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不知道的中國宮廷十大膏方

膏方,又稱「膏滋」,原是古代宮廷御醫們為了皇親貴族們的健康保健需求,專門製作的具有高級營養滋補和治療預防綜合作用的中藥產品。膏方不僅具有治療疾病的藥物特性,兼補虛扶正、保健養生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宮廷膏方凝聚了歷代眾多中醫藥精英集體智慧的結晶,具有一人一方、藥物濃度高、藥效穩定、體積小、服用方便、便於攜帶和長期服用等優點,深受宮廷皇親貴族喜愛,僅清朝的?清太醫院配方?、?慈禧光緒醫方選議?就收錄各種內服膏方 30餘首。傳入民間後,更是被越來越多的群眾所喜愛。

1、龜鹿二仙膏.方出《張氏醫通》,龜鹿二仙膏,又名四診膠,具有——滋陰填精,益腎壯陽之功效,是腎陰和腎陽並補的著名的抗衰古方,最早見於明代王三才《醫便》書。相傳兩千年前秦始皇召集天下名醫為自己煉製長生不老方,楚中方士南山道長取龜膏鹿脂製成龜鹿二仙膏獻給秦始皇,秦始皇服後氣血兩旺,精神大振。《本草綱目》描述此膏稱久服可延年益壽,故有二仙的美稱。

2、全龜茯苓膏.中國經典名膏的「龜苓膏」的宮廷版。清宮太醫院為了皇家的特殊需求,要求提高其功效,清朝御醫世家、著名中醫藥養生學家王聖一把原方中的僅「龜板」入葯改進為「全龜」入葯,使清熱解毒、拔毒生肌、滋陰補腎的功效更加突出。

3、全鹿膏.全鹿膏是鶴年堂在明嘉靖年間開始製作的。當時宮廷皇族、高官富賈人人三妻四妾,夜夜縱酒歡歌,精力難於應付,紛紛到鶴年堂求方。曹東家就以北葯之神—「梅花鹿」為主料配製成「全鹿膏」,清朝滿人進關,此方更被視為興旺皇族血脈的御方,清?順治十六年開始,派專人從「皇脈封地」採集野生原藥材和野生梅花鹿,專用於炮製全鹿膏,也稱為養元丹。

在清乾隆皇帝晚年,鶴年堂應乾隆專用御醫黃元御之邀,根據乾隆皇帝的體質和需求,對全鹿膏做了改進:一是選用價值更高、也更為名貴的長白山原產梅花鹿,以鹿肉、鹿心、鹿筋、鹿血、鹿腦、鹿腎、鹿肝、鹿尾等全身入葯,可以充分利用梅花鹿精血藥性含量高及活性強的特點,以其為填腎精溫腎陽的主葯,輔以桑椹枸杞滋養肝腎之陰,人蔘補氣行氣、山藥大棗健脾養血,;二是在熬制工藝上突出補而不滯、壯而不燥。黃御醫呈給乾隆服用一段時間後,乾隆感到精力大增、面色紅潤、腿腳更有勁了,便在69歲、73歲高齡又兩次南巡,而且在耄耋之年仍能生育,不但是中國最長壽的皇帝,也是生育子女最多的皇帝之一。

4、兩儀膏.源於明朝《景岳全書》。主治補益氣血。用於面色不華,頭昏目眩,心悸失眠,體瘦氣短,是後宮嬪妃們常用必備之膏。

5、霞天膏.源自《韓氏醫通》,是明朝御醫韓懋(1441~1522年)為武宗皇帝製作的補氣益血,健脾安中的膏方,對武宗皇帝的虛勞羸瘦,中風偏廢,脾虛痞積起了很大的調理和治療作用,武宗皇帝因此賜號抱一守正真人。

6、雪梨膏.「鶴年堂雪梨膏」起源於唐朝宮廷的經典食療方「秋梨膏」,具有生津止渴、潤燥清肺的作用,一直被列為「宮廷御方」。清乾隆年間,執掌北京鶴年堂的御醫之後王聖一,根據當時瘟疫肆虐、呼吸系統疾病頻發的實際,聯合多位國葯大師對原「秋梨膏」的組方進行了兼收並蓄、精益求精的調整,並以北方潤性最佳、藥用價值更高的趙縣雪花梨取代原方中的秋梨。

