞單線平塗的風格和流水線製作的需求是直接相關的。

「加拿大動畫教父」諾曼·麥克拉倫對動畫的定義:

「Animation is not the art of drawings that move but the art of movements that are drawn; What happens between each frame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what exists on each frame; Animation is therefore the art of manipulating the invisible interstices that lie between the frames.」

(翻譯:「『動畫』不是指把圖畫動起來,而是一門用圖畫表現運動的藝術。幀與幀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遠遠重要於各幀上存在什麼東西。動畫是把控幀與幀之間無形空隙的藝術。」)

學習了他的思考後,動畫的本質在我自己心中越來越清晰。如果想要探求更多隻屬於動畫的表現,定義之外的某些固定觀念會成為枷鎖。

有些時候大家會把藝術和商業、大眾和小眾徹底切割開來看。實際上如果都被稱為「動畫」,那這兩者並沒有明確的界限。先鋒的藝術最開始只能小眾,但隨著觀眾閱歷增加,社會對新事物的接受度增加,一部分小眾會變成理所應當的大眾。譬如最初的電影觀感都類似舞台藝術,固定鏡頭一鏡到底。當時剪接了鏡頭的片子都會被稱為里程碑式的作品,而如今切鏡頭對於觀眾變成了十分理所當然的事情——主流觀眾的體驗十分重要,但只有不停地探索新的表現,這個藝術本身得到發展,主流觀眾們才可以源源不斷地接受到新的驚喜。

上文介紹過的藝大前輩們在全世界的動畫節上拿獎,但主流觀眾還是很少有機會解到他們的作品。可能作者本人並不太在乎,但我真的覺得很可惜!

長篇中的風格化段落、動畫片尾曲影像、三次元歌手的MV、演唱會VJ(Visual Jockey),還有類似廣告、宣傳短片、電視節目內使用的動畫,都是我認知範圍內能用較短的篇幅將小眾風格推廣給主流觀眾的機會。《POP TEAM EPIC》也是一個成功的例子,證明在合適的機會和企划下拿出相對新穎的東西,觀眾們是買賬的。

所以很想接到這類型的工作。我自己不合適,也很願意介紹其他風格合適的作家。

——最後說點輕鬆的,平常都有什麼興趣愛好?

軌跡 我喜歡唱K!!什麼都聽,喜吃安利,點歌不麥霸,請大家約我唱K。

從小到大興趣一直都是動畫漫畫遊戲,還有動畫配樂、宅歌這個方向。半年前因為室友布教,突然掉進韓國偶像坑…

以前對韓國偶像很有偏見,最近了解後覺得他們自身素質、造型、舞蹈歌曲的創作、影像、舞台設計、綜藝節目水平都很高,還有很多會自己創作歌曲和編舞的偶像(對有自我表達的作品毫無抵抗力),偏見被打消了。喜歡的組合有BTS,JBJ。其他男女藝人好評的MV和舞台都會看一看。推薦下Lumpens(lumpens.com/)製作的MV。

最近一直掛著Spotify瞎聽,還看了很多偶像的勵志故事,於是自己買了鍵盤,想試試寫簡單的配樂…

——平時有在看什麼動畫或是漫畫嗎?

軌跡 上學的時候除了男性向作品外新番第一話都看,然後再決定追不追。看了蠻多番。工作之後集中關注與自己想做的方向相關的作品,劇場動畫、短片、MV、實驗影像等等,Netflix出品的動畫也都有關注,追電視動畫比較少了。現在進行時看的是《齊木楠雄的災難》第二季。

有時間想多接觸些動畫之外的東西吧,看書聽歌的話可以自己想像分鏡,妄圖獲得靈感…

——有特別欣賞的動畫作家、動畫人或者是漫畫家嗎?

軌跡 日本這邊喜歡湯淺政明、森本晃司、渡邊信一郎、安藤真裕、大平晉也…好多好多…

還有以前手塚治虫動畫工作室做的片子:

▲ 《JUMPING》- 觀看地址(ジャンピング:アニメ?映像wiki:TezukaOsamu.net(JP) 手塚治虫 公式サイト)

▲ 《街角的故事》- 觀看地址(ある街角の物語:アニメ?映像wiki:TezukaOsamu.net(JP) 手塚治虫 公式サイト)

▲《悲傷的貝拉多娜》- 觀看地址(【水彩/成人向/手塚治虫】悲哀的貝拉多娜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這部作品對自己審美影響很大。現在看都覺得前衛,喜歡。

喜歡的漫畫基本是青年向。看完對自己產生影響,震撼的後勁兒很足的有:西岡兄妹《神の子供》;淺野一二〇《虹之原》;古屋兔丸《瑪莉的音樂盒》;山本英夫《易變者》;松本大洋《乒乓》(動畫也很好但我更喜歡漫畫)等等等等。

還有福本伸行老師的作品全部都看了!上述作品是愛的深沉,福本老師的作品是愛的開粉色小花…

短片動畫作家的話,是這幾位大神的作品讓曾經只追新番的我掉了個人作家的坑…

前面提到的,諾曼·麥克拉倫(Norman McLaren)←首先學動畫的學生請看他所有的作品並且查詢作品的意義(嚴肅);

諾曼·麥克拉倫

皮特·帕恩(Priit P?rn):

《草地上的早餐》- 觀看地址(愛沙尼亞經典動畫《草地上的午餐》_V電影);

讓-弗朗索瓦·拉吉奧(Jean-Fran?ois Laguionie):

《大西洋橫斷》《gwen, Or The Book Of Sand》;

尤里·諾爾斯金(Yuri Norstein):

《迷霧中的小刺蝟》- 觀看地址;(【蘇俄動畫短片】迷霧中的小刺蝟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故事中的故事》- 觀看地址;(【動畫短片】(故事中的故事)(Tale.of.Tales)[Yuriy.Norshteyn][1979]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弗雷德里克·貝克(Henry Frederick Baker):

《種樹的男人》- 觀看地址;(【動畫】【英配雙字】種樹的牧羊人The Man Who Planted Trees(1987)弗雷德里克·貝克 480P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楊·史雲梅耶(Jan Svankmajer):

《對話的可能性》- 觀看地址;(短短11分鐘道出了一切【哲理短片】--對話的維度(1982)史雲梅耶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等等等等…

——最後,如果國內的學生朋友也想到日本從事這方面的工作,有些什麼意見和建議?

軌跡 偏自由職業者的話,根據我目前的體會有三點建議。

1、努力學習,多做作品,磨練技術。作品和實力在哪裡都是硬道理;

2、敢於多講日語多和別人交流。如果能很好地融入日本社會,對你人脈和工作發展的紅利會慢慢體現;

3、有了實力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之後,規劃好自己想從事的工作的方向,敢於推銷自己的長處。這樣別人有了和你對口的工作之後會先想到你。

當然,還有許多其他會影響到你的因素,甚至強求不來的緣分與運氣。但我們自己能做到的就是盡人事聽天命啦!

——非常感謝軌跡在百忙之中抽空接受這次的採訪!希望您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都能順順利利!

最後附上軌跡個人迄今為止比較滿意的作品剪輯:

【軌跡動畫作品ShowReel / 2010~2018】

觀看地址(軌跡動畫作品ShowReel / 2010~2018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本文僅供Anitama發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內容。

原文地址:霸權動畫中的國人攝影 - Anitama - 講道理的動漫媒體

官方網站:Anitama - 講道理的動漫媒體

官方微博:@AnimeTamashii

微信公眾號:Anitama0815

合作郵箱:bd@anitama.cn


推薦閱讀:

富士專訪:GFX 50s銷量遠超預期,並且80%都是非專業用戶
免費試聽:零基礎入門班第七課——無構圖,不攝影!
2018.01.20 雅拉雪山
vsco調色向第二十七期/來自光影的誘惑
揭開內幕:婚紗攝影,現在還是一個賺錢行業嗎?

TAG:ACG | 攝影 | 人物訪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