鶴年堂世代傳承的雪梨膏經典組方和熬制工藝,一直謹遵古法,使其在春燥咳嗽、養陰潤肺等症的調理上,效果更為明顯。經過鶴年堂幾代傳承人的不斷磨礪,鶴年堂雪梨膏也成了中醫藥食療延續數百年的傳世名方。

7、瓊玉膏.方出《御葯院方》,具有滋陰潤肺,填精補髓、扶正固本、祛病延年之功效,是經典的抗衰老名方,清代宮廷用此方作延年益壽之用。據清宮醫案記載,雍正皇帝常服此方,並以之賞賜臣下。

8、枸杞菊花膏.清乾隆年間,來自新疆的維吾爾族美女霍卓氏雖然被封為容妃(也就是後來影視劇里描寫的香妃),盡得皇上恩寵,享盡榮華富貴,但因長期思念母親,致使眼睛乾澀、眼癢、有異物感、痛灼熱感、分泌物黏稠、怕風、畏光,也就是醫學上所說的乾眼症(史載:「香娘娘,乾隆年間喀什噶爾人,降生不凡,體有香氣,性真篤,因戀母,致眼疾」)。乾隆親自下旨太醫院「傾力重治」,但效果不甚理想。長期為宮廷熬制和供奉膏滋的鶴年堂精選上等枸杞、菊花、茯苓、山藥、香櫞、蒲公英、決明子、覆盆子、薄荷、桑葉、黑芝麻、蜂蜜等,其中,以枸杞為君,滋補肝腎,滋目有源;以香櫞(疏肝理氣)、蒲公英(清熱解毒)、決明子(清瀉肝大腸之火,清熱明目)、覆盆子(益腎固精)、薄荷(疏散風熱)、桑葉(疏散風熱)、黑芝麻(滋肝腎)上諸葯為臣,從不同側面起到養肝明目作用。以茯苓、山藥為佐葯,健脾利濕,健脾養胃,促進吸收,促生後天之氣。最為精妙的是對菊花的使用,把菊花作為引使,就是利用菊花的特性,引肝腎氣血上行滋養於目,疏散風熱,平肝明目,使整個配方的盡量地功能集中於一個方向,提高對眼睛滋養的功效。

香妃每天兩頓按時服用,時間不長便明皓如初,秋波蕩漾,乾隆皇帝聖心大悅,遂把「枸杞菊花膏」列為後宮必備,直到慈禧稱後,仍在沿用鶴年堂熬制的枸杞菊花膏。

9、補真膏.源自明朝名醫孫一奎的《赤水玄珠》。主治虛損勞怯的補真膏,由黃精、山藥、懷地黃、熟地黃、天冬、麥冬、蓮肉、巨勝子、柏子仁、松子仁、何首烏、人蔘、茯苓、菟絲子、杜仲、肉蓯蓉、五味子、黃柏、白朮、當歸、甘草、陳皮、砂仁、知母、白芍、川芎、鹿茸、小茴、蒼朮共 29 味葯組成,藥味眾多、組方嚴謹、配伍精當,充分體現膏方組方特色,堪為中醫膏方代表性方劑,首開現代宮廷膏方組成眾多之先河,為明朝慈聖皇太后、清朝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日常保養喜愛之膏。

10、人蔘黃精膏.明萬曆年間,時任太醫院吏目(院長)的龔廷賢和「御用膏神」王聖一在孫思邈「黃精膏」和「人蔘膏」基礎上,專為神宗神宗朱翊鈞皇帝熬制的一款御用補元氣、養氣血膏方。

熬制膏方ing

老師的獨家秘傳


推薦閱讀:

怎樣逼出體內濕氣
為什麼要練洗髓功
藏茶而言,愛茶隨性
姜是提昇陽氣的極品葯食!
養生入門之12經絡——大腸經

TAG:中醫養生 |